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少生快富”工程經驗調查
少生快富扶貧工程是在寧夏南部山區8縣實行計劃生育和扶貧開發相結合的創新工程。其核心內容是在穩定現行生育政策的前提下,通過經濟獎勵的辦法,提倡和鼓勵政策允許生育三個孩子的少數民族夫婦少生一個孩子,對自願少生一個孩子並采取永久性節育措施的夫婦給予一次性經濟獎勵,並引導和幫助其家庭將獎勵資金用於生產致富項目。
少生快富扶貧工程於2000年4月開始試點,曆時4年多,取得了明顯成效。試點範圍從最初6縣各一鄉一村擴展到2004年上半年的8縣77鄉521村。截至2004年底,全區已有10267對夫婦落實了絕育措施,每戶領到3000~5000元不等的獎勵資金。寧南山區8縣計劃生育率由2002年的68.8%上升到2005年的75.46%,超生率由2002年的10.6%下降到2005年的4.61%。
少生快富扶貧工程作為一種無痛苦的、社會震蕩很小的人類生育和生活方式的變革,它不僅是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思路和方法的創新,而且也是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一種有益探索,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擁護,對於貧困地區的人口再生產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實施“少生快富”是客觀的迫切需要、現實的必然選擇
自然的、曆史的、現實的多種原因,為少生快富扶貧工程的實施提供了孕育的土壤和推廣的條件。
1.嚴酷的自然條件動搖群眾傳統的生育觀念
寧夏南部山區8縣自然生態條件十分嚴酷。生產勞動強度大,生產力水平低,社會保障體係不健全,助長了群眾多子多福、養兒防老的觀念,導致了“越生越貧、越貧越生”的惡性循環,致使人口膨脹,密度提高,加劇了人與土地的剛性矛盾。就以固原市為例,人口密度現已達到135人/平方公裏,而聯合國糧農組織有關專家評估:幹旱、半幹旱地區每平方公裏承載臨界值為7~22人。按此標準,固原市隻能容納24.8萬人,現有150萬人。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現實使群眾認識到:子女多負擔重,脫貧艱難,多子多富的生育觀念受到現實生活的強烈衝擊,並發生動搖。
2.薄弱的經濟基礎迫切要求降低人口增長
2000年,南部山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987元,還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人均純收入在683元以下尚未解決溫飽的就有52.7萬人。2002年南部山區人均GDP隻有1241.55元。到2020年要翻兩番才能接近目前我區引黃灌區農村人均GDP水平。根據人口總量和GDP的關係分析,在分子即GDP總量一定的前提下,減少分母即人口總量,就等於提高人均GDP的水平。據專家測算,如果人口增長率每下降1個千分點,人均GDP可提高0.36~0.59個百分點。顯而易見,對於經濟基礎薄弱的南部山區8縣,降低人口增長就更顯得迫切。
3.扶貧開發亟待從源頭上遏製貧困
南部山區8縣人口增長過快,以2001年為例,全區計劃外出生15271人,山區8縣為12839人,占84.07%。多生人口加快了對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利用,導致這一地區生存環境日趨惡劣。1983年至2005年,自治區實施了吊莊移民工程,遷移貧困人口43萬人。但在這期間,南部山區淨增人口卻多達70多萬人,按照人口與經濟理論分析,人口年淨增1.5%左右,需要經濟增長5.4%~8.8%。目前固原市經濟增長率為13%,這就是說,新增長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大部分被新增長的人口消耗掉。客觀現實得出這樣的結論,隻有控製人口的過快增長,才能從源頭上遏製貧困。
另外特殊的民族地區生育政策提供了必要條件。南部山區8縣回族人口占總人口的49.66%,按自治區生育政策,少數民族最多可以生育3個子女。寬鬆的生育政策,一方麵使少數民族群眾感受到黨的民族政策的優越性;另一方麵,孩子多加大了家庭撫養成本,束縛了家庭生產力,也促使少數民族群眾產生少生優育的強烈願望。例如固原市原州區頭營鎮石羊村作為2000年少生快富試點,鎮村幹部動員已生兩個男孩的青年回民馬靜夫婦參加,作為原黨支書的馬靜父親以自己10個兄弟姐妹、大人受累孩子受罪的切身體會說服兒子兒媳參加“少生快富”。石羊村係純回民村,有501戶,2646人。先後有23對育齡夫婦自願放棄生育三孩,還有7位二孩育齡婦女簽訂了“少生快富”合同。
4.計劃生育工作機製尋求新的突破
隨著我國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計劃生育工作麵臨兩難的境地:
如果繼續采取過去強製的行政管理措施,就會違背依法行政的要求;
如果放棄過去的做法,現行計劃生育政策就得不到落實。計劃生育管理迫切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革,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管理調控機製。
二、基本做法和突出成效
1.少生快富扶貧工程經曆的三個階段
村級試點階段。2000年,自治區在固原市所轄6縣各選擇一個經濟條件和工作基礎較好的行政村作為試點。通過采取出台政策、宣傳動員等環節,有180對夫婦自願申請,與鄉政府簽訂了“少生快富”合同,為了積極穩妥,加之資金短缺,隻做了42例,每戶獎勵資金3000元。
鄉鎮示範階段。在總結試點村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少生快富”政策,擴大到6縣(區)56個鄉鎮開展鄉級示範工作。明確提出狠抓加強領導、完善合同等五個環節。在此階段,固原市共完成12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