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曾祖父是萬曆帝朱翊鈞,主國四十八年。
在想象裏,不滿十歲就繼承大位的萬曆帝英明天縱,心懷天下。萬曆年間,大街小巷熙熙攘攘,各行各業興旺發達,百姓安居樂業,人稱萬曆中興。
外曾祖母宣懿太妃住在慈寧宮裏,主掌皇太後印。為人寬厚,做事周全,頤養天年。
我的三舅公朱常洵深得外曾祖父的恩寵,建蕃洛陽並冊為福王。 聽說,福王府氣勢恢宏,雕梁畫棟之間既有皇家威嚴又不失山川之靈氣。五舅公朱常浩建蕃漢中為端王,六舅公朱常潤建蕃荊州為惠王,七舅公朱常瀛建蕃衡陽為桂王。
外祖父一生命運多舛,曆經了驚心動魄的國本之爭和令人膽寒的廷擊案,最後在紅丸疑案的陰霾下崩殂。大舅天啟帝主國七年,沒有留下子嗣就英年早逝。六姨寧德公主朱徽妍和八姨樂安公主朱徽媞都住在北京城裏,各有家室。
五舅崇禎帝十六歲在皇極殿登基主政,日夜殫精竭慮,發奮圖強。
博覽群書通古今,存心仁厚謀太平。
我的五舅素有堯禹之心,學識淵博,能文能武。旁及琴棋書畫,也有很深的造詣。
五舅的膝下有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自然都是人中龍鳳。
皇後娘娘生有兩兒兩女,太子哥哥朱慈烺即將行冠禮出閣學習,肩負起造福天下的重任。還有定王弟弟朱慈炯,兩眼總是閃閃發光。長平公主朱媺娖和昭仁公主都是我的妹妹,從小就聰明伶俐。
田貴妃已經給五舅養育了一個兒子,永王弟弟朱慈炤剛滿三歲,天真活潑。
談到北京的情況,我的父親特別交待:“紫禁城裏麵規矩很多,不可冒失。若是見到皇後娘娘,你要直接喚舅娘。若是看到田貴妃和袁淑妃,就要稱姐姐……”
我滿臉疑惑地問:“這是為什麼呀?”
父親微微歎了一口氣,小聲地說道:“皇後娘娘說了,宮裏的其它嬪妃都要自降一輩。這是皇後懿旨,誰敢多問?”
皺著眉頭想了想,我嘟著嘴說:“爸爸,我能不能不去北京啊?這麼多事,我應付不來!”
父親自然也想到了這一層,也怕我闖禍:“不去北京,那就去你的外婆家,好不好?”
“好呀?我就去外婆家!”
我的外婆就在金陵城北的榮國府,那裏也有三個舅舅。大舅賈敬棄世求道,不問家事。二舅賈赦世襲一等將軍,二舅母邢夫人是續弦。三舅賈政在朝為官,清正廉潔。三舅母王夫人一心向佛,將榮國府的大小雜事都交了兒媳婦王熙鳳打理。
那邊既有表哥賈珍、賈璉和賈璋,還有美麗高貴的大表姐元春和溫柔善良的二表姐迎春,以及兩個小表妹探春和惜春。
現在,榮國府裏輩分最高的老人就是我的親外婆。
我的大舅與二舅都是庶出,隻有三舅與我的母親是一母同胞的兄妹。
臘月初八,母親的喪事剛結束,曹公公就有急事要去山海關了解軍情,自然是不能帶我回北京了。
臘月初九,外婆就派人將我接進了榮國府,替我翻開了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