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出生3個月內的嬰兒,需每3小時喂一次奶,夜間停一次,即一日喂7次;3~5個月時,每3.5個小時喂一次,夜間停一次;5個月以後,每4小時喂一次,一天喂5次。每次喂奶時間15~20分鍾,白天在兩次喂奶之間,可喂少量的溫開水或淡糖水。喂奶的最初幾天,由於母乳分泌量較少,不宜刻板地固定時間,可根據新生兒的需要來適當調節哺乳次數。這樣一方麵可滿足新生兒的生理需要,另一方麵可通過嬰兒的吸吮刺激,使母體催乳素分泌增加,乳汁分泌增多。大多數嬰兒經一兩周按需要調節吃奶後,在第3周均可建立按時吃奶的好習慣。
一般來說,嬰兒連續吸奶15分鍾左右後,如能安靜入睡3小時左右,體重明顯增加,麵色紅潤,哭聲響亮,大小便正常,這些現象都表明嬰兒吃飽了。母親乳房脹滿、靜脈顯露,也說明奶量充足。反之,如果經母乳喂養2周後,小兒體重增加較慢,未能達到應有的標準,且嬰兒吃奶時間過短,邊吃邊睡,吸奶後未滿3小時即哭鬧不休,無法建立定時喂奶的習慣,大便幹燥量少等,則表明奶量不足,需補充其他代乳品,實行混合喂養。
用稱體重的辦法也可來測定嬰兒是否吃飽。做法是:喂奶前後給嬰兒各稱體重一次,用喂奶後的體重減去喂奶前的體重,即得出喂奶量。出生3個月時喂奶量在100~150克;6個月時在150~200克,就說明嬰兒吃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