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再突擊
先鋒旅的孫一中孫德清旅長安排工兵營布置了反坦克雷,讓步兵準備炸藥包和爆破筒,衝上去攔阻坦克。後麵的旅重火力營的重迫擊炮連掩護步兵炸坦克。
布置完以後,他就被坦克炮擊中,當場犧牲。
紅四旅三個營都是以前失敗的18軍團合並而來,所以各營長都很有經驗了,鎮定地指揮戰士部署坦克封鎖線,然後與敵人越來越多的坦克廝殺。左翼的樹叢中也出現了坦克,湊起來,大概是200多輛的一個坦克軍,三個坦克旅。後麵跟著上萬人的步兵,保護著坦克不受步兵傷害。
經過紅四旅的努力,18軍團的後續四個旅都上來了,但是將近2萬人的兵力,都陷入了蘇軍的立體大縱深火網之中。
嚴立三在後麵看到這種情況,下令工兵旅盡快建立浮橋,重火力渡江。
孫連仲在河邊的掩蔽部裏麵,深吸一口氣,看來此戰凶多吉少啊!自己的1主力,作為第二突擊力量,是伴隨坦克往裏麵突破的。
現在看,第一波紅軍就頂不住了,自己的部隊得趕快衝過去。
孫集團張自忠師。
張自忠看到18軍團已經陷入炮火和坦克的火網,知道事情很困難了。
他指揮部隊,隊形散開,拉開戰線,吸引敵人的炮火注意力,減輕正麵火力密度。同時向坦克兩側的平原突擊,並派出十多個連隊,側擊坦克。
18軍團在消滅200多輛坦克之後,2萬人消耗殆盡。
軍團長周國淦頭部被炮彈片擊中,重傷昏迷,參謀長畢士悌胸部中彈犧牲。
剩下的旅長營長一麵布置壓製後麵蘇軍的步兵,一麵冒著彈雨指揮士兵擊毀剩下的幾十輛坦克。
半天不到,18軍團傷亡殆盡,戰線又退回到登陸場2公裏附近。
18軍團兵員、技術裝備、輕重兵器全都耗盡。
------
指揮部,李德鄰建議順利突擊的紅20軍團董朗所部向18軍團靠攏。
嚴重說:“不行。紅20軍團繼續向北突擊,後續的孫連仲所部佟麟閣整編師跟進。兩部組成一個董朗佟麟閣集團向北突擊,扯開防線,進入鄂嫩河流域!這時候都不能橫向運動。紅18軍團這裏隻能等東線來的紅19軍團橫向支援。”
李德鄰說:“這裏隻能靠總部的預備部隊了。”
嚴立三點點頭說:“好吧。我帶上去。”
李德鄰說:“算了。我現在也不能幫你什麼了。我帶上去。”
嚴立三說:“你是革命功臣,有個差錯,影響太大。”
李德鄰歎氣說:“我對付蘇俄,這件事,或許沒有人再說什麼了!”
------
李德鄰帶著總計八個旅的紅軍總部預備隊31軍團,33軍團去衝鋒。他們接替18軍團的位置。
18軍團剩下不到1千人的部隊撤下戰場,包括後送的傷員,不到4千人了,又是一個殘旅的編製。
李德鄰正麵集團的這兩個軍團八個旅,都是大別山和沂蒙山派出來的支援部隊,4萬多人。兵員十分強悍,後續部隊在天黑以後,仍然借著炮火的亮光,冒著炮火渡河。
渡河以後,爬行前進,以躲避坦克的機槍掃射。增援先頭部隊的反坦克壕,這裏已經是死傷枕藉,有近萬雙方士兵的屍體無法清理,被坦克壓碎很多。被擊毀的2百多蘇軍老舊坦克,也在夜間燃燒著,發著紅光。
增援上來的士兵,隻能是在輕重武器掩護下,強行逼近坦克後,用坦克槍和炸藥包攻擊敵人坦克。
經過一個晚上的努力,總算戰場穩定在岸邊2公裏處,保住了登陸場。
李德鄰已經過河,再臨時挖的地下掩蔽部裏麵,躲避機槍可以,但無法抵抗炮彈的直接轟擊。他一直等到天亮,空軍3師,4師再次增援,他下令全軍突擊。
頂在前麵指揮的紅31軍團軍團長是曠繼勳,書生投軍,行伍出身,曾任川軍賴心輝所部團長,帶領5個旅2萬人繼續紅18軍團的任務,拚死衝鋒。
跟隨在後麵的是紅33軍團,軍團長是日本士官十三期的姚北辰,與曠繼勳同齡,34歲。現在他正在布置2個旅保護前鋒軍的側翼,並清理戰場。主力3個旅和重炮部隊,則始終跟在31團身後,隨時準備穿插過去,頂在前麵。
蘇軍除了配合坦克的幾個軍的步兵之外,主力還有8萬人,50多個團級分隊分布在後方20公裏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