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9章 千裏省親(41)(2 / 3)

“媽,您還賴賬。明明是您親口說的,爹說了,‘生二十不嫌少,生三十不嫌多’嘛。”

雙杏樂了,說:

“你這鬼精靈,啥都不敢叫你知道,到時節就翻箱倒櫃地都抖露出來。說心裏話,媽就是生夠三十個,也舍不得跟你爹‘再會’。你爹是世上最好的男人呀!”說著淚涔涔的,傷感不已。鐵瓦寺道長湊上來殷勤地說:

“施主驚嚇過度,請到東廂房用膳。山門淨地,雖不該殺戮,但這幫賊人死有餘辜。小施主剪除惡賊,實乃本刹一樁幸事。幾年來,穀大膀子糾集一夥地痞流氓,橫行鄉裏,聚賭搶劫,擄掠良家婦女,無惡不做,並強占本寺,作為窩點。本寺地僻人微,敢怒而不敢言。今日總算惡有惡報,一切都好了。一切皆穀大膀子所為,與本寺毫無幹係。望施主見諒,請。”

老七扶母親入東廂房,在板鋪上坐了,隨後眾女眷也陸續進來,喝了茶水,吃了齋飯,老四又將賊人未吃完的肉用桶提來,大家飽餐一頓,喝了肉湯,立時精神了起來。待老大兄弟幾個拖埋屍首畢了,庫爾班才馱著冬梅,諸葛先生尾其後蹣跚而至。見眾女眷安好,其無盡之言語都已在平靜的氣氛之中。誰也不願提及方才那不堪入耳不堪入目狼狽醜陋的一幕。

桂花接過冬梅,法土賣舀來肉湯,伺候冬梅吃喝。古麗和金花上前伺候庫爾班及揮汗如雨的諸葛先生。

雙杏和一行女眷吃飽喝足,斜躺橫臥,各自休息。中毒後長時間的顛簸和蘇醒後極度的驚嚇,使女眷空前疲憊,轉眼昏昏入睡。

老大幾兄弟因救母之前的空前驚恐和爭分奪秒拚命趕路帶來的極度疲勞,也困倦不堪,倒地便睡。諸葛先生吃喝罷了,雙腿癱成了一堆,不挪窩兒就地休息。

一覺醒來,紅日西下。庫爾班說:

“親家,天快黑了,下山不比上山,黑麻古洞的,跟頭絆子吃不消,幹脆住下,明日下山吧。”

雙杏頷首讚同,並問:

“駱駝馬匹呢?”

老大回話:

“馬已拴在樹下了,一匹不少。公主的駱駝也被兩個丫頭收攏了,沒事。”

雙杏想了下,又說:

“老大,女人們膽小,白日又在西廂房受了驚嚇,就在這兒住下。你們男人去西廂房住了吧。”

老大說:

“行,咱五兄弟已睡了一覺,今晚守夜兩人一班,誰也不能離開,誰也不可打瞌睡,再不能誤事!”

諸葛先生說:

“甚好,有備無患,不可不防,攝魂香可不得了呀!”

雙杏嚴峻地說:

“一路上守夜,出了幾次紕漏,都是我心軟,念你等新婚,沒整治,才一誤再誤,以至今日差點全軍覆沒,懸了個懸。今後誰守夜出了差錯,逐出家門,永不相見!聽清了嗎?”

“聽清了!”五子齊聲應答。凡與守夜過失有瓜葛的男女心裏不由翻騰起來,暗自叮囑,切不可再越雷池一步。

瑤池一夜無事。眾人心寬氣順地飽睡一夜,醒來後,精力充沛,氣色也佳。走出寺院,環顧四周湖光山色,清爽無比,眉展眼舒,心境自不同於昨日,宛若換了一個人似的。

諸葛先生興趣盎然,說:

“延夫人,若非遇險,恐怕此生無緣領略這奇妙的人間仙境。”

“媽,吃過早飯後,咱遊玩一會兒再下山,行嗎?”老七央求道。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先生,不知可信否?小淘氣想遊玩,我倒也有這心思。”雙杏也借用了諸葛先生說書時常用的詞語。

諸葛先生頷首說:

“可信,可信。”

早飯後,眾女眷又一番梳妝整理,麵貌煥然一新,全然不見昨日遭難落魄之蹤影,人人精神,個個愉悅,像過節,像觀光,像去逛熱街鬧市一樣,簇擁著雙杏,向瀕水山坡信步遊去。

水邊一巨石兀立,上書“瑤池”兩個大字。眾人不識字,尚不覺有何奇妙,惟諸葛先生眼睛幾閃幾亮,勾起對種種史料文摘的聯翩追憶。老七見諸葛先生魂馳神往,便撼其臂說:“先生,這麼高的山上,有這麼美的去處,必定有些名堂吧?”

諸葛先生捋髯晃首,欣喜非常地說:

“你道是甚麼去處?又一個不虛此行啊!據《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駕八駿西巡,西王母在瑤池設宴相會。穆王贈中原綢絹,王母回贈瑰寶異珍,同遊此山。穆王書:‘西王母之山’,並植樹留念。

王母為穆王踐行,就是設宴送行,動情地即席歌唱:‘祝君長壽,願君再來。’唐朝大詩人李商隱為之吟曰:

瑤池王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裏,穆王何事不重來。”

“哈!這是王母娘娘住過的瑤池?”老七驚喜空前,眾人也因此左右顧盼。

“大概是吧。”諸葛先生翹首瞻望,仰慕無比地說,“唐太宗時,置‘瑤池’都護府。此後(公元706年)設北庭都護府。傳說道祖劉真人曾在瑤池會王母時,遊覽瑤池,目睹眾仙女皆赤身裸體沐浴,竟把持不住,神走意差,險些犯戒,幸被達摩祖師撥救,方安然離靈山返回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