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共產黨員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1 / 3)

——兼論黨的先進性在於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利益是發展的原動力,已成為當今社會人們的共識。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到:人們越來越多地談到利益,當然也談到“特殊利益”。

對於共產黨員來說,“特殊利益”是指不恰當地置於社會利益之上的個人利益。是“不應該屬於自己的、不合理的、非法的個人私利”。

共產黨員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這是黨早就明確宣布的,現在又重申這個問題,我認為既是黨建理論的迫切需要,又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一、為什麼說共產黨員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一)這是黨的性質所確定

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反映在黨的綱領路線上,就是始終代表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並為實現和維護這個根本利益而不懈奮鬥。

在新民主義時期,黨為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進行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從第一次國共合作,到掀起了工農運動、參加北伐戰爭,都取得了輝煌成果。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我們黨為了實現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最大利益,又創建了農村根據地,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革命道路。抗日戰爭爆發後,黨為挽救民族危亡,從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出發,建立了抗日統一戰線。抗戰勝利後,為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黨為爭取國內和平做了最大努力。後來又進行解放戰爭,解放了全中國。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建立了以工人階級為領導,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行了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商製度,帶領全國人民掀起建設社會主義的高潮。特別是進入新的曆史時期,黨撥亂反正,貫徹“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正確路線,十六大提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把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這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認識,使黨代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在實踐中得到更好的體現和落實。可以說,中國共產黨的曆史就是一部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曆史。

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對於黨的性質的認識和實踐,我們也走了一些彎路。好在經過二十多年的撥亂反正,我們黨終於清醒地認識到:“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本質要求。所以,十六大修改的新黨章一開頭就對黨的性質作了“兩個先鋒隊”的規定。

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就明確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的獨立的運動”。黨的一大通過的黨綱聲明:我們的黨定名為“中國共產黨”。名字是標誌,也是旗幟。它表明“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二)這是黨的宗旨所規定

黨章第二條規定:“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鬥終身”。“中國共產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除了製度和政策規定範圍內的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能獲得任何私利和特權”。毛澤東同誌在《為人民服務》這篇文章中指出: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鄧小平同誌有一句話我們大家都很熟悉: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他還強調:每個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時刻把人民的冷暖和願望牢記心頭,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想問題、辦事情、作決定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

江澤民同誌提出了“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錦濤同誌強調: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理論、路線和方針政策以及全部工作,隻有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可以說,這是對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新概括。

當前,隨著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成分、利益主體、社會組織和社會生活方式日趨多樣化,給人們的思想觀念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可避免地帶來這樣那樣的一些影響。這種複雜的社會環境對共產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保持共產黨員人的革命本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可以說,能否正確認識和對待利益問題,就成為衡量共產黨員的黨性純真與否的試金石。

在挑戰與考驗麵前,大多數黨員是好的,他們能夠把個人的價值同人民的利益結合起來,同為黨為國分憂結合起來,為黨在現階段的目標和最終目標的實現不懈地奮鬥,毫無保留地奉獻。

但同時我們一定要看到黨員中存在的問題。確實存在少數黨員,他們的價值觀發生了傾斜。有的黨員攻擊、嘲諷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把廉潔奉公說成是“傻氣”,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看成是“過時”,忘記了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有的黨員把金錢和權力作為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標,以權謀私,權錢交易,跑官要官,腐化墮落,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不可否認,在我們黨內少數黨員身上確實存在既得利益的思想傾向。簡單地認為我們黨內已經存在既得利益集團,還缺乏足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