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年輕人被說服了,說:
“那就裝吧。”大家七手八腳裝好了車,一路揚鞭而去。
另一條路線上,運送糧食的車隊、駝隊被冰達阪阻住了。兩千多畏兀兒人接踵而至,除了青壯年男子外,還有女人,有老頭,也有十歲出頭的孩子。一位運糧官感動地對領頭的米吉提說:“大叔,年輕人背五十斤都夠嗆,你咋能一樣呢,冰達阪一百四十多裏哩。”
米吉提說:
“哪裏的話?你們能把糧食從伊犁運到冰達阪,我們就不能運過冰達阪嗎?背也好,抱也好,走也好,爬也好,一定幫你們運到阿克蘇去。官軍為咱百姓平叛,咱百姓不出力、不支援能說得過去嗎?張格爾比從前的和卓還要凶狠幾十倍,不把他滅了,能有我們的好果子吃嗎?走呀!”
米吉提奮勇當先,肩扛懷抱糧袋的人群猶如百裏遊龍,聲勢浩大,氣壯山河,實屬空前!
一支和碩特蒙古人自備馬匹兵器組成的騎兵隊伍,開往阿克蘇,精神抖擻,旗幟獵獵。
另有一支蒙古群眾自發組成的騎兵隊伍從岔路趕來,走上同一條大路,奔向同一個方向。隻聽和碩特部領頭的問:“喂,哪一部分?幾蘇木(一蘇木三百人)?到哪兒去?”
對方響亮地回答:
“喀喇沙爾的土爾扈特,兩蘇木,到阿克蘇去,幫官軍平張格爾去,你們呢?”
被反問的一方也響亮自豪地回答:
“和碩特,兩蘇木,都是自報自願的,去喀什噶爾平叛去!”
“好!我們也是自報自願的。先到元帥府報到,聽從指揮才是對的。”
“好!走呀!”兩支隊伍並駕齊驅,風掣電閃般向阿克蘇前線帥帳馳去。
傍晚,張格爾龐大的宮殿建築工地上,伊不拉和吐爾遜照約定時間見麵,伊不拉神秘地告訴吐爾遜:
“明日夜裏,張格爾要在別墅花園看龜茲歌舞,帶兵不多,是個難得的機會。”
吐爾遜一聽高興地說:
“太好了!咱們事先埋伏在花園四周的房頂上,用箭射。”
“好,那就分別通知吧。”伊不拉說罷,各自隱沒而去。
張格爾帶兩個親隨品字形步入花園,不由得四處張望。
吐爾遜附耳說:
“伊不拉,不對勁吧,張格爾行走離不了王妃美女,今晚咋隻帶了貼身保鏢,東張西望的。”
“我也覺得不對,張格爾我見多了,走相不對,莫非——”伊不位猶豫不決,“難道露了餡?”
吐爾遜緊張地四下張望,並未發現可疑之處。當張格爾在園心地毯上就座時,越看越像張格爾,事不宜遲,機不可失。伊不拉和吐爾遜張弓搭箭,射向張格爾,張格爾應聲而倒,同兩個親隨一起墮入設置的地宮中。一聲梆子響,張格爾的伏兵四出,足有幾百。真正的張格爾樂嗬嗬地一手挽一美人從門外進來,朝四周屋頂大喊:“下來吧,刺客,放下武器,一概免死。吐爾遜、伊不拉,你們也太低估我賽依德·張格爾蘇丹了,我就那麼容易死?我是真主派來的,有真主保佑我。忠於本王的人多得是。司馬義你出來,不怕他們,本王當麵賞賜你個美人。”
司馬義恬不知恥大大咧咧地走了出來。伊不拉見了恨得咬牙切齒,管家拉一略有姿色的女子出場,推給司馬義。
伊不拉一見驚得縮不回舌頭,原來被當作獎品的女子是他可愛又可憐的妹妹。伊不拉氣得兩腿直發抖,怒火攻心,和吐爾遜猛發齊射。司馬義執盾遮攔。不料伏兵竄上房頂,伊不拉見後背受敵,便和吐爾遜揮刀躍下,撲向司馬義,被王府親兵團團圍住,決戰至死。
張格爾看著死屍,獰笑起來,瞅了司馬義一眼,說:“司馬義,你告密是好的,忠於本王,當賞。可你畢竟跟反叛本王的死黨有幹係。饒你不死,已是最大的獎賞。這美人嘛,你不配享用,本王另有安排。管家,把另五名刺客一律活埋。好,現在風平浪靜了,美人們,都出來吧,陪本王吃肉喝酒,看大有名氣的龜茲歌舞。”
道光七年三月三日,清軍主力兩萬餘從阿克蘇拔營,長驅直入,一路南下,於三月二十二日兵臨喀什噶爾城下。各路支援官軍作戰的各族民兵從四麵八方陸續抵達,運糧送草的人群密密麻麻。
清軍此番來頭不小,大有殲滅叛匪於此役盡吞千裏狼煙如虎的威猛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