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朱元璋聽後卻龍顏大怒,當即下令將劉三吾趕出皇城,將副主考官白信蹈停職罷官,又下令翰林院侍講張信主持會試複查。經過20多天的鎖院查卷後,張信向朱元璋如實稟告複查結果:“臣已認真查核,發現南北考生成績相差確實懸殊,就連最後一名的劉子信,也比北方的優秀者高出許多。而且以文章定優劣,以才華定名分,是國家的一貫製度。現在北方人的試卷,僅能列為第53名,但名額有限,不能重新更動。”
朱元璋聽後則認為是張信故意把成績差的試卷拿給他看,勃然大怒,隨即安排刑部調查劉三吾等人的案情。刑部先將劉三吾、張信、白信蹈等統統入獄,嚴刑逼供,但毫無結果,於是又抓了三方的家人幾百,在嚴刑逼供下終於查出了一個涉及600多人的大型“徇私舞弊”集團,上報給了皇帝。
朱元璋明明知道是冤案,但為了平息北方士人的憤怒,於是禦筆朱批道:劉三吾、白信蹈是藍黨,張信是胡黨,有謀逆之心。將白信蹈、張信以及同科的試官二十多人,全部淩遲處死。劉三吾因年事已高,流刑充軍,所選貢士全部罷黜,其中名列榜首的考生陳某也以行賄的嫌疑問斬,至於受牽連者不下數百人。這年的四月底,將這二十多位考官綁赴刑場執法。
於五月初,朱元璋又親自閱卷評點出61名貢生,第一為河北韓克忠,第二為山東任伯安。61名貢生中竟無一名南方舉子。黃榜張出,北方舉子歡呼雀躍,“南北榜”公案至此了結。
這就是有名的“南北榜之爭”案。為了避免此類事情的再次發生,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大學士楊士奇提出南北分卷的設想。兩年後,這一設想成為現實,南北卷製度正式實施,以南北文化水平高低不同,規定南北取士分配比例為,南人十之六,北人十之四。
■廠衛的興起
“廠衛”是錦衣衛和東廠、西廠的合稱,它是明代特有的特務統治機構,它們最初是為加強專政集權而設立的,後來反而成了亂政的根源。縱觀整個明朝,死於錦衣衛和東廠、西廠酷刑之下的正直人士不計其數,它間接導致了明朝的覆亡。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怕大臣對他不忠,為了加強監視,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改儀鸞司為錦衣衛”,錦衣衛的首領稱為指揮使(或指揮同知、指揮僉事),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很少由太監擔任。其職能是:“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成為他加強集權統治的重要手段。
但由於明朝前兩代皇帝朱元璋、朱棣出身的特殊性,他們對皇權的維護有其他朝代所沒有的強烈欲望,這就使得錦衣衛“巡查緝捕”的職能後來被無限度地擴大了,以至於到後來,錦衣衛又擁有了自己的監獄,可以自行逮捕、刑訊、處決犯人,不必經過司法機構和正常司法程序。
錦衣衛因穿橘紅色服裝,騎馬,又被稱為“緹騎”。緹騎的數量,最少時為1000,最多時多達60000之眾。錦衣衛官校一般從民間選拔孔武有力,無不良記錄的良民入充,之後憑能力和資曆逐級升遷。同時,錦衣衛的官職也允許世襲。
朱元璋設置錦衣衛的目的就是要監視群臣,杜絕營私舞弊、結黨亂政。據說,有一天,大臣錢宰下朝回家作了一首詩:“四鼓冬冬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誰知,第二天在文華殿宴會結束時,朱元璋就對他說:“你昨天作了首好詩。但我什麼時候嫌過你呢?你不如把‘午門朝見尚嫌遲’改為‘午門朝見尚憂遲’。”錢宰聽後大驚失色。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嚇得大臣們都提心吊膽,人人自危。
然而,朝野上下,並沒有太多大奸大惡之人,但錦衣衛的官校們為了表功,往往捕風捉影、濫殺無辜,製造冤獄,逐漸形成一種靠構陷他人作為自己晉升跳板的風氣。縱觀整個明朝的錦衣衛,盡管也出過袁彬、牟斌這樣比較正直的指揮使,但總的來說,其職能主要還是為明朝的極端專製製度充當幫凶。
錦衣衛的肆意濫行激起民情沸騰,以致怨聲載道。洪武二十年(1387),胡惟庸之案快要接近尾聲,朱元璋認為自己的皇權已經十分牢固,不再需要一種特殊的機構來鞏固自己的勢力,便下令焚毀錦衣衛的刑具,所押囚犯轉交刑部審理,同時下令以後一切案件歸三法司審理,錦衣衛被廢除。
但到了明成祖朱棣繼位時,他不但恢複了錦衣衛,又創立了東緝事廠(簡稱東廠,因位於東安門北側而得名)。朱棣是靠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位的,他登位之初,國內政局還不穩定,為了鞏固政權,他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專製機構,但他覺得設在宮外的錦衣衛使用起來並不是很方便,於是決定建立一個新的機構,這就是東廠,由宦官統率。東廠的職能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
後來,由於東廠的首領東廠掌印太監身處大內,與皇帝的關係密切,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這就使得東廠的權勢漸漸淩駕於錦衣衛之上。他們可以不經司法機關批準,隨意監督緝拿臣民,甚至連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鹽的價格,也在東廠的偵察範圍之內。
成化十三年(1477),明憲宗朱見深成立了一個新的內廷機構——西廠,西廠廠址設在靈濟宮前,以太監汪直統領。明武宗即位後,大太監劉瑾掌權,他又自建了一個內行廠,由本人直接統領,比東、西廠尤為酷烈。正德五年(1510),隨著劉瑾的倒台,西廠和內行廠作為一個臨時機構,也在曆史上消失了。而錦衣衛和東廠,則直至明朝覆滅才被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