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您救我。”女人用哈語說道。孝先的祖父、父親都會蒙古話和哈薩克話。孝先從軍十幾載,交結的人各式各樣,他的哈語不僅沒忘,還新學了不少,所以能聽懂她的話。從她的口中得知:她是柯勒依部落千戶長的女奴,叫佳納古麗,從小失去父母。隨著歲月的流逝,她漸漸出落成漂亮的少女,千戶長常常打她的壞主意,被女主人發覺,打得她死去活來,整天有幹不完的活,受不盡的折磨。
好不容易逃出來,卻迷了路,饑渴昏死在這裏,已三天四夜。最初,她聽到動靜,還以為是牧主派來的人。
孝先見她能吃能喝,也能說了,愈來愈精神,問她要不要把她送回去。佳納古麗哭喪著臉直搖頭,並表示“死也不回去”。
孝先急於趕路,又問:
“那你咋辦?”
“嫁給你。”
佳納古麗的回答驚得孝先叫苦不迭:
“別別,我有老婆。”
佳納古麗又說:
“您是救命恩人,我做小老婆也行。”
孝先情急,一時沒轉過彎來。當他注意到佳納古麗又一次絕望的神色時,才真正明白,她是走投無路,才這樣把生的希望寄托在他這個可以做她父親的中年漢子身上。
孝先於是靈機一動,大膽地試探著問:
“姑娘,我有好多兒子,給我的大兒子做媳婦,行嗎?”
佳納古麗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
孝先取下那件軍大衣,叫她穿上,並告訴她為了預防意外,路上遇人別說話。姑娘會意,穿上軍大衣,周身立時溫暖許多。
孝先解下棗紅馬的韁繩遞給佳納古麗,並扶佳納古麗踩鐙上馬。由於體力尚待恢複,她隻得伏鞍而行。
孝先好心遇好報,途中揀了一位兒媳婦,連雙杏這位未來的婆婆還不曾知曉。那麼雙杏在家又怎麼樣呢?
二十六、好夢成真
天還黑乎乎的,雙杏就被雄雞爭鳴驚醒了好夢,反複琢磨夢境,毫無倦意,收拾停當後,便出門上了場子。
老大好奇地問:
“媽,您咋起得這麼早?”
“反正睡不著。”雙杏見來得最早的仍是老大,欣慰地回道。
母子倆也不白等,溜著場子,活動筋骨。不一會兒,該習武的幾個大孩子都先後入場。
老大開始教練。從站樁到拳腳,雙杏此時已熟練不少。
孩子們見母親今日來得早,精神又好,挺新奇,好開心。自打父親走後,很少見到母親如此精神。於是人人生龍活虎,個個刻苦認真,演武場分外活躍,熱氣騰騰。
早飯後,放牧的去放牲口,幹活的去下地,隻剩下花兒和老七老八老九老十老十一在家。花兒一邊收拾碗筷,一邊對喂奶的雙杏說:
“媽,我咋看您今天格外高興!爹又沒回來。”
“就要回來啦!”雙杏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之情,毫不掩飾地一吐為快。
“真的!您咋知道?”花兒似信非信地追問。
“天亮前媽做了個好夢!”雙杏喜滋滋地道。
“夢,從夢中咋個知道?”花兒越發感到稀奇,懷疑母親想念父親太久太甚,有些癡迷,又不好明說。
雙杏有滋有味地回憶夢境:
“夢裏真真的。好大好大的草場,綠茵茵的,就像有錢人家鋪的大地毯,看得叫人眼迷心醉。一灣溪水清得能看到裏麵的魚兒在遊。媽和你去割韭菜,韭菜翠綠翠綠的,叫人舍不得割。正說要割哩,被雞叫驚醒了。”
雙杏說罷夢境,像吃了最愛吃的糯米粽子一樣,不停地回味著,甜甜地說:
“傻丫頭,媽小時節常聽老年人說,夢到清水、綠色是好夢,說不準哪一天就見到親人。你爹該回來了,過大年不回有說詞,這開春能不回嗎?”說到此,雙杏的眼裏充滿了晶瑩欲滴的淚花。
花兒見母親動情地又要流淚,不敢攀談下去,說了聲:“媽,我兌麵去,爹愛吃暄暄的大饅頭。”便快步走了。
雙杏鎮靜了下自己,那由夢生發的喜悅之情仍很衝動,便快快地剪了隻鴛鴦小風箏,紮了架子,打了漿糊,糊好了風箏,背上老十一,帶著七、八、九、十,懷著滿腔的熱望,走出大前門。
眼見得鳥雀活躍,燕子回旋,大雁歸來,那份企盼丈夫回歸的喜悅之情就更濃更烈,她情不自禁地自編自唱起來:
鴛鴦鳧水相顧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