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聞雞起舞(17)(1 / 3)

“林大人率領地方官吏,嚴加防範,不許有一包丟失,誰偷誰竊,抓住就砍頭。他們在廣州海邊的虎門海灘高處樹起柵欄,挖好水池,把生石灰丟進去,水立馬咕嘟咕嘟地開了,鴉片投進去,自己便燃燒起來。頓時,水氣、石灰、鴉片燒著的氣味熱騰騰黑滾滾熏染了半邊天。去觀看的廣州城鄉百姓莫不歡欣鼓舞,無不拍手稱快。

那些煙販子心痛得哭爹叫娘,恨死了林大人。這是道光十九年六月的事情。

“道光皇帝好高興喲!禁煙多年,派了多少官員,一事無成。這次林則徐不負重托,替他了卻一樁心願,可高枕無憂,睡個安穩覺了。

“誰知好景不長。第二年六月,英國侵略軍四千人乘船艦四十多艘,在沿海到處騷擾,大舉進犯。

“英國侵略軍開到廣州海麵,見廣東軍民戒備森嚴,隨時準備還擊,不敢開火,就掉頭北上。福建廈門也早有準備,無機可乘。英軍繼續北上浙江,攻陷了定海,朝廷震動,人心惶惶。

“大奸臣反對禁煙的直隸總督琦善毫無防備。林大人曾三番五次奏請皇上督察沿海各省加強防務,可琦善卻回奏皇上說:‘水師不必設,炮台不必添。’待到英國軍艦開到天津白河口時,琦善慌了手腳,卻責怪林大人禁煙招來了麻煩。他在皇帝麵前造謠中傷,編排了林則徐大人許多壞話。

“這道光皇帝昏庸無能。他也不想想,林大人在廣州禁煙,英軍為啥攻不下廣州、廈門,那是林大人、鄧大人早有對付武裝侵略的充分準備。如果琦善也早有準備,沿海各省都像廣東那樣,英軍四千能尥幾個蹶子?”

猴子越說越氣憤,居然出言不遜,說:

“那狗皇帝根本不辨忠奸,不明是非,不但不懲治疏忽防務官員的罪過,卻翻臉不認人,倒要治林大人、鄧大人有功之臣的罪。你說,天下咋能不亂?國家咋個不亡?百姓咋的不苦?滿清的氣數已盡,隻在早晚。

“再說那大奸賊琦善,在洋人麵前就像哈巴狗一樣,沒有一點兒中國人的尊嚴,一方麵阿諛奉承,誇英軍炮利船堅,一方麵私自許諾,讓皇帝從重處治林大人。那無道昏君果真就照琦善說的辦了,下旨將林大人、鄧大人革職查辦。你說冤枉不冤枉?派林大人禁煙,是你皇帝;禁煙成功,是你皇帝沾沾自喜,以為日能;其他官員不賣力,不盡職,出了亂子,你不治罪,反倒拿林大人當替罪羊,討好洋人,使親者痛、仇者快的還是你皇帝。你還有天地良心嗎?渾球一個,做啥皇帝!拔根逑毛吊死去!”

猴子氣得呼哧呼哧直喘氣,停了下,繼續說:“嗨!真氣破人的肚皮。那狗皇帝,革了林大人的職,你猜又派了個誰?你簡直想不到,派的是大奸賊屁本事都沒有的投降派琦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狗皇帝他不懂。那靠拍馬屁混日子的琦善到了廣州,將林大人組織起來加強防備的水勇解散,沿海防務撤除,敞開大門,隻和英國人談判。結果,訂了個叫啥《望鼻草約》,割讓香港,還賠煙款六百萬。賠款誰出?還不是加到老百姓頭上!中國人的臉麵叫這個敗家子狗皇帝和喪門星琦善丟盡了!

“那林大人、鄧大人被撤職後,道光派皇室宗親貴族奕山為靖逆將軍,湖南提督楊芳為參讚大臣,帶兵到了廣州。那被稱為名將的楊芳見英軍炮艦橫行無阻,炮火猛烈,以為是用了啥妖術,於是想出一條‘妙計’。啥妙計呢?說是‘以邪製邪’,收集了無數馬桶,就是屎尿桶,裝在木筏子上,運到烏湧炮台,對付英軍,真是傻得離譜,瓜得驚人,還做將軍,隻配吃狗屎!英軍乘軍艦進犯,楊芳就叫士兵朝英軍倒糞桶,把自己人臭得捂鼻子蒙嘴,你說氣人不氣人?

那英軍卻長驅直入,逼近廣州城郊,大炮一放,城內開花。奕山一夥將軍慌作一團,嚇得高懸白旗投降求和,你說要不要臉?!又訂了個《廣州和約》,清廷向英國侵略軍繳納“贖城費”六百萬,就是說,廣州城成了英國的,繳了錢才能贖回來,還賠償英國商人損失三十萬。英商不用經商,坐收三十萬中國百姓的血汗錢。這樣的朝廷罵它爛透了,該不過分吧?!

“後來,道光又派宗親大臣奕經為揚威將軍,南下廣州。奕經身邊的隨從官員不是親朋就是王公大臣推薦的闊老闊少。前線告急,國家危難,他們一夥卻遊山玩水,勒索地方;到了蘇州,便屯兵不前,整日裏花天酒地,從不把危亡放在心上,隻知歡歌樂舞,腐敗到了極點。朝廷讓這些人當將軍,不敗才怪哩!結果呢,又訂了個不要臉的《南京條約》。英國官員漫天要價,無中生有,胡編濫造,勒索賠款。朝廷又賠鴉片款六百萬,商欠費三百萬,軍費一千二百萬。他們來打咱們,倒還有理了,軍用開支倒要咱們成幾倍地出。人家打仗掙大錢,咱們挨打倒賠錢。你說怪不怪?道光就同意出,你說他鬆不鬆!真是苔鬆皇帝看上了乏杆將軍,這正是蟹找蟹,蝦配蝦,王八攀的鱉親家,沒一個好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