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航母經典戰例(3)(1 / 2)

對此,英國政府立即做出強烈反應。4月3日,英政府決定向南大西洋派遣海軍特混艦隊重新奪占馬島。特混艦隊調集了40餘艘艦船,英國僅有的2艘航空母艦“競技神”號和“常勝”號列入其中,裝載了20架“海鷂”式艦載機、45架艦載直升機和地麵部隊4000人,僅用了2天時間備戰備航,於4月5日起航南下。“競技神”號航母擔任特混艦隊旗艦,這是一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動工、I於1959年服役的老艦,經過多次改裝,1971年改裝為直升機母艦,1976年又改裝為反潛航空母艦,艦艏設置了滑橇式飛行甲板,搭載12架“海鷂”式艦載機。“常勝”號航母是一艘新艦,1980年服役,搭載8架“海鷂”式垂直/短距起降艦載機,9架“海王”式艦載直升機。英國海軍為彌補兵力的不足,緊急征用、改裝了一批商船,加入特混艦隊的行列。其中,18,000噸的“大西洋運送者”號大型集裝箱貨船經改裝後運載了20架“海鷂”式艦載機,44,800噸的“堪培拉”號遠洋客船經改裝搭建了3個直升機平台。

4月17日,英特混艦隊抵達阿森鬆島,進行補給;23日,特混艦隊的一支先遣隊抵近南喬治亞島50海裏海域;25日,英軍使用直升機機降登陸,重新占領南喬治亞島;29日,英特混艦隊主力抵達馬島海域,準備開戰。“海鷂”式艦載機立即擔負起特混艦隊上空的巡邏警戒和掩護的重任,直至戰爭結束為止。

英軍作戰的第一步是加強對馬島的海上封鎖,孤立、消耗、疲憊駐島阿軍。兩天後,英特混艦隊迫不及待地發起對馬島的空襲。“海鷂”艦載機從“競技神”號和“常勝”號航空母艦上騰空而起,分5批重點轟炸了索萊達島上位於阿根廷港和古斯格林的兩處機場。5月3日,從航空母艦上起飛的英艦載直升機使用空艦導彈擊沉了2艘阿根廷巡邏艇。9日,1架“海鷂”式艦載機擊沉了1艘阿根廷偵察漁船。15日,艦載直升機運送40名突擊隊員在索萊達島西麵的佩布爾島(又稱博爾馮島)著陸,襲擊該島的阿軍機場、雷達站、彈藥庫,炸毀11架飛機;當天,英“海鷂”艦載機繼續空襲阿根廷港及附近機場。在海上封鎖過程中,英“征服者”號潛艇於5月2日擊沉阿“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4日,英“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被阿根廷2架“超軍旗”式戰鬥轟炸機發射的“飛魚”式導彈擊沉。

5月21日,英軍作戰從海上封鎖轉入馬島登陸。“競技神”號和“常勝”號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變得更加緊張和繁忙。“海鷂”艦載機達到最大出動強度,為登陸艦艇和登陸部隊提供空中掩護和火力支援。阿根廷空軍飛機全力攻擊英艦船和上陸部隊,阻止英軍登陸,取得一定戰果,但遭到英“海鷂”式艦載機的攔截,未達成作戰目的,並付出重大代價,僅21日一天就有17架飛機被擊落。25日,阿根廷國慶日,阿根廷空軍配合地麵部隊的反登陸作戰發動了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空襲,衝破“海鷂”式艦載機的攔截,擊沉擊傷英艦船多艘,損失3架飛機。這一天,阿根廷飛機企圖攻擊英航空母艦,但導彈偏離目標擊中“大西洋運送者”號大型集裝箱貨船。30日,阿根廷2架“超軍旗”式戰鬥轟炸機、4架A-4攻擊機襲擊英“常勝”號航空母艦,未能成功,反而被“海鷂”式艦載機擊落2架A-4攻擊機。6月6日,阿根廷飛機對運送後續部隊和裝備的英艦船和陸上部隊繼續猛烈空襲,擊傷1艘護衛艦、2艘登陸艦,同時,又有10架飛機被英“海鷂”式艦載機擊落。

6月14日,英軍重占馬島,戰爭結束。英“海鷂”式艦載機在“競技神”號和“常勝”號2艘航空母艦一共起降2376架次,擊落阿根廷飛機24架,擊沉擊傷阿根廷艦船9艘,付出損失6架的代價。英航空母艦和艦載機在奪取戰場製海權、製空權,實施封鎖和支援登陸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就實力而論,馬島戰爭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曆次局部戰爭中,唯一交戰雙方都擁有航母的戰爭。阿根廷有一艘“5月25日”號航母,但由於阿海軍消極避戰,該艦自始至終都沒有參加作戰。因而,可能發生的航母之間的戰鬥,實際上卻沒有發生。

英阿馬島之戰,上演了一場艦載機與陸基飛機的大比拚、大對決。由於戰場是海洋和群島,而不是在大陸,所以無論是能力還是結果,最終英國皇家海軍的航空母艦勝過了阿根廷空軍的機場,英國皇家海軍的艦載機勝過了阿根廷空軍的陸基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