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生活與禁忌(三)(2 / 3)

常見孕婦抱著水果及其他各種罐頭吃,這是不妥當的。罐頭食品在生產加工的過程中,為使色佳味美,加進了一定量的添加劑,如人工合成色素、香精、甜味劑等。另外,為了延長食物的保存期,幾乎所有的罐頭均加人防腐劑。這些物質在允許的標準範圍內,對人體健康影響不大,但過多地連續食用也會在體內積蓄,帶來副作用,這對孕婦,尤其是對胎兒的發育不利。因為胎兒處在形成時期,各器官對一些有毒化學物質的解毒功能還不健全,所以受到的損害更大。同時,母體在攝入較多防腐劑後,體內各種代謝過程和酶的活性會受到影響,從而波及胎兒。

從營養學角度看,罐頭食品在生產過程中經過高熱蒸煮殺菌的工序,使這類食品,尤其是水果、蔬菜類的營養成分損失很大。因此,在孕婦超出日常營養素需要量時,還是以多吃新鮮食品為好。為了母體和胎兒的健康,妊娠期間不宜多吃罐頭食品。

據外國專家研究指出,酸性食物和藥物是導致畸胎的元凶之一。研究人員分別測定了不同時期胎兒組織和母體血液的酸堿度,認為在妊娠的最初半個月左右,不吃或少吃酸性食物或含酸性的藥物(如維生素C、阿司匹林等)為佳。因為,大量的酸性食品,可使體內堿度下降,容易引起疲乏、無力。長時間的酸性體質,不僅容易使母體罹患某些疾病,更重要的是會因此而影響胎兒正常、健康地生長發育,甚至可導致胎兒畸形。因此,孕婦不宜多食用酸性食物。

八角茴香、小茴香、花椒、胡椒、桂皮、五香粉、辣椒粉等熱性香料都是調味品,但孕婦食用這些性大熱且具有刺激性的熱性香料,很容易消耗腸道水分,使胃腸腺體分泌減少,造成腸道幹燥、便秘或糞石梗阻。腸道發生秘結後,孕婦必然用力屏氣解便,這樣就引起腹壓增大,壓迫子宮內的胎兒,易造成胎動不安、胎兒發育畸形、羊水早破、自然流產、早產等不良後果。所以孕婦不宜吃熱性香料。孕婦在懷孕期,胃腸對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多吃冷飲能使胃腸血管突然收縮,胃液分泌減少,消化功能降低,從而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甚至引起胃部痙攣,出現劇烈腹痛現象。

孕婦的鼻、咽、氣管等呼吸道黏膜往往充血並伴有水腫,如果大量貪食冷飲,充血的血管突然收縮,血液減少,可致局部抵抗力降低,使潛伏在咽喉、氣管、鼻腔裏的細菌與病毒乘機而人,引起嗓子嘶啞、咳嗽、頭痛等,嚴重時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誘發扁桃體炎。

有人發現,胎兒對冷的刺激也很敏感,當孕婦喝冷飲時,胎兒會在子宮內躁動不安,胎動變得頻繁。因此,孕婦吃冷飲一定要有所節製。

眾所周知,吸煙、喝酒、濫用藥物對胎兒的危害很大。而。孕婦食用過敏食物對胎兒發育的影響尚未引起人們的重視。

事實上,孕婦食用過敏食物不僅能引起流產、早產、導致胎兒畸形,還可致嬰兒多種疾病。

據美國學者研究發現,約有50%的食物對人體有致敏作用,隻不過有隱性和顯性之分。有過敏體質的孕婦可能對某些食物過敏,這些過敏食物經消化吸收後,可從胎盤進入胎兒血液循環中,妨礙胎兒的生長發育,或直接損害某些器官,如肺、支氣管等,從而導致胎兒畸形或罹患疾病。因此,可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預防。

以往吃某些食物發生了過敏現象,在懷孕期間應禁食用這類食物。

不要吃過去從未吃過的食物,或黴變食物。

在食用某些食物後如發生全身發癢、出蕁麻疹或心慌、氣喘,或腹痛、腹瀉等現象,應注意忌食這些食物。

不吃易過敏的食物,如海產魚、蝦、蟹、貝殼類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食用高蛋白食物,如動物的肝、腎,蛋類,奶類,魚類應燒熟煮透。

通常我們所說的素食,大多指那些來源於植物性的食品。這些食物雖然含有較多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但卻普遍缺少一種被稱為牛磺酸的營養成分。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人類需從外界攝取一定量的牛磺酸,尤其是孕婦更為必要。近年國外有人利用貓來進行實驗,其結果表明,如果增加孕貓的牛磺素食用量,會有助於幼貓視力、皮膚的正常發育,相反則幼貓在胎兒期和出生後,均出現持久的視力、皮質反常,部分孕貓在繁殖過程中,還會出現嚴重的視網膜退化,個別的甚至導致失明。有人曾對長期接受營養輸液的患兒進行了視網膜檢查,結果發現異常,然後在液體中補充了少量牛磺素,則這些患兒的視網膜可恢複正常。由此可見,牛磺酸對兒童的視力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由於動物性食品中含有一定量的牛磺酸,以及人體自身也能少量合成,所以正常飲食的人,一般不會出現牛磺酸缺乏。對孕婦來說,因為需要量增加,自身合成的量又有限,所以,從外界攝取一定數量的牛磺酸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對懷孕期婦女有厭食不想吃葷者,應當盡快食用一些動物血、鮮魚、鮮肉、小蝦、牛奶等,避免偏吃素食。

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孕婦、乳母和胎兒來說更需要,因為他們缺乏微量元素會引起嚴重的後果。人們在飲食上注意不偏食,尤其是孕婦,盡可能以“完整食品”(指未經細加工的食品,或經部分精製加工的食品)作為熱量的主要來源。例如,少吃精製大米和精製麵等。因為“完整食品”中含有人體所必須的各種微量元素(鉻、錳、鋅等)及維生素(B。、Be、E)等,它們在精製加工過程中常常被損失掉,如果孕婦偏食精米、精麵,則易患營養缺乏症。

在製作油條時,須加入一定量的明礬,而明礬正是一種含鋁的無機物。炸油條時,每500克麵粉就要用5克明礬,也就是說,如果孕婦每天吃兩根油條,就等於吃了3克明礬,這樣天天積蓄起來,其攝人的鋁量就相當高了。這些明礬中的鋁通過胎盤,侵入胎兒的大腦,會使其形成大腦障礙,增加癡呆兒的概率。

桂圓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生津液、潤五髒,是一味良好的食療佳果。但由於桂圓性味甘溫,所以對內有痰火者及患有熱病者不宜食用,尤其是孕婦,更不宜進食。

孕婦為什麼不宜食用桂圓呢?這是因為婦女懷孕後,大多數出現陰血偏虛、滋生內熱的症狀,有大便幹結、小便短赤、口苦咽燥等現象,如果這時為了求補而食用桂圓,非但不能產生補益作用,反會增加內熱,發生動血動胎、漏紅腹痛、腹脹,甚至導致流產。特別是懷孕初期至七八個月時,更屬禁食之列。

民間有的孕婦在分娩時服用桂圓湯(以桂圓為主,加紅棗、紅糖、生薑,以水煎煮而成),這主要是針對體質虛弱的孕婦而言。因為分娩時要消耗較大的體力,體虛的孕婦在臨盆時往往易於出現手足軟弱無力、頭暈、出汗;讓其喝一碗熱氣騰騰、香甜可口的桂圓湯,對增強體力、幫助分娩都有一定的好處。當然,體質好的孕婦在分娩時就不一定非喝桂圓湯不可了。

然而,分娩後的產婦進食一些桂圓湯是大有必要的。產婦生產後,如出現頭暈眼花、身出虛汗、脈細舌淡等血虛氣脫症狀時,將桂圓和蓮子或紅棗、糯米等熬粥食之,則能起到良好的益氣養血作用。如若產婦有輕微的浮腫現象,常喝桂圓湯還能起到積極的治療作用。

有些年輕的孕婦,怕自己發胖影響產後的體形,或怕胎兒太胖,擔心生不下來要做剖宮產,因此就節製飲食,盡量少吃。這種做法顯然也是有害的。

婦女懷孕以後,新陳代謝變得旺盛起來,與妊娠有關的組織器官也會發生變化。據測定,婦女在孕期要比孕前增重11千克,試想,這需要攝人多少營養,在這種情況下哪能節食呢!先天營養是決定胎兒生命力的關鍵,俗話說“先天不足、後天難養”,營養供應不足,就會給胎兒帶來生長發育障礙的嚴重後果,甚至早產、流產、死胎;營養不良對於孕婦本身的危害就更嚴重,可導致浮腫、貧血、腰酸腿痛、體弱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