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征服鯊魚(3 / 3)

大事與小事的區別在什麼地方,要隨你的單位性質和上司的層次而定,凡事有一個“度”,是最起碼的能力。尋求上司理解和支持的5個原則你要辦什麼事?為什麼要辦這件事?理由充分嗎?諸如此類的問題攤到上司的桌麵上,上司能理解你的苦衷嗎?如果他理解了你,你可能就得到了他的支持,問題可能也就迎刃而解。相反,如果沒有得到上司的理解,甚至有時還覺得你提出的要求過分了,或者覺得你請求辦的事有些過格了,那麼,事情成功的希望之光可能就黯然失色了。所以,尋求理解對能否把事情辦成至關重要。

那麼,怎樣獲得上司的理解和支持呢?問題的答案當然不像問題的提出這麼簡單。要想得到上司對你請求辦的事的理解,你必須遵守如下幾項原則:

1.時間原則。要在上司有空閑的時候同上司會麵談事。上司忙的時候,心情容易煩躁,不但對你提出的事不記掛在心上,甚至還會責怪你不識眉眼高低。如果在上司時間寬裕的情況下會談,上司有一定耐心聽,問題可能會得到重視,因而也就更有利於把事情辦成。

2.場景原則。找上司談事要考慮會談的場所和環境。有的事要到上司的辦公室裏談,有的事要到上司的住室裏私下談;有的事談得越詭秘越有效果,而有的事越是有旁人聽到越對成事有利。所以,這奧妙就在於你所要求辦的事的分量和利害關係以及某位上司的脾氣秉性。

3.引入原則。找上司辦事要講究話題的引入方式。有的需要直來直去,開門見山地和盤托出,有的則需要循循善誘,娓娓道來或者漸入佳境,否則便讓上司感到唐突冒失刺耳煩心,一般而言,如下幾種引入方式較為常用:

通過談工作的事引入自己的事;

通過談生活的事引入自己的事;

通過談社會的事引入自己的事;

通過談家庭的事引入自己的事;

通過談上司關心的事引入自己的事;

通過談自己關心的事引入自己的事。

4.會說原則。要想把事辦好,必須首先把話說好。說話要有邏輯性,條理性,讓人聽了有理有據,而且還要和風細雨,讓人聽了心悅臣服,同時還要力爭把話說得生動感人,讓人聽了為之心動。所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有情有理,情理交融,即便是鐵石心腸的上司,也會被感動得甘願費力出麵為你辦事。

5.恭敬原則。人性的弱點決定了人是最禁不住恭敬的動物。對上司來說也是如此,你求他幫助辦事,恭敬他是理所當然的。你恭敬了他,他也反過來恭敬你和重視你,得到恭敬的人是不會放著對方的難題不管的。

堅持以上五個原則,你要托上司辦的事,很容易得到上司的理解的支持,那時,不管事情有多難,隻要在上司那裏能辦,就多半不會讓人失望的。

4、在“人之常情”上下功夫。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仁之心”。意思是說世界上每個人差不多都具有同情弱小和憐恤受難者的仁慈感情。找上司辦事能否獲得應允,有時恰恰是這種心情起了作用。

通常情況下,人們是不願輕易去找上司辦事兒的,上司盛氣淩人的“架子”和目無下塵的“臉子”在一般下屬那裏是不會被愉快接受的。一般而言,下屬不到萬般無奈和迫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隨便提出一件事讓上司煩心的。所以,對一個人情世故相對成熟的下屬來說,不經過“三思”,隻靠腦瓜門兒忽地一熱乎便去找上司辦某件事的人可謂寥寥無幾。按照一般社會經驗歸納起來,有如下一些事情是下屬們經常要找上司出麵辦理和幫助解決的。

與工作有關的利益是下屬們經常找上司辦事的基本誘因之一。這些利益包括調崗、晉升、漲工資、分房子、調停與同事之間的矛盾、平息一些不利於自己發展的言論或輿論。這一類事能否辦到,關鍵在於你在上司心目中的位置如何,位置高了,他會把利益的平衡點放在你身上;位置若是低了,則必須借助外在的或間接的力量起作用方能把事辦成,否則便隻能充當各種利益的旁觀者了。

與社會生活有關的利益是下屬們找上司辦事的又一大誘因。包括借貸、買賣、調節各類糾紛、參與婚喪嫁娶等各類紅白喜事的協調,對各類被侮辱被損害者的法律公斷以及某些同學同鄉同事朋友等托辦的事宜等等。辦這類事,上司一般未必直接出麵和直接行使權力,他們的間接活動有時卻是非常有效的。

與家庭關係有關的利益是下屬找上司辦事的第三個誘因。包括夫妻關係、兒女關係、親戚關係。這些關係所涉及的利益有時不能得到滿足或者受到了傷害,而自己又無力自我成全,於是責無旁貸,隻好間接地承攬過來找某位上司說情,懇望他能出麵幹預或施加影響。如為子女找工作,幫助妻子調動工作,幫助某位親屬安置工作等等。

正是因為有以上這些利益關係,你才有可能經常要找上司辦一些事情。這些事情幾乎都可以涵蓋在“困難”二字之下,如經濟困難、思想困難、情感困難、地位困難等等,找上司辦事,說穿了無非是托他們幫助解決這些“困難”。是困難就有一些苦衷,要想把事情辦成,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這些苦衷通情達理、不卑不亢地吐出來,切入肌膚地誘使上司產生同情心,從而幫助你把懇求辦的事情辦好。

要引起上司同情,必須了解上司自身的人生經曆和社會經曆,對上司曾經有過類似的切身感受過的事情,容易得到同情,從而得到支持和應允。

要引起上司同情,必須在人之常情上下工夫,必須把自己所麵臨的困難說得在情在理,令人痛惜惋惜和可悲可惜。所以,越是哪一點給自己帶來遺憾的地方和痛苦的地方,則越是大加渲染,這樣,上司才願意以拯救苦難的姿態伸出手來幫助你辦事,讓你終生對他感恩戴德。因為大凡能激發人的公正之心、慈悲之心和仁愛之心的事情,都能引起人們的同情和幫助,還能使人在幫助之後產生一種偉大的濟世之感。

要引起上司同情,必須了解上司的好惡,了解他平時愛好什麼,讚揚什麼,又憤慨什麼,了解他的情感傾向和對事物善惡清濁的評判標準。上司的同情心有時是誘出來的,有時是激出來的。如果上司對你的某個朋友有成見,認為他水平很差,他不得誌和受排擠,是不足為怪的。那麼,你要幫朋友解決常年在基層受壓抑之苦,並想借此引起上司的同情,可能就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了。隻有沒有成見的時候,才能產生同情心。

所以,利用上司善良的同情心辦事兒,有時能收到“以情感人”的奇效,它甚至比“以理服人”更能打動上司的心靈,更能促使上司伸出仁愛之手。

5、五種上司不可求。

讓上司為你辦事確實會有效率得多,但我們應該謹記,有五種上司不可求。

1.不求私欲強的上司。這類上司口頭上說得很動聽,但到了最後關頭,他可能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犧牲你,這種上司隻會利用下屬。

不管你是如何地為他盡力,也得不到他的回報,隻是白白浪費精力。下屬所建立的功勞,他會搶過去,不會給下屬任何的好處。

像這種上司,大部分都是會奉承、拍馬屁的人,他會盡量讓他的上司高興,而下屬努力為他做的事,他會視為理所當然,這種上司都很希望得到他的上司的感謝和酬勞。一切都是為了一己私欲而行,如果你跟他打交道,遲早連你的血都會被他吸得一幹二淨。

2.態度冷漠的上司也不可依賴。這種上司,不管下屬怎樣為他拚命做事,他也不會幫忙的,反而在一邊袖手旁觀。他並非說“年輕人應多吃一點苦頭的,這是用金錢也換取不來的經驗”的好意,而是看到別人忙得焦頭爛額而幸災樂禍、冷眼旁觀。

這種人不可依賴!如果你想依賴他,你一定會失望。

3.心情不穩定的上司也靠不住。這類上司自己心情好的時候,對下屬就很好;心情不好的時候,態度就完全改變;對下屬而言,到底要怎樣做才能獲得上司的歡心,實在無法判斷出來。這種上司很危險,不可信賴,而懷才不遇的上司,多半是屬於這種心態的人。

這種上司隻要有利益,他就會做多於他人好幾倍的工作;但無利益可圖時,就又無精打采。金錢、名譽樣樣都好,隻要有某種利益,他就會認真地去幹。但是,他對工作本身,並沒有耐心,不能持續做下去。這種人的心情很不穩定。

如果你想跟著這種人走,自己便無法進步。

4.驕矜自滿的上司靠不住。有些上司自恃聰明,目空一切。當然,他們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這種人固然偉大,但畢竟太遙遠了,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和自己作比較。因此,這些上司的腦海中,認定了自己是公司中最了不起的人物,也隻有自己的腦筋最好。

過於自滿的上司,往往不會聽從下屬對自己的忠告,因為他認為大人物不必聽從小人物對自己的意見,自己的腦筋好,當然也不必聽不如自己的人的話。他們認為聽別人的話,無異於向別人屈服。這種錯誤的觀念使他們不顧別人的意見,並恐怕自己承認別人,會使自己的地位徹底崩潰,而感到十分不安。

有人經常認為自己高大,別人若不把自己當作了不起的人物就不甘心,這種人是器量最狹小的人。如果你的上司是這種人,你千萬不要妄想依靠他。

5.辛苦而未能發展的上司也靠不住。辛苦並非能有成就。在上司中不長進的人大有人在,他們認為自己所屬工作場所的上司,都沒有識人的眼光。這種人,不要接近他。因為他會說自己工作場所的壞話,發上司的牢騷,而愛發牢騷的人是不會有進步的。

嫉妒下屬的幸福的心胸狹窄的上司,你絕不可以依賴他。這種上司,縱使他不願看到下屬不幸,但是,也不喜歡看到下屬幸福快樂。這種人可以說是器量狹小的人。

左右你的上司

對有才幹的下屬來說,要想嶄露頭角,首先必須想方設法左右上司的權力。我們說,不僅上司有支配下屬的權力,同時,下屬也有左右上司的權力。下屬的這種權力主要來自上司必須依賴下屬。你是一個有才幹的下屬,你就要使用好這個權力。上司雖然支配著下屬,但任務的完成還是要依靠下屬的。上司心裏存在著怕下屬“拆台”的疑慮,因此,有些事情上司是不敢惹下屬的,不敢“得罪”下屬的。下屬可以利用上司的這種心理,在上司向下屬部署工作不得當時,適當地提出不同意見有理有據地拒絕某些不合理要求。

最好的辦法,還是你經常找上司交換意見把你的觀點灌輸給上司。當然,你左右上司的權力,必須從工作出發,絕不能以權謀私,否則,時間長了,他就再不信任你了。

一個人在仕途上一步一步的攀升,上司對你的賞識、重用,提拔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當你把這個問題反過來看,其實,上司是你的榜樣。

上司手中握權力,權力是他的工具,也可以成為你的榜樣。他是你得到利益,獲得升遷的榜樣;他是你施展才華,一展雄風的榜樣,他是你壯誌得酬,實現胸中理想的榜樣。

上司是你身邊的稀有資源。資源者,是他有在很多事情上幫助你的能力。他的幫助可以為你開辟道路、掃清障礙,實現你的想法,當然,你也為他增添了光彩。

管理你的上司

管理上司的過程是建立一種既能適合自己、又能適合上司的工作方式的過程。在實際工作中,每個人都傳統地傾向於服從上司,都自覺不自覺地認為上司比自己,或者應該比自己高明,每個上司也都自覺不自覺地認為自己應該比下屬更強。

下屬為了避免與上司爭執往往傾向於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去迎合上司的需要,這樣一來就很可能喪失自己的立場和利益,而一旦發現自己的立場和利益在不知不覺的過程中受損時,又會產生上當受騙的感覺,進而情緒沮喪對上司不滿,這時要想再管理好上司就不容易了。

要管理上司,首先要了解上司。了解他的目標、壓力和優缺點。你的上司在公司裏的工作目標是什麼?個人目標是什麼?他有些什麼壓力?尤其是來自他的上司和同級經理的壓力?他的長處、短處在哪裏?他的工作方式是什麼?他希望別人的工作方式是什麼?有了這些基本的了解,同上司打交道時你就不會是一頭霧水、不知何去何從了。或許你還可以因勢利導,與上司相互取長補短從而避免衝突、誤解和問題的發生。

管理好上司不等於控製、擺布上司。如果你覺得你的上司是個笨蛋,沒能力,沒水平,你可以糊弄他,控製他,指責他,那你首先就是個笨蛋,因為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容忍下屬對自己的不尊敬。

管理好上司更不等於討好、諂媚上司,即使你能用一些不高尚的手段贏得上司的青睞,讓上司對你信任有加,言聽計從,即使這樣,在上司的眼裏充其量你也不過是一個可憐蟲或一隻狗而已。

管理好上司就是在上司和自己之間建立起一種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依賴的積極、健康的工作關係。

認識自己是管理好上司的一個更為重要的方麵,也是更主動的方麵。你要知道自己的需求、優缺點和個人風格。你不能改變自己的基本個性,更不能改變也不能期望改變你上司的基本個性,但你可以有意識地運用自己的優勢,克服自己的劣勢去幫助上司將工作做好,使自己與上司的關係變得積極主動。

在與上司意見有分歧時千萬不要爭執,更不要動怒或很不情願地服從,而要以積極的態度,依靠有說服力的事實或數據誠懇地進行解釋。與上司交談討論時要不卑不亢,善於、敢於說“不”。

管理好上司就是要使自己與上司的工作關係建立在符合雙方的需要和期望的基礎之上,而雙方的需要和期望又必須順應公司的利益。要始終把上司當成公司的一分子,你自己也是公司的一分子(最好不要一開始就想,或幹脆將與上司的關係變成朋友關係),你和上司之間的關係是明確的工作關係,這種關係健康發展的基礎是相互依賴、誠摯和有效的溝通。

作為下屬還要認識到自己的上司往往有許多下屬,在工作中他能用在自己身上的時間、精力、所需要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要有技巧、有策略甚至有時政治化地充分運用上司的時間,抓住他的精力,給他提供合適的信息,讓上司覺得你不斷地在給予他幫助,同時你自己也覺得不斷地得到了他的支持,這樣你和上司之間的關係才能真正進入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