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1 / 2)

缺月掛疏桐,風冷曲悠悠。

淡淡的月光下,少年拔劍起舞,劍光有若一輪銀盤,在疏影間穿梭飄飛。十餘丈外,一個二十七八歲的青年橫笛而吹,長發飄飄,麵上掛著月光一樣清冷的笑容。

一套劍法舞畢,少年雙手抱劍站定,額頭滲出細小的汗珠,胸膛微微起伏。他秀氣的小臉上滿是歡暢,還劍入鞘,叫道:“師傅,我的劍法可有了長進?”

青年放下碧玉短笛,餘曲悠悠,散入林中。他微微頷首道:“有些進步,可是你的劍法少了一股狠勁,看起來好看,其實不中用。要是在江湖上走,連防身也是不足。”

少年麵色緋紅,不好意思地笑道:“師傅,我幹麼要走江湖呢,我願意一輩子陪著師傅,在雲山之上快快活活的過日子。”

青年那張俊美若天神的臉上,泛出一分譏誚的笑容。他說:“不愁,我告訴你,一切恩愛際會莫不是幻影泡沫,轉瞬既逝。天下哪裏有不變的事情?就如眼前,你我師徒也分手在即,身世多變,又哪裏由得你我做主。”

不愁大吃一驚,失聲道:“分手?師傅,為什麼要分手?!”

青年麵上不忍之色一閃既逝,他溫顏說道:“人生相見別離,原是常事,有什麼值得驚訝。不愁,你到我雲山來,已有幾年了?”不愁略一心算,答道:“我四歲隨師傅到雲山,今年十七歲,已有十三年了。”

青年輕歎道:“十三年了。說長不長,卻也不短,難道不是你該出去闖一番的時候了?你不能總是跟著師傅,靠著師傅,那樣對你的修為反而是個障礙。不愁,出去見一見世麵,然後再回來。”

師傅既然如此吩咐了,不愁不得不從。他舉頭望去,但見遠方迷霧繚繞,把山徑都遮住了,不由心頭茫然,問道:“師傅,我該向哪裏去?該做些什麼?”

青年說:“不愁,我尚有一事拜托於你。你有一個師兄叫做楊星,早年因故離我而去,算來今年也有三十歲了。你若遇到了他,不妨支會他一聲,就說師傅很是想戀他。”

不愁聞言精神一振,心想:“我若能早日找到師兄,便能早日回到雲山,又能與師傅團聚,豈不是好?”當下歡歡喜喜的答應了。

青年看看他柔弱的身體,又囑咐道:“世外風波險惡,你的武藝護身尚且有所不及,你要謙遜待人,少與人發生爭執,明白麼?”不愁沒口子的答應了。

青年猶不放心,又說道:“你性情溫弱,容易吃虧。雖然要謙遜,也不能太過忍讓,有理時自然也不能一味退避。所謂不驕不餒,這其中的尺度,都要你自己去把握。”不愁笑道:“師傅,我知道了。”

青年頓一頓,繼續吩咐:“還有,旅途多艱,你小心在意。那三十六路‘暮雲劍法’,在無人之際你當勤練之。那門‘歸魂法’的心法,你卻須日夕修煉,不可有絲毫懈怠。總之,習武不可有絲毫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