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年在美國的律師事務所剛開業時,連一台複印機都買不起。移民潮一浪接一浪地湧進美國時,他接了許多移民案子,常常深更半夜被喚到移民局的拘留所領人,還不時地在黑白兩道間周旋。他開著一輛掉了漆的宏達車,在小鎮間奔波,兢兢業業地做職業律師。終於“媳婦熬成了婆”,電話線換成了4條,辦公室擴大了,又雇用了專職秘書和辦案人員,氣派地開起了“奔馳”,處處受到禮遇。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他一念之差將資產投資股票,卻幾乎盡虧。更不巧的是,歲末年初,移民法再次修改,職業移民名額消減,頓時門庭冷落。他想不到從輝煌到倒閉幾乎隻在一夜之間。
這時,他收到了一封信,是一家公司總裁寫來的,信中表示願意將公司30%的股權轉讓給他,並聘他為公司和其他兩家公司的終身法人代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找上門去,總裁是個40開外的波蘭裔中年人。“還記得我嗎?”總裁問。
他搖了搖頭,總裁微微一笑,從碩大的辦公桌的抽屜裏拿出一張皺巴巴的5塊錢彙票,上麵夾的名片印著柏年律師的地址和電話。他實在想不起還有這樣一樁事情。
“10年前,”總裁開口了,“我在移民局排隊辦工卡,排到我時,移民局已經快關門了。當時,我不知道工卡的申請費用漲了5美元,移民局不收個人支票,我又沒有多餘的現金,如果我那天拿不到工卡,雇主就會另雇他人了。這時,是你從身後遞了5美元上來,我要你留下地址,好把錢還給你,你就給了我張名片。”
柏年漸漸回憶起來了,但是仍將信將疑地問:“後來呢?”
“後來我就在這家公司工作,很快我就發明了兩個專利。我到公司上班後的第一天就想把這張彙票寄出,但是一直沒有。我單槍匹馬來到美國闖天下,經曆了許多冷遇和磨難。這5塊錢改變了我對人生的態度,所以,我不能隨隨便便就寄出這張彙票。”
試想一下,如果故事中的柏年不曾用5美元去助人,他怎麼可能會受到總裁那麼大的恩惠呢?盡管他起初不是有意收取回報的,但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這種無意的助人行為,帶來的是受助後的成功。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幫別人就是幫自己”。熱心幫助別人,結果常常是雙方受益。不願給別人提供幫助的人,別人也不願給你提供方便。
兩位釣魚高手一起到魚池垂釣。這兩個人各憑本事,一展身手,隔不了多久,都大有收獲。忽然間,魚池附近來了十多名遊客。看到這兩位高手輕輕鬆鬆就把魚釣上來,不免感到幾分羨慕,於是都到附近買了漁竿想來試試自己的運氣如何。沒想到,這些不善此道的遊客,怎麼釣也毫無成果。
那兩位釣魚高手,個性相當不同。其中一人孤僻而不愛搭理別人,單獨享受獨釣之樂;而另一位高手,卻是個熱心、豪放、愛交朋友的人。愛交朋友的這位釣魚高手,看到遊客釣不到魚,就說;“這樣吧!我來教你們釣魚,如果你們學會了我傳授的訣竅,而釣到一大堆魚時,每10尾就分給我1尾,不滿10尾就不必給我。”雙方一拍即合,很快達成了協議。
教完這一群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同樣也傳授釣魚術,依然要求每釣10尾魚回饋給他1尾。一天下來,這位熱心助人的釣魚高手,把所有時間都用於指導垂釣者了,獲得的竟是滿滿一大簍魚,還認識了一大群新朋友並備受尊崇。
而另一位釣魚高手,卻沒有享受到這種服務人們的樂趣。當大家圍繞著他的同伴學釣魚時,他更顯得孤單寂寞。釣了一整天,收獲也遠沒有同伴多。
另外,醫學研究發現,當我們在寬恕、讚美、感謝或對別人做好事時,體內就會分泌出對身體有益的養分來。也就是說,在我們為別人著想時,那個“善念”就會促使我們的體內產生一些對自己有益的養分。雖然寬恕、讚美、感恩全都是針對別人的,但自己先受益。如此看來,愛自己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愛別人。
換句話說,我們在有必要與他人交往時,要增加一些互助精神,因為幫助別人的同時就是在幫助自己。
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平凡與平庸,是生活的兩種狀態。平凡和平庸的區別在於:平凡。隻是代表一個人的工作和生活狀態;而平庸,卻是指一個人的能力、素質和精神境界。平凡的人能夠把平凡的工作做得偉大,平庸的人卻能使崇高的工作變得卑下。
平凡者以平常心待人,平庸者以小人心處世。我們可以做一個平凡的人,但決不能做一個平庸的人!
雷鋒是我國20世紀60年代初的一個家喻戶曉的模範人物。在他短短的一生中,換過好幾個工作崗位。他始終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專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爭做好事。他把自己的誌願、興趣和愛好同黨的需要完全融合在一起。雷鋒同誌為了集體幸福,已經達到了忘我的境界。一個星期天,他去看病,路過一個工地,為熱烈的勞動場麵所吸引,連自己肚子痛都忘了,就投入到緊張的勞動中去。假日裏,他經常到車站為旅客服務。他還把自己積蓄下來的錢,支援受災的群眾。他在日記中寫道:“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為黨的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切,這才是最幸福的。”雷鋒同誌把他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雷鋒,如今在社會上已經成了做好事的代名詞。毛主席在1963年3月5日寫下了題詞:“向雷鋒同誌學習。”
魏書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教育家,他的人生之路平凡得無波可起。中學畢業後,他去北國插隊,成了一名普通的勞動者。後來他做代課教師、民辦教師、公辦教師,教小學、中學,被評為模範教師。對自己平凡的工作,他是這樣理解的:“人不管被生活的浪濤衝到什麼位置,都不能看做是自己的終點,而應該把這個位置當做向更遠大目標奮進的起點”。
平凡的人,就好比是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毫不起眼,但在發揮著自己的用處,實現著自己的價值。平庸的人,是一顆廢棄的螺絲釘,身處機器運轉之外,無心也無力參與機器的運作。
讓我們來看一位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跡:當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青島嶗山海岸邊觀看“麥莎”台風帶來的海潮時,不料一個巨浪襲來,把岸邊的一個女青年卷入海中。此時,正在岸邊觀潮的、從河南農村來青島做裝修工的魏青剛沒有絲毫猶豫,縱身跳下兩米多高的防浪牆,向落水女青年遊過去。一次、兩次、三次,魏青剛跟巨浪搏鬥了40分鍾,終於把落水者救了上來。而在這次下海救人前,他從未見過海,也從未在海浪中遊過泳,隻在家鄉有過兩次勇救落水者的經曆。
穿著被海水浸透的衣服,拖著極度疲憊的身軀,魏青剛緩步走回了工棚。3天後,人們才知道了英雄魏青剛的名字。魏青剛的義舉很英勇,但他的言辭卻極樸素:“小的時候,父親就對我說,能幫助人家就盡量幫。你有困難,別人可以幫你,人家有困難你不幫助別人,你的善心在哪裏?我總是想人家的命是命,自己的命也是命,比方自己犧牲了,換取了人家的生命也是一樣的。”一個平凡的身軀,帶給人們的卻是偉大的壯舉!
一個小學教師看似平凡卻感動人心。她叫劉銀秀,是某小學的一位高級數學教師,年齡51歲,從1978年開始執教,如今已有30餘年。2006年12月26日,因膽結石病複發,在病痛難忍的情況下,她被迫送去院做手術。其實,她的病已經有好幾年的病史了。幾年來,她飽受病痛的折磨,但一直舍不得去醫院根治,她怕因自己去治病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所以幾年來對自己的病一拖再拖,直到病倒為止。做完手術後,她本可以在家裏安心把病養好再說,但躺在病床上的她仍時刻惦記著——期末臨近了,學生的學習怎麼樣了?臥在病床上的她為了時刻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情況,讓家人把學生的作業和考試卷子拿回家裏,不顧體弱和傷口的劇痛,躺在床上認真仔細地檢查批改學生作業和試卷,在有錯的地方詳細做了批注,每晚都批改到深夜才能休息,第二天再叫家人把批改的作業和試卷讓學生帶回學校發給同學。
這看似平凡的舉動,卻折射出人民教師不平凡的精神,那就是恪盡職守,無私奉獻,育才育人,無怨無悔。
使一個人平庸的原因是他的心態,這就像在一場田徑比賽中,沒有人認為最後一名是平庸的,因為他在拚搏,他的血沸騰著,他的目光是灼熱的,我們幾乎很少看到比賽中的最後一名滿臉羞愧,他以同樣的尊嚴與熱情堅持到最後。而一個連上場跑一跑的勇氣都沒有的人,一個以消極心態麵對平凡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平庸者,他的悲哀是永遠成為這個世界的看客,而自己一無所有。
左拉是一位資產階級改良主義作家。他說過:“沒有平凡的經曆,就不能產生偉大的業績。”的確,左拉的經曆是平凡的。他幼年喪父,生活貧困。由於他醉心於寫作,缺乏經濟來源,有時連生計也成了問題。為了堅持寫作,他把禦寒的衣服送進了當鋪,隻能用被子裹著身子禦寒。缺錢買食品,就拿捕雀器在屋頂上捕麻雀,烤鳥肉充饑。他頑強地探索自然主義的創作方法,為了實踐自然主義理論,從1871年到1893年,他創作了由20部長篇小說組成的《盧貢·馬卡爾家族》,轟動了當時的文壇。
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終生都奔跑在從現實通往夢想的路上,他們可能皓首窮經終未得誌,但奔跑過程的本身就是一種偉大。生命的魅力就就在於在奔跑之中,享受生命,享受平凡。
時傳祥是北京市一位普通的淘糞工人。淘糞這個工作又髒又累又臭,不少人都不願意幹,而時傳祥在淘糞的崗位上一幹就是數十年,而且幹得很起勁。因為他知道,這活雖然髒點、累點,但是有意義。他說:“寧願一個髒,換來萬人淨。”
時傳祥因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多次接見。1959年,在全國“群英會”上,國家主席劉少奇同誌親切地接見了時傳祥,並親切地對時傳祥說:“你當清潔工人是人民的勤務員,我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務員。這隻是革命的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著名作家魏巍寫過一篇散文,叫《誰是最可愛的人》,文章中描寫了一次壯烈的鬆骨峰戰鬥。在那些帶火撲向敵人的烈士中,有一位名叫李玉安。然而,這位“烈士”並沒有死。他被人救起之後,回到家鄉黑龍江,當了一名普通的糧庫工人。幾十年來,他一直勤勤懇懇地工作著,絲毫沒有向任何人誇耀過自己的過去。直到1990年,當人們知道他就是當年朝鮮戰場上的英雄時,許多人都大為不解,為他沒能得到應有的待遇而感到遺憾。然而,李玉安舍棄了自己本可得到的各種優厚待遇,選擇了做一個平凡而普通的工人,默默地奉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這平凡的生命同樣閃爍著耀眼的光輝。
平凡是生命的常態。牛頓畢竟是幾個世紀才有一個。平凡並不可恥,但人不能平庸。機遇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看你是否去尋找機遇,在平凡的事情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一切不平凡的業績都出於平凡,把每件平凡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不平凡。對待工作,一是不要輕視平凡;二是不要把平凡工作做成平庸。不要滿足於“尚可”的工作表現,要做最好的,你才能成為不可或缺的人。
平凡並不可恥,但平庸卻讓人鄙視。重視平凡,認真工作,就能在平凡中成就自己。一個人可以無過人之才,可以無驚世之舉,但絕不可以不知為什麼而活,不可以沒有目標和責任感,更不可以渾渾噩噩,無所事事,無所用心。平凡不是錯誤,盡管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但那不是選擇平庸的理由,也不是你沒有成績的借口。平庸的理由可以有千萬條,但傑出的原因則隻需要一點,那就是即使平凡也不能甘於平庸。
不經徹骨寒,哪來撲鼻香
梅花綻放在十冬臘月的嚴寒中,但依舊朵朵怒放,把香氣帶給世人。如果用梅花比喻人,那就是人要不怕困難,不怕失敗,經過千錘百煉才能成才。巴爾紮克說過:“苦難,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萬丈深淵。”
提起華語歌王周傑倫,也許會有很多人說,他非常幸運。其實,周傑倫並非幸運兒,他的成功完全是自己拚搏而來的。
周傑倫3歲的時候就表現出出眾的音樂天賦,媽媽拿出積蓄為他買了鋼琴,然後又教他彈得一手好鋼琴。這使他在台北讀高中時,就成為學校的“知名人物”。
但他高中畢業後卻到一家餐館當了服務生。服務生不好做,稍不留神就會遭到老板的訓斥。有一次,他托著菜盤邊走邊聽歌,一不小心與一位女服務員撞個滿懷。女服務員的手被燙出水泡。餐廳經理趕過來狠狠地教訓了他一頓,又罰了他半個月的薪水。
他把所有的工資都用來買音樂資料,幾乎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在音樂上,每天都孜孜不倦地學習。不久,餐廳配備了鋼琴,但是換了幾位鋼琴師都不滿意。周傑倫在一個沒人的機會忍不住上去彈了一曲,不想,他的彈奏非常合老板口味。於是,這個18歲的男孩在人們驚異的目光中當上了鋼琴師。
可這隻是邁上了一個小小的台階。1997年9月,表妹為他介紹了一個伴奏的機會,但他卻演砸了,舞台下噓聲四起。周傑倫難受極了,可他並不灰心。
不久,他去伴奏的這家阿爾發音樂公司請他去專職寫歌。他很高興,辭了職就去上任。可安排他的職務卻是“音樂製作助理”。這是一個除了寫歌,什麼雜事都得做的工作,包括給同事買盒飯。他想至少這裏有音樂的環境,於是勤快地幹好所有的事。一次,因為人數增加,他買盒飯從中午12點一直買到下午3點,連水都沒顧得上喝,他卻毫無怨言。
終於有一天,老板給他配備了辦公室,讓他專職寫歌。他有了可以放飛夢想的平台,創作欲望噴薄而出,他創作了大量的歌曲。然而,當他把這些歌曲拿給老板的時候,老板卻失望地搖頭。老板感到,他的音樂天賦很好,可樂曲總是怪怪的,不討人喜歡。周傑倫創作了這麼多的歌,可老板一首也沒看中,他感到屈辱,於是想放棄。可他也明白,如果放棄,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音樂之路。
他終於沒有放棄。屈辱反而激發了他的一股勁頭,一連7天每天都創作一首歌。老板每天早晨8點上班時,準能見到他的作品。老板雖然覺得他的作品還不成熟,但還是被他感動了。
1998年,公司把他的歌曲《眼淚知道》推薦給劉德華,遭到拒絕。又把他專門為張惠妹精心創作的《雙截棍》推薦給張惠妹,遭到了更加幹脆的拒絕。
麵對一次次的失敗,周傑倫開始迷茫了,他開始懷疑自己。就在這個時候,老板對他說:“別忘了,你對音樂有獨特的理解力。”在迷茫的時候,這一句肯定的話語,勝過千金獎重。在他到這家公司兩年多而毫無成績的時候,老板把他叫到辦公室,對他說:“我給你10天時間,如果你能寫出50首歌,我就從中挑出10首,為你出唱片專輯。”
周傑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個毫無成績的人怎會享受如此殊榮?他熱血沸騰了,買來一大箱方便麵,鑽進創作室,任由激情噴發,一首接一首地創作,疲憊不堪時,打個盹兒,醒來繼續創作。連軸轉了10天,52首歌曲創作出來了。
老板很佩服他,也兌現了諾言。他的第一張專輯製作出來了。剛一上市就一鳴驚人,被歌迷搶購一空,並得了3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