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開春後,大星帝君夜千澤總算帶著他的妻兒踏上了回國之路,大家拚命想留住的夜彤,當然留不住,人家就這麼一個女兒,怎麼可能留給他們這些當舅父的?不過有一個人倒是留了下來,便是玉鈴蘭。
她與歐陽烈之間的恩怨情仇,亦為世人津津樂道,至於歐陽烈能不能讓玉鈴蘭與他再續前緣,就看歐陽烈自己的了。
日複日,年複年。
春去秋來,日月如梭,轉眼間又過了七年。
藥王穀外麵,大星的旗幟迎風飄揚。
夜千澤與寒初藍在藥王穀外麵已經等了一個月。
他們與穀主的十年之約到期了,在這幾天,夜璃便會出穀,回到他們的身邊。
饒是身邊有一兒一女,夜璃終是夫妻倆心底最深的痛。
“千澤,怎麼還沒有動靜?穀主不會反悔吧?元缺說了,今天就讓平安出穀的。”寒初藍顯得特別的緊張,緊緊地握拉住夜千澤的手,死死地盯著眼前的大山,那是藥王穀的入口,但他們不敢去,因為那些大山裏有瘴氣,山腳下聽說也有沼澤。
夜千澤安撫著愛妻,“你不相信穀主,總該相信元缺吧。”
聽他這樣說,寒初藍才慢慢地平靜下來。
元缺不會騙她的。
就算穀主要反悔,有元缺在,她今天都能見到平安,也能帶走平安。
“再等等,我們都等了十年,不在乎多等這幾天。”
寒初藍點頭。
夫妻倆從太陽東升等到正午,再等到下午,將近傍晚的時候,有幾道人影從前麵的大山裏走了出來。
有一個人是淩青。
另外還有兩個人與淩青一起送夜璃出穀。
夜璃走在前麵,已經十歲的他,長得很結實,比起同齡的孩子來說,他很高,遠遠目測著,寒初藍估算著夜璃已經有一米五。
他走得很慢,不是他不想快點出穀見爹娘,是他手裏還牽著一個才會走路的小女娃兒,小女娃兒自己走得不快,因為剛會走路,又喜歡自己走,出了穀,翻過這幾座大山,走在平地上了,小娃兒非要自己走,夜璃隻得牽著她走。
“平安。”
寒初藍一躍,人就掠出幾米遠,很快就躍到了夜璃的麵前。
夜千澤則是隨便地一閃身,就追上了妻子。
“平安。”寒初藍落地就把兒子摟入懷裏,夜璃僵了僵身子,俊美的臉上染上淡淡的一分紅潮,估計是不習慣被一個女人摟住,哪怕這個女人是他的親娘,但他還是溫順地讓寒初藍摟住他,直到寒初藍放開了他。
鬆開小女孩的手,夜璃恭恭敬敬地給父母見禮,沉著地說道:“兒臣見過父皇母後。”
出穀前,師父告訴他,他是大星的太子,未來的儲君,因為他的爹娘是大星當今的帝後,見了爹娘,他需要自稱兒臣。
一句請安問好,逼出了寒初藍的淚。
她生怕兒子不認她,兒子卻認得她,不用她多說什麼,兒子就叫了她母後。
她含淚扶起兒子,淚眼打量著長成了個結實小子的兒子,顫抖著的手指在夜璃的臉上來來回回地摸著,摸了一遍又一遍。
“母後別哭,璃兒很好。”夜璃內心其實是很激動的,但他沒有掉淚,他懂事又心疼地用自己的衣袖幫寒初藍拭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