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采石磯上(1 / 1)

路上,三表哥賈璉也給我們講了一段傳奇故事。

太祖朱元璋是鳳陽濠州人,生於元末亂世,父母雙亡。

披上袈裟,拿著一隻破碗,朱元璋在淮河兩岸托缽乞食,目睹了蒙古人的殘暴統治和黎民百姓的悲慘生活。熬到二十五歲,聽說郭子興帶領白蓮教徒打下濠州城舉旗造反,走投無路的朱元璋終於想明白了自己該做什麼。

次年,朱元璋回到鄉裏招兵反元,帶著七百人到濠州投靠郭子興。在這七百人中間,有六安賈家子弟,也有霍山林家子弟。

天下大亂,風雲際會,誌向遠大的朱元璋從濠州南下,沿途又招撫了幾千民兵。在定遠,義軍攻破橫澗山的元軍營地,獲得人員和物資的補充。一鼓作氣,朱元璋又打下了滁州城與和州城。

這次,我們從六安回金陵,就在滁州城裏住了一夜。

兩百多年前,草莽英雄朱元璋帶著一群來自大別山的子弟,在滁州城裏對天盟誓:驅逐韃虜,恢複中華!

酒後,有兄弟問:“大哥!我們區區幾百人,真能驅逐韃虜恢複中華?”

“我們是誰?我們都是大別山的子弟!以前,滄海橫流,神龜馱出巨柱以撐南天,方有華夏!今天,北虜奪我社稷又毀我祖庭,我輩能無動於衷?效婦人之狀?”

這時,徐達站了起來,將手中的大酒碗摔到地上,碎成數塊:“大哥說得有理,天命所在,萬死不辭!”

我們林家和賈家的先祖也都站了起來,同聲說道:“上有天,下有地,我們奉天承運,自有天佑。我們為萬眾請命,所向無敵!”

朱元璋誌在天下,讓自己的軍隊煥然一新。理想的光輝照亮了人心,眾誌成城就是戰鬥力。

不久,巢湖水軍帶著千餘隻戰艦,突破元軍的封鎖抵達和州。朱元璋決定搶渡采石磯,以富饒的江南水鄉為複興基地。

艱難溫嶠東征地,慷慨虞公北拒時。

可以說能否強渡采石磯,關係到這支義軍的生死存亡。當年,虞允文在采石磯打敗了完顏亮的二十幾萬大軍,一戰定江山。現在,擁有地勢之利的元軍守將擁有三萬精兵,根本就沒有把朱元璋放在眼裏。

怎麼打?朱元璋決定集中力量突破地勢最為險要的牛渚磯。

絕壁臨巨川,連峰勢相向。

亂石流洑間,回波自成浪……

這一次,做過強盜的狠人常遇春悍不畏死,帶著兄弟們衝鋒陷陣,在采石磯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的大腳,至今可見。

采石磯邊飛櫓下,斜陽淡淡水粼粼。

山形怒處蟠龍虎,風力強時過鬼神……

拿下采石磯,朱元璋又順勢南下收取了太平府,粉碎了元軍的反撲。

斷磯江上碧嶙峋,漠漠蘆花轉岸瀕。

舟小風微猶勝馬,山高石立宛如人……

這一次,我們回金陵也是從滁州到和州,乘船渡江登上了絕壁立江的采石磯。我臨江遠眺,隻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