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去一來,近萬裏,值得當故事講給大家的也就這幾樁。若有遺漏,請乜兄弟、虞兄弟彌補。”
“張哥講得頭頭是道,好聽的也就這些。”乜開懷無所補充。
“也就這些。”虞發奮連連點頭讚同。
“那就這樣,千裏保鏢,千裏接眷的故事到此結束。明晚且聽張某把《楊家將》細細分解。”張梅生向上拱手道。
在場聽故事的個個頻頻咂舌,歎服不止。
老大佩服得五體投地,眼睛炯炯有神,恨不得馬上去求繼祖師父傳技授藝。
大家心滿意足地各自回屋休息不提。
延孝先接納了馬興貴一家之後,又迎來了難得的師徒重聚。從此,一棵樹不再是獨家獨戶的世外桃源了。
五、雙喜臨門
繼祖師父休整三天後,已覺體力恢複,精神大增。眼見得孝先家負擔太重,僅一日三餐,猛增八口,已忙得花兒、佳納沒工夫料理婚事。再說,孝先兩個兒子要娶媳婦,新蓋的屋子叫客人占了,決非長久之計。更何況投奔孝先而來,不是做客,而是要獨門獨戶過日子。現今都是有家小的,趁著天熱,得有個長遠打算,不好拖累孝先一家太久。繼祖師父這麼一思量,便讓虞發奮叫來了張梅生和乜開懷,說出了自個兒的想法,眾人一拍即合。
繼祖師父好高興,又讓乜開懷叫來了孝先,說明原委。
孝先呢,是個實在人,講究務實,也不客套,便說:“既是這樣,那就得趕快動手,一天也不能耽擱,趁天熱把荒開了,把房蓋了,還能把冬麥也壓了。我這莊子東北麵有幾百畝荒地,足夠你四家用的了。我看房子就蓋在樹牆的東北側。牛、馬、車隻管用,籽種盡管使。”
繼祖師父聽了點點頭,說:
“孝先替俺等想得真周到,俺看中。你三個咋說?”
乜開懷三個異口同聲說:“好啊!”
繼祖師父又說:
“那得拚命幹,趕金秋時節,把房蓋起來,把地翻兩遍,把冬麥壓下去,把屋子早點騰出來,別誤了孩兒們結婚。另外,孝先雖說牛、馬盡管用,但也得調理順當了,不要擠在一起鬧衝突,孝先家用牛,咱就蓋房;他不用牛,咱就開荒翻地。用人家牲口要愛惜,喂飽飲好,且不可光用不管,好借好還,再借不難。且不可因為兄弟朋友關係,馬馬虎虎,兩好擱一好,好個長遠才算好。”
孝先不好意思地說:
“師父,看您說的,那不見外了。”
張梅生說:
“師父說得對,四家子打擾一家子,再不檢點些,好事也得弄壞。咱就照師父說的辦。”
即日起,繼祖師父幾個套牛去開荒,三個年輕媳婦扛上鐵鍁去鏟房基地。繼祖師父的老伴因為有身孕,便下廚房,並幫雙杏料理花兒佳納的結婚用品。因為她繡的一手好花兒,處處都能插上手,樂得雙杏喜不自禁,樂得花兒、佳納多了一位傳藝的師傅。
繼祖師父不願過多拖累孝先一家,雖五十開外,為了發家過日子,老當益壯,非常好強,忙了開荒忙蓋房。孝先撂下手中的活計來給師父幫忙,幾次都被推搡了回去。黃毛幾個中年漢子見師父如此吃苦耐勞,豈敢落後。
時令不饒人啊!幸好都成了家,有了新氣象、新盼頭,在房基地忙活時,媳婦都能卷袖子插手幫忙。男人脫土塊,女人滾泥蛋,搬土塊,摞土塊,忙在一起,樂在一起,省去了許多寂寞。汗水流在一起,心也想在一起,反倒親密了許多。
一天上午,雙杏背著老十三轉悠到蓋房工地,見黃毛等累得汗流浹背,媳婦們都忙忙碌碌地幹活,便笑嗬嗬地惹笑說:“虞兄弟,人說:‘娶媳婦蓋房,花錢的魔王。’我看是忙得夠嗆,咋樣,累不累?”
虞發奮抹了把汗,手上的泥塗了一額頭,說:“咋個不累!腰都快累斷了,主要是節氣不饒人,趕得太緊,又是開荒,又是蓋房,兩頭忙。不過哩,忙點有好處,正如大漢哥說的‘忙能忙出本事,閑能閑出是非’。累得爬上炕,倒頭就睡,一覺睡個大天亮,死豬一樣。”
“那可把炕頭上開荒的好事也給耽擱了。你不是一天都不拉嗎?”雙杏戲謔道。
“嘿!還哪有閑勁兒幹那事。莫說開荒,連沙地(犁過的地)也犁不動了。唉,嫂子,大漢哥剛搬到這裏,一個人又是開荒地,又是打井蓋房,又是弄娃管牲口,那陣子比我們現在難得多,忙得很,他咋就啥都沒耽擱,弄得你年年大肚子,生了那一群,還創下偌大家業!”黃毛自愧不如地感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