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樹下結拜(1)(1 / 2)

美髯公自認為人群中數他年長,當仁不讓,第一個起立報名:“盧振邦,乾隆五十五年生,五十一歲,家住汾河灣。原本薑太公重孫奚之後,封於盧,今山東長清縣,後以地名為盧姓。尋根問本,乃神農氏炎帝之後裔。漢朝盧綰唐朝盧照鄰、盧綸,宋代盧俊義,明末盧像聲,均為本家。此次西行,全為兄長去伊犁軍屯探望侄兒。”

美髯公一報年齡,大夥兒心裏便有了底,一一按長幼次序,自報家門和西行的目的去向。

接著報名的是一位中等身材的漢子,長得一表人材,稀疏的胡子,下嘴唇正中有一黑痣。他聲氣硬朗地說:“在下姬興國,乾隆五十六年出生,岐山人氏。黃帝乃根本,文王是先祖。去阿山金礦尋女婿。”

繼之報名的是位矮身材禿頂的漢子,聲氣也挺硬朗:“甲有田,乾隆五十七年生,藍田人,商湯孫子術甲之血脈,以先祖名字甲為姓,是黃帝孫子帝嚳的後人。去塔爾巴哈台金礦找兒子回家成親。”

第四位起身報名的是位高個兒,黃頭發,灰眼睛:“不才康四海,乾隆五十八年生,四十八歲,南鄭人。先祖是西域康居國王子,後定居中原,至今仍有親戚聯係。康某西行,有合適的營生便做,掙幾個盤纏串親戚去。”

“在下姚大山,乾隆五十九年生,四十七歲,閩南人。先祖出生在姚墟,便姓了姚。唐有姚崇為相,輔玄宗有‘開元之治’;明有姚廣孝輔燕王朱棣稱帝,錄功第一,官拜太子太傅。至於在下嘛,說出來臉上無光,大家既已成為異姓兄弟,諒道出家醜卻也無妨。不才五女一子,因教子無方,以致其走上邪路,替英吉利商人賣鴉片,去年被欽差大臣流放西域,在伊犁犯屯勞作。此去犯屯探視不孝之子。”

說罷,他用衣袖擦拭半禿頂的汗珠。

第六個報名的是位身架精瘦、精神矍鑠的漢子:“不才薑三采,乾隆六十年二月出生,四十六歲,天水人。先祖薑尚子牙,是神農氏炎帝後裔。三國天水出薑維,為諸葛孔明所收所器重,九伐中原,人才難得;明朝薑立綱,七歲命為翰林秀才,精通書畫,官至太常侍。不才愧於祖先,羞於家教,獨子犯法,發配綏來犯屯勞作,前往探視。”說罷,也揩汗不止。

“俺叫鮮一正,乾隆六十年七月生,四十六歲,太穀縣人。”細看此人,有些特別:寬厚的脊背有點駝,倒八字眉濃得活像飽蘸墨汁的兩筆刀撇。隻聽他說:“相傳先祖是紂王叔父胥餘箕子,黃帝後人,被周武王封到朝鮮,從此姓了鮮。明朝有鮮延年,順慶知府,是個清官,老百姓都懷念他,是俺本家。俺去阿山軍台看兒子。”

緊接著報名的是位大頭圓臉、腰粗腿彎的漢子:“忙玉升,乾隆六十年十月生,四十六歲,九龍人。先祖是元朝的忙哥撒兒,征伐功高,授兗公。明朝的忙千戶是本家。”說至此,他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接著說:“要說西去,不才也著實難張拙口。家教慚愧,僅有一子,也是中了英國老毛子的毒,入了貪財的邪,走上了販賣鴉片的歪道兒,被禁煙大臣發配庫爾喀喇烏蘇犯屯。為人之父,不得不去看他。”

第九個搭話的虎背熊腰,長著一彎兒絡腮胡子:“獨九星,嘉慶元年五月生,四十五歲,湖南常德人。先祖是北番右賢王劉去卑,據說出自陶唐氏,堯的後裔,封在冀北劉地,今河北唐縣,老根子也是黃帝。到塔爾巴哈台軍屯看女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