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大病補償公平性定量評價——費用負擔公平性(2 / 3)

(6)X縣Pen氏分析圖

X縣:此次調查X縣走訪了314戶家庭,戶均4.7人,貧困線是每月318.7元/人。根據實地調查得知,在家庭成員未患大病時,314戶家庭裏有9戶是貧困戶;患過大病支付醫療費用後家庭成員每人每月生活費低於318.7元錢(貧困線)的家庭有31戶,根據實際情況調查統計這31戶貧困戶每月的生活費用平均為214元;通過合作醫療費用的補償,有些家庭的困境有所緩解,依然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家庭數為16戶,根據實際情況調查統計這16戶貧困戶每月的生活費用平均為277元,其中有15戶已脫貧。由此得知:

H1=2.87%,H2=5.10%,H3=9.87%,經過合作醫療補償費用後,貧困家庭的累計降低了4.77個百分點,不過因病致貧的現象依然存在,仍然有5.10%的家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部分人需要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幫助。

貧困缺口:醫療費用補償前=(318.7元/人-214元/人)×4.7人/戶×31戶=15254.79元

醫療費用補償後=(318.7元/人-277元/人)×4.7人/戶×16戶=3135.84元

貧困缺口減少率=(15254.79元-3135.84元)/15254.79元=79.44%

(7)Y縣Pen氏分析圖

Y縣:此次調查X縣走訪了320戶家庭,戶均4.27人,貧困線是每月255.25元/人。根據實地調查得知,在家庭成員未患大病時,320戶家庭裏有6戶是貧困戶;患過大病支付醫療費用後家庭成員每人每月生活費低於320元錢(貧困線)的家庭有19戶,根據實際情況調查統計這19戶貧困戶每月的生活費用平均為169元;通過合作醫療費用的補償,有些家庭的困境有所緩解,依然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家庭數為10戶,根據實際情況調查統計這10戶貧困戶每月的生活費用平均為209元,其中有9戶已脫貧。由此得知:H1=1.80%,H2=3.12%,H3=5.94%,經過合作醫療補償費用後,貧困家庭的累計降低了2.82個百分點,不過因病致貧的現象依然存在,仍然有3.12%的家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部分人需要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幫助。

貧困缺口:醫療費用補償前=(255.25元/人-169元/人)×4.27人/戶×19戶=6997.46元

醫療費用補償後=(255.25元/人-209元/人)×4.7人/戶×10戶=2173.75元

貧困缺口減少率=(6997.46元-2173.75元)/6997.46元=68.94%

Z縣:此次調查X縣走訪了329戶家庭,戶均4.50人,貧困線是每月329.64元/人。根據實地調查得知,在家庭成員未患大病時,320戶家庭裏有2戶是貧困戶;患過大病支付醫療費用後家庭成員每人每月生活費低於329.64元錢(貧困線)的家庭有11戶,根據實際情況調查統計這11戶貧困戶每月的生活費用平均為266元;通過合作醫療費用的補償,有些家庭的困境有所緩解,依然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家庭數為6戶,根據實際情況調查統計這5戶貧困戶每月的生活費用平均為292元,其中有5戶已脫貧。由此得知:H1=0.63%,H2=1.22%,H3=3.34%,經過合作醫療補償費用後,貧困家庭的累計降低了2.12個百分點,不過因病致貧的現象依然存在,仍然有3.12%的家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部分人需要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幫助。

貧困缺口:醫療費用補償前=(329.64元/人-266元/人)×4.50人/戶×11戶=3150.18元

醫療費用補償後=(329.64元/人-292元/人)×4.50人/戶×6戶=1016.28元

貧困缺口減少率=(3150.18元-1016.28元)/3150.18元=67.74%

綜合分析X縣、Y縣、Z縣三個縣的Pen氏分析圖結果,不難發現醫療費用給三個縣的參合農民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使農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經過合作醫療的補償,貧困程度出現了相應的緩解,緩解程度X縣>Y縣>Z縣,緩解程度的大小與各縣的補償方案密切相關。從理論上,根據貧困缺口減少率的比例來看,緩解程度比較高,說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確實給參合農民帶來了實惠,給社會減輕了負擔,使整個社會把貧困線以下的家庭移到貧困線以上所需要增加的收入的總量減少。對於仍然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參合農民,一方麵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給予進一步的優惠,另一方麵需要政府(民政部門)和各種社會團體組織的共同幫助度過難關,這也就是所謂的社會弱勢群體需要整個社會共同關注的關鍵所在。

第二節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水平

1.不同收入人群門診補償

1.1 門診補償水平公平性

3個樣本縣按經濟水平好、中、差,選取3個鄉鎮,每個鄉鎮又按經濟水平好、中、差選取3個樣本村,每個縣總共9個樣本村。

2008年,X縣門診實施基本醫療服務包,在村衛生室看病買藥不花錢,全部費用由新農合基金買單,而在鄉鎮衛生院看門診不享受報銷優惠,所以X縣不存在門診補償。據X縣2008年統計,參合農民門診次均藥費控製在6元左右,走勢來看,隨著各樣本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增加,參合農民的門診次均費用略有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基本上可以斷定,各村的次均門診費用不會隨著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增加而有明顯的改變,因為其門診費用已經通過合作醫療服務包的形式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