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三章 理性動員(2 / 2)

曲同豐說:“現在我們是百萬,後勤駐防已經成問題了。二線兵力隻能加緊訓練,以後騰出戰場,馬上能夠加入。”

吳光新說:“二線就是我們老北洋了。聽說曹錕大帥開始培養民兵師,要親自帶兵參戰;還有孫傳芳大帥、吳佩孚大帥都在整訓新的民兵師。”

曲同豐摸了摸胡子說:“嗯,到最後,還是北洋決定勝負?”

吳光新說:“還有新新軍、南方新軍、新編紅軍。”

曲同豐說:“不錯。目前就是按照這個計劃,拚一輪。大不了我們被打回來,那也要拚掉加侖將軍的部隊。命令發給大帥審核吧。”

強鄰每天到大帥府來看看。他和張作霖一起研究坦克發動機的時候,這份報告傳過來了。

張作霖看看這個計劃說:“就看我們東北的牽製戰役怎麼樣了!”

強鄰看看戰役計劃,是東北軍全麵發動進攻,不管是誰在海參崴和外東北之地。他說道:“看來我不能再過來了。您好自為之吧。”

張作霖說:“你回空7師去吧。馬上就要開戰了,這裏的空軍對付的是日本戰鬥機,你小心些。”

強鄰說:“隻要是人開的就不怕。”

張作霖搖搖頭說:“你去我們府裏的基督教堂禱告吧。白發人送黑發人!我的幾個老兄弟的孩子,有幾個戰死了。”

強鄰說:“嗯,沒有關係的。人生就是這樣。”

張作霖說:“我們家的老三、老四也鬧著回來參戰,實在是太小了。等到20歲,戰爭也打完了。”

強鄰說:“是的。讓他們多學一些道理,不要糊裏糊塗的時候就死了。”

張作霖說:“戰爭真的使人成熟,你說話老氣橫秋了。”

強鄰敬禮,轉身而去。

張作霖忽然一陣眩暈,他自己慢慢坐下。

強鄰有些感覺,沒有回頭。

秘書進來,拿走張作霖已經簽署的報告,發給了曲同豐。

------

大戰再次開始了。

這次是東北軍全麵開始進攻,東北境內的C集群的50萬一線軍隊,對整個東北阿穆爾江流域、圖們江流域、渤海灣流域日軍和俄軍陣地,全麵發起進攻。

一時間,整個東北炮聲隆隆,空中的飛機嗡嗡聲不絕於耳。

種田的百姓,也都帶著遼13步槍,這是發給民兵的;工廠的工人,政府的官員,甚至老師,也都背著步槍上下班。靶場總是滿的,人們隨時準備征召入伍。

短短兩天,強鄰已經出戰10幾次,能夠回來的人不多。強鄰覺得生命就是一張紙那麼薄。

他每天除了禱告,就是休息和吃飯。感謝主自己還能吃飯,不能多想了。

再說中北戰場的A集群。

加侖將軍的邊疆軍區特別集團軍主力20萬人,趕到了鄂嫩河流域,與嚴重嚴立三嚴陣以待的孫連仲董朗突擊集團14萬人戰在一起。

戰鬥一天後,雙方裝甲部隊的一千輛坦克開始對戰。這是近代的坦克大戰之一。

嚴立三派出李德鄰的增援兵團10萬人,打出名聲的紅軍主力是18軍團、31軍團、33軍團,各有一個120輛坦克的坦克旅。整個集團還有一個重火炮的加強旅,趕赴前線。

等到李德鄰趕到前線,雙方坦克已經消耗差不多了,孫連仲的步兵和加侖將軍的騎兵戰在一起,正是要輸的架勢。

三個坦克旅加入戰團。

坦克機槍和坦克炮,救下來孫連仲,卻是折了董朗董仲明、趙登禹趙舜臣兩員大將,兵力還剩下三分之一。坦克軍團輸個幹淨,除了死裏逃生的200多個坦克兵,技術裝備都毀了。

隻是剩下了21裝甲軍團長繆培南、22裝甲軍團長黃琪翔兩個光杆將領。

李德鄰問孫連仲:“仿魯,交換比怎麼樣?”

孫連仲說:“1:1,坦克我們還占優勢。他們損失了至少800輛坦克。空軍我們弱了,炸死了趙舜臣這個旅長。那是一個上將的材料啊!”

李德鄰問:“20軍團怎麼樣?”

孫連仲看了看20軍團參議顏昌頤,說道:“董朗是因為自己到前線參戰而犧牲的。”

顏昌頤說:“董朗和我在一起的時候犧牲的,他是為了掩護我頭部中槍了。現在部隊被參謀長黃埔一期的史書元率領。還有8000多人,四旅編製還算完整。”

李德鄰說:“黃埔一期,資曆還是淺了。記得以後不要直接到前沿。20軍團劃入22軍團,由黃琪翔整理後指揮,顏昌頤和史書元配合工作。22軍團的坦克兵,跟隨繆培南撤回去補充,一起補充新坦克和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