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這樣吃,肺炎遠離你(2 / 2)

蔥白粥:白米60克,文火熬粥如常法,臨熟加入蔥白2寸,或蘇葉6克,或杏仁(去皮尖)6克,同熬為粥。

菊花茶:菊花6克,白糖10克,開水衝泡後飲用。

桑菊豆豉飲:桑葉、菊花、豆豉各6克,煎水飲服。用於發熱不高、咳嗽微喘者。

薄荷蘆根:蘆根1尺,薄荷6克,煎水飲用。用於發熱不高、咳嗽微喘者。

牛蒡粥:新鮮牛蒡根,搗研至爛,濾取汁100毫升,與白米60克共煮粥食用。用於發熱不高、咳嗽微喘者。

生蘆根粥:鮮蘆根30克,粳米50克,水1500毫升,煎蘆根取汁1000毫升,納米於汁中,煮粥食之。用於高燒喘憋、煩躁口渴者。

黨參百合粥:黨參補益脾肺之氣,為治療諸虛之要藥;百合、冰糖潤肺止咳,粳米滋養肺胃,同為補虛扶正之佳品;相佐更具補脾氣、益肺陰、止咳嗽之效用。黨參10~30克,百合2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黨參濃煎取汁;百合、粳米同煮成粥,調入藥汁及冰糖即成。補脾益氣,潤肺止咳。用於身體虛弱伴低熱型小兒肺炎。

石膏粥:生石膏60克,粳米50克。先以水1500毫升,煮石膏至1000毫升,去渣後,下米煮粥食之。用於高燒喘憋、煩躁口渴者。

珍珠母粥:珍珠母60克,白粳米60克。先以水1500毫升,煎珍珠母至1000毫升,棄渣取汁入米煮粥。用於高燒喘憋、煩躁口渴

者。蘇子粥:蘇子30克,水淘,加水研,取汁,下米煮粥食用。

竹瀝粥:淡竹瀝(成藥)、粟米各50克,先將粟米煮粥,粥成下竹瀝,攪勻食用。

五汁飲:梨汁、荸薺汁、鮮蘆根汁、麥冬汁、藕汁適量和勻服用,用於肺炎後期。

板栗燒豬肉:板栗250克,瘦豬肉500克,鹽、薑、豆豉各少許。將板栗去皮,豬肉切塊,加鹽等調料,加水適量紅燒,熟爛即可。

苡米百合湯:苡米200克,百合50克。將兩味放入鍋中,加水5碗,煎熬成3碗,分3次服,1日吃完。

魚腥草蛋:魚腥草1把,雞蛋數個。燉荷包蛋食數天可愈。

鰻魚油飲:肺炎高熱。鰻魚油適量,鹽少許。在清蒸出來的鰻魚油中放點鹽,每次1小杯,口服兩次。

奶湯鍋子魚:活鯉魚1尾,火腿數片,玉蘭數片,香菇數片,蔥、薑、料酒、鹽、醋、奶湯(雞、鴨、肘子和骨頭燉的湯)適量。將鯉魚去鱗開膛,除去內髒,洗淨切成瓦塊狀,與蔥、薑一起放入油久炒,顛翻幾下,加料酒、鹽等調料,然後加入奶湯,再加適量的火腿片、玉蘭片、香菇片,燉約3分鍾盛入火鍋內食用。

蔥白粥:蔥白3條,大米30克,生薑2片,共煮粥。趁熱食用。

杏仁粥:杏仁10克,去皮尖(皮尖有大毒),水研濾汁,大米30克,加水共煮粥服用。

桑白天葵飲:桑白皮15克,青天葵12克,水煎去渣加適量冰糖,代茶飲。

魚腥草葦莖湯:魚腥草30克,葦莖15克,蜜棗3枚,加水共煎,去渣分兩次飲用。

杏梨飲:杏仁10克(去皮尖打碎),鴨梨1~2個,冰糖適量。先將鴨梨切塊去核,與杏仁同煮,梨熟加入冰糖,代茶飲用。

石膏杏仁粥:生石膏30~60克,杏仁(去皮尖)10克,加水先煎20分鍾,去藥渣加入大米30克煮粥,用鹽調味食之。

沙參淮山煲兔肉:北沙參、淮山各15克,兔肉250克,共煲湯飲用。

西洋參燉燕窩:西洋參3~5克,燕窩3克,放入燉盅內,注入八成滿開水,加蓋沸水燉2小時,便可飲用。

參棗糯米粥:黨參10克,大棗15克(去核),糯米150克,加適量水共煮粥,用白糖調味服用。

生魚葛菜湯:鮮生魚100克,葛菜30克。先將生魚去鱗和內髒洗淨,加適量水共煲1小時,調味後進食。

薺菜薑湯:鮮薺菜100克,鮮薑10克,鹽少許。將薺菜洗淨切碎,生薑切片,加清水4碗,煮至兩碗,用食鹽調味,每日兩次服用。

冰柑蒸食:廣柑1隻,冰糖15克。將廣柑切下1小塊,裝冰糖於柑內,蓋上原皮。以竹簽插下固定,置碗內蒸食。清熱潤肺,生津止咳。

金蕎麥燉瘦肉:瘦肉250克,金蕎麥100克,冬瓜子200克,甜桔梗150克,生薑2片。將上五味洗淨放入燉盅內,加滾水適量,蓋好,隔滾水慢火燉2小時即可。清熱解毒,排膿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