害處2:阻礙寶寶生長發育
常吃垃圾食物除了身體營養失調外,接下來會嚴重危害小朋友的正常生長發育,同時,營養不足會使免疫力變差,容易誘發一係列的過敏問題。因為垃圾食物中含太多精製糖、人工添加物和熱量,使得身體在代謝過程中,額外消耗大量維生素和礦物質,讓體內原有的營養素蕩然無存,嚴重影響到寶寶各方麵的成長。
害處3:高鹽的危機
垃圾食物大部分是高鹽份的食物,食鹽的成分是氯化鈉,從加工食品獲得的鈉,約占每天鈉攝取量的75%,嚴重危害我們身體的健康。
如100克蜜餞的熱量約200~300卡,其中鹽的含量卻有2~3克;而100克幹燥的話梅就有高達46克的鹽,吃下1包35克的話梅就等於吃進16克的食鹽(約3茶匙);很多寶寶愛吃的海苔片,平均1小包3克也有0.2克的鹽,吃下10小包海苔片,就等於吃下2克的食鹽,相當於一餐的鹽用量;至於泡麵的調味包,一小包也有5~8克的鹽量,這已經足夠營養學家建議的一天的食鹽攝取量。
鹽分攝取過多,會影響正常的血壓與循環功能,造成高血壓與身體的腫脹,高鹽食物會麻痹味蕾,改變人的味覺,人的口味一旦習慣,就很難再調整回來。
害處4:熱量埋下肥胖的危機
熱量越高的垃圾食物對寶寶的影響越大,由於寶寶每天攝取的熱量原本就比大人少,過多高熱量的垃圾食物會阻礙寶寶攝取食物營養的正常管道,同時也會增加寶寶每天熱量攝取的負擔,吃多了,不僅會造成營養失衡,更容易發胖。
例如一小包餅幹就有半碗飯的熱量;12個裝的小泡芙有175卡;一片奶油蛋糕也有高達400卡的熱量。如果飯後大人、寶寶都吃同樣分量的蛋糕,對寶寶的影響更大,因為這些熱量占寶寶總熱量的比例比大人多得多,相對影響的程度也大得多,長期下來,你能想象這其中的後果嗎?當然是寶寶變成了小胖子。
拒吃垃圾食物的4大訣竅
垃圾食物對寶寶的身體傷害,不會像立竿見影、馬上被察覺,它是一點一滴日積月累的,也許幾個月之後才會“東窗事發”,因此,父母必須幫助寶寶及早拒絕垃圾食物的危害。
訣竅1:逐步減少
先從控製垃圾食物的種類做起,例如:絕不同時吃多種零食,1次隻吃1種,時間可以從2天吃1次,逐漸改為1周吃2次,然後再把時間拉長為1周吃1次,有計劃性地慢慢調整吃垃圾食物的頻率。
訣竅2:不給機會
寶寶愛吃零食的習慣大多是父母造成的,寶寶喜歡,爸媽就買,隻要父母不禁止,寶寶也就為所欲為,更加不知節製,更何況有些父母認為吃零食也不是壞事,偶而吃吃無妨;尤其糟糕的是,許多父母經常會不自覺地把食物作為寶寶的獎賞,一旦這些食物又是垃圾食物時,反而有間接鼓勵寶寶吃這類食物的作用;而且許多媽媽也是零食愛好者,這就更給寶寶做了壞榜樣。
這些行為都會造成寶寶飲食行為的偏差,因此,父母應該盡量不給寶寶吃垃圾食物的機會。
訣竅3:聰明選擇
如果要幫小朋友選購零食,盡量以較天然的食物取代垃圾食物,如零食多選擇果凍、優酪乳、天然果幹(如葡萄幹等),飲料盡量選擇低糖或無糖的,同時留意食品的熱量、糖分與鹽量。
訣竅4:自製點心
父母如果能自己動手,幫小朋友做些營養點心是最好的方法。多以蔬果或豆類為材料,做不同的搭配,如現榨蔬果汁、綠豆沙,煮蓮子湯或自製果凍、布丁……這些自製的點心,不僅充滿愛心,更是守護寶寶健康的上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