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概論
對於指標的篩選,要考慮指標的可操作性、敏感性和代表性。本研究采用了三種方法:專家谘詢法、離散趨勢法和指標聚類分析法。專家谘詢法是在論述指標重要性和可操作性基礎上從主觀經驗角度篩選指標。離散趨勢法是從敏感性角度考慮能否將指標區分開。而指標聚類分析法從代表性方麵將指標收斂。同時考慮到樣本量大小、指標較多和指標間內在相關性。為保證計算過程能夠收斂,在篩選指標時,每方麵單獨篩選和聯合篩選,並都用專家谘詢法、離散趨勢法和指標聚類分析法3種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篩選,篩選出大多數方法共有的指標。
第二節 專家谘詢法篩選合作醫療評價指標
本次專家谘詢選多年研究合作醫療大學教師和博士生各5名,某省46個縣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負責人46名,共56名專業人員參加了權重評價。
根據指標的判斷標準,請專家對調查表中各項指標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進行評判,並在最後對此項研究和調查提出意見和建議。
指標的判斷標準為:
1.指標的權重 請專家對每項指標打分,取樣本量的平均數作為每個指標的最終分數。分值範圍為1~9,9分為很重要,7分為較重要,5分為一般,3分為較不重要,1分為很不重要。分值越高表明該項指標在合作醫療評價指標體係中越重要,分值為“1”則表示該項指標不應納入評價指標體係中。
2.請專家對每一個指標在實際工作中的可操作性進行判斷。可操作性分值範圍為1~9,9分為很好操作分值,7分為較好操作,5分為一般,3分為較不好操作,1分為很不好操作。
根據專家谘詢結果,分別計算重要性得分和可操作性得分。
對指標再進一步按重要性和可操作性來分類,將指標分為重要可操作性強、重要可操作性不強、不重要可操作性強和既不重要操作性也不強4類。
56名專家中有53名認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評價體係中,指標的數量以10-15個較為適宜。專家谘詢評價表34個指標中權重5.9以上的有22個,可看作是重要指標。專家谘詢的統計結果比專家的建議10-15個多一點。
進一步分析這22個指標,22個指標中合作醫療統籌基金結存率和基金支付比實際是一個指標的支付和結存兩個方麵,可選用合作醫療統籌基金結存率。合作醫療住院費用個人負擔比例、參合者住院實際補償比和大病補償額占住院費用總支出的比例反映了一個指標中參合者的住院負擔和補償情況,可選用參合者住院實際補償比。合作醫療門診費用中個人負擔比例和參合者門診實際補償比體現了一個指標中參合者的門診負擔和補償情況,可選用門診實際補償比。這7個指標可看作是3個指標,合作醫療門診費用個人負擔比例和合作醫療住院費用中個人負擔比例可看作是衍生指標,它們在評價體係體現了參合農民費用負擔情況。因為參合者住院實際補償比與大病補償額占住院費用總支出的比例是一個指標,實際上是18個。
其它12個指標中指標不重要可操作性強的有:健康體檢率、管理人員人均承擔參合人數、每千參合人床位數、管理費用占合作醫療支出比例、每千參合人醫護人員數和參合者每百人住院人次;指標既不重要操作性也不強的有:參合者年人均門診人次、合作醫療人均個人負擔門診費用占農民人均收入的比例、參合者自付醫療費用占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例、門診費用中藥品費用的比例、住院費用中藥品費用的比例、合作醫療與非合作醫療門診次均費用比。
在這裏,若將18個指標回落到原來的7大領域,其結果是:體現效率與質量的4個指標被專家淘汰了,這與實際調查是相符合的。調查中發現管理費用占當年合作醫療支出比例和管理人員人均承擔合作醫療參合人數兩個指標評價意義太小,而合作醫療門診費用中藥品費用的比例和合作醫療住院費用中藥品費用的比例,雖能體現藥品費用在病人費用的比例,但資料直接從合管辦得不到。這樣專家谘詢法將7個領域34個指標整合為4個領域18個指標。指標的進一步合成和領域的重新分類要與後麵的離散趨勢法和聚類分析法相結合才能得到最終結果。
第三節 離散趨勢法篩選合作醫療評價指標
離散趨勢法:是從指標的敏感性角度挑選指標。指標的離散趨勢小,用於評價區別能力就差,考慮到各指標量綱不同及均數相差大的影響,選用變異係數(CV)。
根據離散趨勢原理,指標的變異係數太小,用於評價時分辨能力就低,不能把各地的實際距離拉開,所以剔除變異係數較小的指標。如果變異係數CV≥15%,則認為該指標有較好的區別能力,對該指標予以選擇。
根據公式(1)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4項指標計算結果,分別計算每項指標的,求得每項指標的CV。按變異係數CV≥15%,剔除變異係數較小的指標,選擇CV≥15%的指標。
評價結果看,離散趨勢法從敏感性角度排除了合作醫療補助金到位率、農民個人上繳基金到位率、合作醫療住院費用中個人負擔比例、合作醫療門診費用中個人負擔比例4個指標,保留了28個,這還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但離散趨勢法畢竟隻是從數理角度評價,像管理人員人均承擔合作醫療參合人數、每千參合人醫護人員數、每千參合人床位數等指標不可能敏感地去反映合作醫療。
第四節 聚類分析法篩選合作醫療評價指標
這是從指標的代表性方麵挑選指標。其原理是根據“物以類聚”的原則,采用R型指標聚類分析,計算相似係數,把相似係數大的指標歸在相同類,相似係數小的指標歸在不同類,從每類眾多的指標中選擇典型指標。開始時每個指標為1類,m個指標有m類,此時類間相似係數即指標間相似係數。然後把相似係數最大的2類合並成1類(如果有幾個數值相等的最大相似係數,則任取其一),計算新類和其餘各類的相似係數。再把相似係數最大的2類合並成1類,又計算新類和其餘各類的相似係數,……。這樣每次減少1類,直至聚成1類。最後做指標的係統聚類過程表和過程圖,並根據資料具體情況進行指標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