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茶屋回心(3 / 3)

“你先聽我說。作為未亡人,這亦是合情合理。將軍大人是否有答應此事的雅量,關係到他是否有繼承太閣遺誌的資格。”

“啊?”

“大可不必這般驚訝。老身為太閣大人未亡人,這樣試探將軍大人,並無不妥。”

“那以夫人的判斷,將軍大人是合適的人選嗎?”

高台院一本正經點了點頭:“是。因此,秀賴日後提出的要求,隻要不致引起天下大亂,不違背太閣誌向,將軍大人定會爽快答應。老身乃為了秀賴,方試探將軍。即便你把這些告訴將軍大人,他也隻會一笑了之,不會怪罪。將軍大人明年就要隱退了,江戶的大納言自然會成為下一任將軍。我們必須理解並接受這個事實啊,光悅。”

不知何時,阿蜜已經拭淨了臉上的淚水,在一旁靜靜傾聽二人談話。

光悅對高台院有了新的認識:不愧為女關白,她考量將軍的方式是那般自然合理!若她是個男兒身,現在和家康會是一種怎樣的關係呢?

“光悅。”高台院知道光悅已領會了她的意思,眯著眼道,“聽說江戶產下一位公子?”

“正是,真是大喜。”

“不,老身不認為有何可喜之處。”

“這……小人惶恐。”

“我原曾想,要是大納言沒有子嗣,我會出麵交涉,讓大納言收秀賴為養子。”

“確是正理。”

“我本想,將軍大人明年隱退之後,大納言便理所當然進京麵聖,繼承將軍一職。彼時,天下大名定會齊聚京城,場麵蔚為壯觀。那時我再讓秀賴去二條城拜訪,讓他成為德川嗣子。秀賴將成為第三代將軍,太平盛世的根基也已牢固。可就在這個時候,江戶卻產下公子,我的想法也隨之多餘了。”

光悅不答,並非因為聽到這些話而驚訝,而是在有關將軍繼承人的問題上,一介平民實不便多嘴。

“澱夫人或許也有這種想法,她恐比我更失望。可一切不過是我們一廂情願,因此不能生起不滿,致雙方失和。先生以為呢?”

“正是。”

“太閣大人繼承總見公遺誌開辟的太平,非由豐臣後人鞏固,卻要依賴別人。”

“這……或許如此。”

“因此,秀賴必須退一步,與德川氏齊心合力共創太平。”

“言之有理。”光悅渾身淌著冷汗,結結巴巴道。

“在這個時候,阿蜜懷了孕。我在這時,不能講些外道的客套話,隻要笑對將軍說:秀賴已經長大成人了!將軍大概也隻是紅了臉,毫不放在心上。你告訴片桐兄弟,完全不必把此事放在心上,該怎麼處理便怎麼處理,不必有顧慮。像個女人般顧慮重重,還不如騰出時日去想想天下大事,那才是大阪城大管家應盡的職責。”

光悅為高台院所言折服,忙垂首施禮。他絕非故作姿態,而是從心底裏對高台院的膽識佩服。若非如此,秀吉公當年也不會對她敬重有加。在此之前,光悅也認為,夫人乃是個了不起的女子,是豐臣氏的支柱,但現在他方意識到,將她看成擎天之柱亦不為過。

秀賴若是這個女人親生,今日怎會如此被動?可以說,在關原合戰中使家康獲勝,拯救天下於水火,後又讓家康對秀賴母子寬大處理,不追究任何責任,高台院功不可沒。家康心裏自然亦甚是清楚,故在修建寺院等事情上,對高台院百依百順。

高台院值得得到世人的尊敬,她時時刻刻都在為太平著想。隻是,她到底是個女人,這讓光悅萬分遺憾。但不管怎麼說,現在的上方,再也尋不出一人有高台院這等見識。正因如此,高台院的誠意能否被人明白,卻讓人生疑。就連片桐且元兄弟,雖對高台院懷敬重之情,卻也並不甚清楚高台院的膽識。

“容小人說一句。”光悅語氣中帶著萬分感慨,“如夫人所言,小人亦以為,少君的未來悉掌握在片桐兄弟和澱夫人手中。”

“是啊,秀賴也是我的兒子。太閣大人生前明確立下規矩,落地時去伊勢祈願,都是以我的名義進行。現在說這些,反而可能引起風波,故我隻好噤口不言。但遇到大事,我還是要插嘴!”

“那是自然。”

“嗬嗬,瞧我,完全把本性暴露了。阿蜜,你無須再問我了吧?”

“是。”

“總依賴於人,便永遠不能堅強。老身不久也會被佛祖招去。一切全要靠自己。”

“是!”阿蜜臉上的表情輕鬆了許多,爽快地回答。正在這時,慶順尼走了進來,故意抬高嗓門道:“啟稟夫人,茶屋先生求見。”

定是片桐貞隆怕出事,事先知會了茶屋。

高台院和光悅對視一眼,若無其事對阿蜜道:“阿蜜,慶順尼的話你都聽見了,把茶屋帶到這裏,你會覺得不快嗎?”

阿蜜很是尷尬。她雙肩顫抖,兩手放於膝上,伏身於地,極力控製著自己。

“你要是不想見,我會想辦法不讓你們見麵。你不用顧慮,隻管直言。”

光悅屏住了呼吸。他知清次此次為何前來,但麵於阿蜜,清次會作何反應,光悅完全心中無底。

“請讓他進來。”阿蜜突然鼓足了勇氣,抬起頭。

“了不起!就該這樣!”高台院聲音顫抖,暗暗拭了拭眼角,“若不能下決心忘記不幸,它必會成倍增長。即便今日不見,也終有一日得見。今日見麵才最合適。”

“阿蜜也這樣想。”

“這就對了。這裏有光悅,有我,都向著你。茶屋也好,鬼怪也罷,都無甚好怕的。慶順尼,你告訴茶屋,這裏有阿蜜的朋友在等著他。”

“遵命。”慶順尼不由得笑出聲來,但她馬上發覺自己的失禮,掩嘴下去了。

室內鴉雀無聲,大家都揣測著清次會說些什麼。

幾日不見,茶屋清次更顯清秀高大。他似已考慮得非常周到,笑著對眾人點頭致意後,便向高台院請安:“看見夫人依舊康健,小人萬分欣慰。”

“噢,你也愈有氣派了。聽說你去了長崎,這次來是要跟我說說當地的風土人情嗎?”

“是。有件大好事,太閣大人生前和將軍商量之後,定下了九艘朱印船,但之後因為種種原因,九艘船並未取得多大成就,但今日小人受將軍大人接見,大人命小人在未來十年內將朱印船增加到一百八十艘,使海內財富增加二十倍。此乃太閣向海外發展的遺誌,將軍則著手實施。夫人,這是個大好的消息吧?”茶屋清次的表情沒有任何不悅。

“哦?要把朱印船增加到一百八十艘?”高台院半是驚訝半是高興地重複了一遍,她暗自對茶屋清次讚歎不已。

“是。將軍大人說,要在未來十年增加二十倍。當時,小人還提出了更大膽的計劃,說隻要海內沒有戰事,誓將朱印船增加三十倍至四十倍。”

“嗬嗬,不過大話。將軍大人怎麼說?”

“將軍責小人狂妄,但又道,已無戰事了,即便有,也不過是大名內訌,不必擔心,盡管去大海航行,不能輸給英吉利和尼德蘭。”

“英吉利,那是什麼?”

“是歐羅巴一個國家。先前的南蠻人乃是指班國和葡國人,不知將軍聽誰說,南蠻已經沒落,今後必須關注紅毛人。其他事情也就罷了,這些事上,小人怎能輸給將軍大人?”

“哎呀呀,真是不甘落後。你身上多少有些太閣大人的影子。”

“小人不敢。人總得有可取之處。”

“不錯。我若是個男兒,定會讓你造一艘大船,航行到比西方淨土更遠的地方……”

高台院說著,忽覺得不妥,遂馬上住了口。茶屋清次已目光炯炯看向阿蜜,“阿蜜。”

“在。”

“你剛才也聽到了,我必須離開京城一段時日,埋頭於造船一事。”

“真令人羨慕。”

“你已經寬諒我了?”清次的話出乎所有人意料,“日後,日本國百姓付出便有收獲,這是先父和令祖父畢生的追求。通過總見公、太閣大人和將軍大人的努力,這個夢終於實現了。全心全力於事業而無性命之虞,這是千年難遇的事!”

“是啊。”

“所以,我們要報恩。不僅是我,你也要為了豐臣氏,再效力一些時日,報答豐臣氏的恩德。總有一日,我會去接你,多謝你了。”

高台院啪地放下手中的扇子,看看光悅。光悅瞪大眼睛,緊緊盯著阿蜜。阿蜜微微笑笑,點了點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