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千裏省親(1)(2 / 3)

雙杏微笑著說:“和你當年一模一樣。”

孝先笑著說:“相貌一樣,就是過於憨厚了。外麵跑,風險大。聽的故事不少了,遇事多長個心眼,多動動腦子。”

老大點頭,應道:

“對,孩兒記住了。”

雙杏說:“你也不是少言寡語嗎?人家一說,憨憨一笑,看起來密的哩,吹起來利的哩。老大這才頭一趟,跑上幾趟看看,說不準還賽過老子哩。”

孝先發現老四幾個穿得單薄了點,說:

“你們幾個多穿一件,看你大哥多厚實。飽帶幹糧,暖帶衣裳。遇上刮風下雨,頂上沒村沒店,看你咋過夜?”

老四幾個慌慌忙忙去加了衣裳。

老四腰插三截鐵尺,老五腰別三節棍,老六的繩鏢當腰帶,老七肩頭斜掛一盤纖指繩,水囊幹糧袋一應披掛停當。佳納見了,將手中提的水囊幹糧袋也給老大背掛起來。

孝先將一捆熟好的山羊皮打開,共是六小捆。他說:“咱進關內也得體麵些,我把瑣裏鈴鐺的剪了,一人一捆背著,逢雨可避雨,外宿好鋪地。”

雙杏喜滋滋瞅著丈夫,由衷地讚歎:“總是你想得周到!”

老大背了兩捆,說:

“媽,您的我背上。”

孝先見行人都已披掛停當,朗聲說:

“出門人要牢記自己去幹啥?打柴的不能跟上放羊的混;遇事能忍則忍,能讓則讓,千萬不可爭強好勝,學了點功夫,就不知天高地厚。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忍為上,和為貴,不到萬不得已,不得出手;出門三分小,問路不能白搭話,三句好話暖人心,要客客氣氣的;住店、下館子、喝水、渡河要當心。去的時節容易,你媽隻帶一個吃奶的娃娃;回來就不簡單了,多了幾個沒出過門的丫頭,說不定還有小腳哩。你弟兄五個,要把你媽護好,這是頭等緊要的,凡事要想想大局,不可因小失大,記住了嗎?”

“記住了!”老大幾個高聲應答。

老十抱來了冬梅,孝先接在懷裏,親了下,輕輕放在雙杏的背兜裏。

雙杏叫了聲:“兒郎們,走吧!”便跨出了明屋,走了幾步,回頭深情地望望一住二十三年的老房子,看看滿院發青吐綠的桃、李、杏樹,由丈夫陪著走出院門。

佳納跑步扛來了老大的棍。一家大小擁出院門送行。

繼祖師父一家,張梅生、乜開懷、虞發奮一家都領著抱著孩子蜂擁而至。

乜開懷氣喘籲籲地搶到孝先麵前,說:

“孝先哥,我對你肚子脹(生氣),隻聽說嫂子回娘家,啥時節動身也不吭上一聲,要不是黃毛兄弟媳婦說,兄弟就叫你賣了羊頭(逛過去)。”

孝先忙賠不是,說:“你嫂子不願張揚,怕打攪大家。”

乜開懷搶先一步,擋住雙杏去路,說:

“嫂子當年跟孝先哥走西口,急死慌忙的,那是情勢所迫;如今老大不小的了,領了一幫兒郎回娘家,看把你興得鞋跟子甩到半梁花,急啥嘛?哎喲!你們都攆到前邊看,嫂子渾身上下裹了個新,還沒塗脂抹粉,已成了俊蛋蛋,哪像個三十好幾的人,咋像二十幾歲的花媳婦。”

擁在後麵的張梅生等一窩蜂旋到了前麵。張梅生口中“嘖嘖”不絕:

“嫂子風韻不減當年,花朵一般。若用脂粉打扮一番,保準翠活(俊俏)得如天仙下凡。”

乜開懷衝孝先說:

“孝先哥,我都替你擔心,嫂子本可以再為你生上十個八個俊男俏女,若叫強人拿了去,做了押寨夫人,生出好多賊娃子,那可就慘了!”

雙杏掄臂直煽,乜開懷直躲。

雙杏似笑非笑地說:

“豬嘴裏永遠吐不出象牙來,看你說得懸(險)的,我的五個兒郎是吃素的!”

“就是,叔叔,盡管放心!”老大甕聲甕氣地應道。

“有我們五弟兄護著,誰敢動我媽一根毫毛!”老四拍了下胸脯朗聲道。

師娘提了一包煮好的雞蛋交給老四;乜開懷媳婦拿出一個小布包,塞進雙杏懷裏;張梅生媳婦也塞了一個小布包。雙杏連連致謝。

繼祖師父關切地說:

“孝先媳婦,娃娃們雖會些功夫,畢竟初涉江湖。你還是小心點為好。”

孝先對師父小聲說:

“她如今也有些功夫,還練了流星錘、刺蝟飛針,又學了幾招點穴術,隻要不被迷糊過去,防身還可以。”

繼祖師父聽了欣慰地點點頭,說:

“也真難為她了,生養這麼多娃娃,為了回娘家,還有心思學功夫,不易啊!”

孝先說:“拳腳功夫是督促娃娃們習武日見月長的,流星錘等是她專意為回娘家練的。”

繼祖師父拍了拍孝先的肩膀,說:

“你們這對鴛鴦算是天成地就,世上無雙!你是個有心人,她也是個有心人,難得!難得!”

佳納抱著老十六擠到婆婆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