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二章 堅持國家倫理(2 / 2)

凱茜說:“我不怕他們了。戰時內閣主要是軍事計劃優先,整個國民體係都要納入計劃,似乎國防委員會的計劃體係就是的。”

胡適之說:“我們隻是一個計劃體係,有一個軍事後勤執行體係。但不是生產體係。生產轉入戰時,那還是需要內閣配合。”

常蔭廷說:“我們與蘇聯不一樣。我們內閣,平時對生產體係也不管!完全是商人根據市場自己進行調節的。有些軍需是與軍事計劃掛鉤,但是大部分工廠與軍需沒有關係。”

了解蘇聯係統的劉安恭說:“這樣就不行了。我們得把這些工作做起來,民間的生產能力,我們心中要有個底!”

常蔭廷說:“我們知道這些商號工廠,他們還是要登記領工商狀。但是具體的生產能力,設備能力我們都不知道。我們一般通過商會進行了解。”

顧維鈞思考一下說:“這樣行不行?你們國防委員會取代內閣權力,實行大元帥府授權的軍事管製。潘總理稱號不變,負責外務交涉。將來權力換回來的時候,還方便。”

常蔭廷說:“整個內閣都在國防委員會的控製之下是可以的。但是必須組成一套班子,不能沿用“給內閣下命令,內閣再去建設一套班子”的方式。那樣效率低下,容易誤事。”

顧維鈞說:“是啊。國防委員會直接就是戰時內閣!潘總理讓出位置,保持名號。其他都被國防委員會接手,你們內閣不用擔心,肯定是要增加人手,而不是裁剪人手。”

許寶蘅說:“這樣就對了。就是原來的軍部直接管理政務。我看這事行!不能誤事啊!戰四國,生機渺茫,不能掉以輕心。”

顧維鈞說:“季湘兄三朝元老,辦事穩重。但是你留任秘書長,年紀太大了。你跟著潘總理,準備日後接受權力吧。”

許寶蘅說:“我現在就是家事拖累,否則早就讀書、寫字去了。”

顧維鈞說:“此戰過後,如果江山還在,我就會弄一個公務人員的退休條例。我們的老政客外交家,到處飄零。人風流,老婆孩子又多。真的是不好過日子。”

許寶蘅說:“我們這些老人,原來都是靠朝廷。現在靠不住了,可是還是管不住自己的風流事。生一大推孩子,怨不得別人啊!”

凱茜說:“個人的事情放放吧。餓不著你們,有事情找我。現在我說下外交形勢。”

顧維鈞說:“你說吧。下麵我們就是研究一下,我們的外交底線。”

凱茜說:“英、法政府不顧本國議會的議員們的抗議,堅持不還我們的庚子賠款,所以英、法還是要維持不戰不和的狀態。”

顧維鈞說:“單獨對抗日、俄,現在看,就是這個局麵了。英、法這個時候提高了籌碼,還要維持以後的庚子退款方式,就是海關劃撥給他們銀行,然後他們再退給我們,按照他們規定的用途。”

凱茜說:“我們的外交要求是按照德國戰敗賠款方式,隻是賠償直接損失!也就是說,不談軍費,不談懲罰的罰款。可是我們庚子賠款就是軍費賠款,還有超額的部分,那就是罰款了。如果德國也是這樣賠,那麼德國永遠也賠不起。”

常蔭廷說:“外交的事情,我參乎了前段。你們按照我們的要求談,根本沒有戲。”

凱茜說:“所以,戰爭是不可避免的。”

潘馥問:“我們一定要這麼做麼?比如,人家不要海關,不要以後的錢了。隻是原來的錢也不退還了。吃進去的,怎麼還?尤其是日本,就是缺錢,早就做好了花錢計劃。”

凱茜說:“即使這樣,他們現在也不答應了。”

潘馥說:“我去看看,我就不相信英、法平時講究仁義,關鍵時候就張大口袋。”

凱茜說:“不用去了。他們不是針對個人的。”

潘馥無奈。這事情我們早先要價太高,沒有及時達成協議。現在人家提高籌碼,退一步人家也不答應了。

凱茜沒有理會潘馥的一絲不滿。這事情你能假設麼?假設沒有義和團,也就沒有庚子賠款。

該死的義和團!

顧維鈞說:“如果英、法敢加入戰團,我們就很難過了。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囤積物資,加大石油開采、礦山開采,還有冶煉加工。對未來技術的研究轉為現實武器開發研究。一切為了戰爭。”

胡適之說:“還有兵員儲備。動員北洋老軍官出山,帶領民兵訓練,再次動員百萬直隸轄區的民兵,對付渤海灣登陸。”

顧維鈞說:“主力未來都會調走,加入對付日、俄的戰爭。英、法敢於登陸,就由民兵對付。所以北洋軍官也要出山,加入領兵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