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恒。曾國藩天資平平,一生事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勤勉守恒所致。勤於事功,故得以建立奇功異勳;勤於學業,故得以遺存著述卅卷;勤於修身,故得以被家族後人尊為楷模;勤於教子,故得以使晚輩桃李成蔭。

儉廉。人生在世,需要長相廝守的東西很多,居家過日子,最重要的莫過於守儉;做官忙事功,最重要的莫過於守廉。一儉二廉,自然成了曾國藩約束家人的道德規範。他自己則身體力行,終身自奉寒素,清淡度日。

謙謹。謙謹即謙虛恭謹。怎樣識別謙與不謙?曾國藩指出:“謙之存諸中者不可知,其著於外者,約有四端:曰麵色,曰言語,曰書函,曰仆從屬員。”

在本書中,我們精挑細選最具代表性的家書,一改過去各版本《曾國藩家書》按勸學、勵誌、齊家、讀書、人才、軍事、理財、為政編寫的形式,以曾國藩生平分為京宦生涯、窘困的團練大臣、人生巔峰、餘暉殘照四部分:

京宦生涯——1840~1852年,收錄曾國藩從道光二十年到鹹豐二年的家書,這時期他官運亨通,名揚京師;

窘困的團練大臣——1853~1859年,收錄曾國藩從鹹豐三年到鹹豐九年的家書,這時期他身份尷尬,處處受製,屢敗屢戰;

人生巔峰——1860~1864年,收錄曾國藩從鹹豐十年到同治三年的家書,這時期他節製江南,平定太平軍,名垂青史;

餘暉殘照——1865~1872年,收錄曾國藩從同治四年到同治十一年的家書,這時期他剿撚無功,名毀津門。

本書在講解曾國藩家書的同時,以這種簡介的形式方便讀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曾國藩其人、其事、其思想。此外,本書還具有另四個特點:1每一封信的標題,為選編者所加,基本能表現該封家書的主題。2舊時中國用皇帝年號紀年,為能讓讀者輕鬆了解每一封書信的寫作時間及對曆史事件的把握,本書在皇帝年號後添加了對應的公元紀年。3每一封信後都配有點評,幫助讀者進一步理解曾國藩家書的思想。4每一封信後的“經典格言”,提煉信中最有價值的內容,可謂是曾國藩家書中的精華,亦可稱為曾國藩的名言警句,是他做人做事、為官、為政思想的高度濃縮。

沒有誰能輕易讓人奉為圭臬,沒有誰能輕易在曆史碑記上刻下名字。曾國藩之所以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是因為他擁有與眾不同的做人做事絕學,才使得他能夠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成就其他人難以建立的功業。這些絕學是他人生智慧謀略的深刻體現,這些絕學既體現了他們對中華五千年傳統智慧的獨特應用,又展示了他們對於人情世故的創造性見解。這些絕學不但是每一個想達到內聖外王之道的人所應遵循的道路,也是每一個想建功立業的現代人應學習和掌握的智慧。

盡管曾國藩離我們的時代已有100多年,但是他的絕學仍不過時,它們仍然是我們在這個時代走向成功、走向卓越的智慧來源和處世瑰寶。“精神愈用而愈出,智慧愈苦而愈明”(曾國藩《治兵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