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上陣的還是地方軍隊,不過這次是主力了。
前線督戰的陳銘樞陳真如,並湘軍劉建緒和桂軍廖磊,組成陳銘樞集團10萬人;龍雲龍誌舟滇軍集團部5萬人。兩部組建陳銘樞龍雲山地集團軍15萬人,出戰第一輪,清剿朱可夫在山地組織的蘇軍陣地。
蔣介石和白健生率領國軍中央係10萬大軍,則進入蒙古西部沙漠區,直接奔往科布多方向,堵住朱可夫西退的路線。
剩下的劉湘川軍5萬和楊宇霆5萬地方軍組建一個後勤軍,綏靖地方和轉運物資。
馮煥章和陳賡兩人的親兵隊伍5千人則充當了警察,管理交通和維持秩序。
這個體係運轉兩天後,陳銘樞龍雲集團的進攻已處於有利的地位。
畢竟是山區到來的部隊,耐寒和靈活。西南軍隊講武堂好幾個,軍官都是科班出身。山地集團軍部隊對蘇軍的未完成的碉堡,空軍、炮兵、爆破筒和炸藥包輪番招呼,很快就清理出一個山頭。
這樣火力就可以進一步發揮了。輪番作業之下,傷亡不大,進展不小。
此時,蔣、白大軍已經深入不毛之地50裏,五分之一的路程了,正在建立沙漠兵站和機場。
看起來,朱可夫將軍的蘇軍很難騰挪了。
回到中線。
嚴重嚴立三和李德鄰集團,接到了嚴格的命令,囤積作戰物資,但不許再次出擊鄂嫩河以北,隻是就地建設防線。
嚴立三和李德鄰有些不解,感覺到一些什麼了。
難道邊疆區的海參崴有變化?日、蘇和解,共同進擊中國?
------
這天,蔣介石在沙漠兵站,看到每天送來的報紙。他看到,除了軍事報到之外,竟然最熱的是徐誌摩徐槱森的辦大學的新聞,他與北京共和大學爭奪皇家大學名號的消息。
報紙明確地說:徐槱森得不到婉容皇後允許,皇家不給他授權,他竟然與袁家達成一致。他準備新的大學采用袁本初袁項城的洪憲皇帝的年號,辦成了洪憲大學!
蔣介石歎到:“這樣子做,讓蔡鍔蔡鬆坡氣的活了過來!”
白健生沒有閑心看報紙,他要處理後勤和補水。人、馬、車的用水,現在都用人、馬、車運送,士兵別說洗臉,就是做飯的水,都不夠。
沙漠真的不是動兵的好地方啊。
怎麼能夠把水引入到這裏呢?
蔣中正說:“我們運水難,但是蘇軍就守在水源地,所以,我們還是要找到一個水源地。”
白健生說:“水源地還差100裏呢,那裏也有蒙古紅軍在看守。”
蔣中正說:“那就把這裏建成水站吧。但我們怎麼這個水源問題,運水不是一個辦法啊?”
白健生說:“隻好采用地下水了,不過這裏沒有。”
蔣中正說:“讓他們打井的先找,我們在這裏等著。”
白健生說:“大兵雲集,等一天就是錢糧啊!”
蔣中正說:“蘇軍也要錢糧!總力戰麼。我們部隊分頭前進吧。這裏也不會出現大部隊打劫的!”
白健生有些明白道:“就這樣,一個師先前進20裏,保護鑽井隊,一個師一個師地前進。”
蔣中正說:“就這麼辦吧。”
兩個人傳下軍令,命苦的衛立煌整編14師所部,帶足了水,前行尋找水源和保護鑽井隊。
------
卻說袁三小姐袁叔禎此時正在與徐誌摩徐槱森商談學校的事情,他們倆已經商談過多次了。
此時,在北京到通州的運河旁的一個康莊的小鎮上,兩個人正在喝著茶。
袁三說:“你這裏的環境還是不錯的。不過這條河,未來可能是作為汙水河?”
徐槱森說:“不會的。梁思成已經把汙水河引導到南苑方向去了,在那裏處理,然後排入南海子。”
袁三說:“那麼附近人家也會弄髒這條河的。”
徐槱森說:“上遊、下遊的地,我都買下了。一出北京城,我就控製了兩岸。”
袁三笑到:“不可能。那些地主可都是北洋的人,我是知道的。”
徐槱森說:“不全是。還是有一些外人的。比如馮煥章的人就有一些,都是皇家的老地。他們答應以後會優先賣給我。”
袁三說:“好吧。你的學校就保護這條河。”
徐槱森說:“是啊。我現在覺得學校還是叫康橋大學吧。康莊這個地方還是不錯,還有一個雙橋。洪憲做學院的名字。”
袁三說:“隨你吧。洪憲即使用來做學院的名字,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