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聞雞起舞(3)(1 / 3)

孝先接著說:“板兒離不開繩。”

雙杏應和道:“繩兒離不開板。”

孝先自我訕笑道:

“唉,你我沒文化的人,今天咋變成秀才啦?”

“就是麼,口歌子對得有板有眼的。”雙杏也自感意外地道。

“你給娃娃們也教教,大的帶小的,往後多個玩頭,不能成天玩泥巴。”孝先若有所思地道。

“你謀算的總是那麼周到,人還沒說出口,你就做出來了,你總能摸到人的心思,叫人心服口服,叫人動心傾心。我會教他們的。”

雙杏佩服地道。

“娃娃們過來,你媽教你們打秋千。打秋千好,能練人的膽氣。”

孝先一招呼,孩子們都湧了過來。由於父母展示了打秋千的好身手,老大老二爭先恐後。先讓老大老二並齊坐在秋千板上。雙杏用手推著輕蕩。兩個小家夥坐在上麵得意忘形的那開心勁兒,逗得老三老四歡呼雀躍。孝先收拾不住,隻好輪班,兩個大的下來,兩個小的上去,在父母的推送下蕩悠悠,蕩悠悠。有的悠然自得,有的意氣風發,毫無怯意。

小夫妻倆帶四個孩子一同出來散心娛樂,還是第一次,孩子們開心,做父母的更開心。

女人似有所悟地說:

“打秋千是能練出膽氣。五哥,你說得在理。我在想,要不是媽媽從小陪我蕩秋千,練出那麼點膽氣,敢跟你這個生漢子千裏闖西域嗎?你說是不?五哥。”

孝先頻頻點頭,說:

“我想是的。十四五跟著男人走江湖,闖蕩幾千裏,是蠻稀罕的。憑的就是忠心膽氣!”

“看你把我捧得高貴的,忠就忠了你。這一輩子,我算是服了你。”雙杏心悅誠服地道。

小夫妻倆又陪小家夥們玩耍一陣,看看天色不早,還惦記著去給老先人燒紙,便帶著孩子們盡興而歸。

如此理解體諒體貼妻子的丈夫,怎能不贏得女人的誠服與忠心呢?興許這正是丈夫的無窮魅力之一。桃源人怡然自樂的日子難道僅僅滿足於衣食無憂和男歡女愛麼?

四、聞雞起舞

這年不到秋末,孝先的農活已收拾得利利索索,提前趕上兩駕牛車去了古城子。

肚子已出懷的雙杏怕孩子跑遠了操心,遵照丈夫臨走的叮囑,從裏將大柴門上了鎖,任孩子在院內玩耍。

一天正午,孩子們剛放下飯碗,尚來不及出門,院內的狗叫聲吵翻了天,母子不由一驚。不待雙杏發話,孩子們本能地撒腿往外跑,自然是老大、老二跑在前頭。

雙杏頓覺蹊蹺。五年來,幾條看家狗雖不時小吵小叫,但均因野兔進院或野豬拱圍牆而引起的,從未如此狂吠吵鬧過。夫妻倆常常為這鮮為人知的桃源勝地怡然自得,為恬靜舒心的日子而陶醉快活。

難道這太平日子到頭了?雙杏正這般苦思悶想著,狗叫聲停息了,繼之老大、老二跑進來了。

老二說:“不知哪裏來的一夥子人,騎馬向北追過去了。”

“追啥呀?”雙杏吃驚地問。

“馬群。”老大補充道。

“還看見了啥?”雙杏沉沉地追問。

“從大門縫裏哪能看得清?”老二委屈地回道。

老大補充說:“再沒啥。一溜風就不見影子了。”

咋辦?!恰巧惟一可依賴的丈夫不在。這一驚對雙杏非同小可。

自打平安生下老大以來,雙杏心裏頭一次抹上一縷陰影。

究竟純屬偶然呢?還是從此不得安寧的不祥之兆?總之,她預感不妙。

為此,她不禁聯想起前些年孝先每次外出的情景,他丟下她和孩子,當時無所謂,現在覺得好生後怕。作為男人他不可能不外出,事不由人。

雙杏自此意識到:男人再能再強,絕對替代不了自己,完完全全依賴男人保護是不周全的。她一時性急,焦慮地招呼孩子們:“老大老二,你們快快長,學到你爹那一身本事,咱娘兒們就不怕了。”

“我爹有啥本事?”老二搶先好奇地問。

雙杏不無欽佩不無自豪地說:

“傻娃娃,你爹的本事可大啦!了不得喲!”

“噢。太好了!”老大老二拍手齊叫好。老三老四鸚鵡學舌的同時零零落落地模仿拍手笑。

雙杏見狀,一時樂得忘卻了那一縷愁思。

烏飛兔走,光陰荏苒,不覺年複一年。孝先夫妻倆又迎來一個春暖花萌的季節,清明末了,喜得一子,排行老五。

雙杏雖說虛算二十掛零,可已坐了四個月子,自生自接,一一順利,自然越生越有信心,越有把握,越有經驗。雖說不足半月,可她覺得身子輕爽,便偷偷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幹完了,趕快捂在炕上,免得漢子回來說話。

雖說春暖花萌,但依然春寒料峭,孩子們戶外沒啥可玩的,打秋千冷,不是時候;放風箏,尚未糊出來;打牛兒已冰消無著。他們隻好都圈在屋子裏,圍在媽媽身旁。他們閑得急躁,悶得無聊,紛紛要求媽媽講故事。雙杏呢,凡適合孩子聽的故事,能聽得懂的,她會的都已講得差不多了,所剩無幾的是些烏七八糟不堪入耳的閑話,她隻能守口如瓶。於是,她教小的(老三老四)學著翻線繩,拿出一根三尺長的紅線繩,兩頭一結,繃在孩子小手指上,經她手指這麼一勾,那雙線就成麵旗(菱形)形,再用小指一挑一掏,變成凳槽形……老三繃著老四改,老四繃著老三改。讓他們反反複複玩弄著,也少了許多是非。老大老二呢,沒事可做,跳上跑下,鬧騰得嬰兒睡不老實,盡拿奶頭哄。不得已雙杏想了一招:“老大老二聽著,不管是你爹講過的,還是媽說過的,每人能學出(照原樣複述)三個猜話(謎語),媽就給你們講故事。要不,就彈殼腦子(用手指彈腦袋),少一個彈十個。老二,你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