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怎樣才能做到“大我”的境界呢?
(1)要善於放低自己的姿態。
凡是成功的商人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善於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時時刻刻都能考慮到他人的麵子,尊敬他人。按照馮侖的說法是“民營企業”最大的本事就是求人,“蹲著”是我們經常的姿勢,“下跪”也是非常熟練。對生活的態度決定著一個人所能達到的高度。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會有這樣一些人,隻要有一點小小的成功就會傲氣十足,目中無人。這樣的人即使已經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財富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因為他目空一切,不懂得怎樣尊重別人,他的存在會讓人感到壓力,行為讓人感到羞恥,言論讓人感到渺小,財富讓人感到惡心,最終會失去人心,落得個失敗的下場。
財富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做人的能力。所謂的做人就是做人的姿態,要求對自己及別人非常謙恭。馮侖用自己的生活態度給了人們很多啟示,在自信的同時也要學會尊重他人,也隻有這樣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馮侖的行為也再一次印證了做好一次容易,但是做好一輩子就不容易了,這或許就是他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2)了解自己,壯大自己。
作為一個商人,要隨時牢記把自己做強做大,先提高自己讓自己強大起來,要學會融入社會、集體,不要讓周圍感到任何壓力。經商要先做人,從了解自己開始,要知道你天生擁有什麼樣的悟性,適合向哪方麵發展,再根據後天的喜好進行修正,雕琢出完善的人格。此外,在經商的過程中,商人會遇到各種誘惑,比如權利、金錢、美色,應該怎麼辦呢?要學會自愛,以達到“大我”之境。萬通集團的馮侖一直致力於公益慈善事業,他的事業已經不僅僅屬於他自己,而是屬於整個社會。他做的每一件事情也都是在為社會做貢獻。
(3)排除幹擾,做到忘我。
不僅是企業家,每個人都一樣,要在生活中降低額外的欲望,從而專注於理想的實現,學會克製個人的私欲,貢獻自己的力量。一個人忘我地工作,會收獲更多經驗;一個人忘記個人私欲,就會秉承大德,立於天地之間。忘記自我,其實是沒有忘記,而是全身心投入到生命的體驗中去,做出成績,幹出業績,或者把個人的私欲拋到腦後,勇敢迎接新的一天。
法國著名的雕塑大師羅丹就是一個忘我的人。有一天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去拜訪羅丹。他帶領茨威格參觀自己的近作——一個女性半身像。本來作品已經完成了,但是羅丹突然發現半身像肩膀的線條似乎還有一點問題,於是順手拿起一把刻刀精心雕琢起來,旁若無人地幹了一個多小時,沒和客人說一句話。除了創造他理想中的雕像之外,他把什麼都忘記了,好像天地間隻有工作的。雖然被主人冷落了很長時間,但是茨威格卻並沒有惱怒,而是意識到羅丹之所以成為偉大的雕塑家,就是因為忘我的態度。
很顯然,隻有排除外界的幹擾,達到忘我的境界,才能看清人世的本來麵目,才是洞沏人世的來龍去脈,才能跳出人世的紛擾,才能回歸人的本性。
馮侖說:“人生就像手風琴,要先被生活和環境給你壓縮到零,再從零拉舒展起來才能奏出動聽的旋律。”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要把自己看低點,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時候也要站在“大我”的立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