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一個井字,眼前往往就會浮現出遙遠的鄉村,浮現古老的轆轤的旋轉,勒緊和放鬆的井繩,木製或鐵製的桶在井下的上升和下降,還有在井邊忙碌的女人。轆轤、庭院、女人和井,似乎是鄉村生活畫麵的一個縮影,也是一個永遠都無法揭開的鄉村的謎底。
現代鄉村的井已經沒有了轆轤、井繩和桶,憑借一種半機械半手工的抽壓,就可以讓井水浮出水麵。但這依然改變不了幽居在井底的水森涼的氣息,抹不去鄉間女人對井水的親吻和膜拜。說到底,無論是井,還是鄉間女人的命運,都是被水的氣息所籠罩。
水,生命之源,又滋養著生命。俗話說,“井水不犯河水”,其實井水與河水並非斷裂,井水就是河水的延伸,一口井就是一條隱蔽的河流。井水與河水的不同,井水更安靜更幽深,內心的洶湧更壯闊。而正是一口井,讓深井下的水探出頭來。
河水不斷,井水不枯。在暴雨季節,河水往往露出一副可怕猙獰的麵目,而一口井似乎具有賢良女子的性情,它總是為女人守護著一個家庭的秘密,讓一個家庭總有一種穩固的依靠和支撐——女人精打細算,井水源遠流長。
井的深處,到底是怎樣一個世界?是神聖的宮殿,還是可怕的陷阱?關於井的疑問,總是在孩子的心中縈繞。而大人總叮囑孩子離井遠一點:井,滋養人的生命,但也有可能要了人的命。而孩子就是在大人不斷的叮囑中,在井邊窺視大人日複一日地忙碌中,在發現井邊庭院的蔬菜和樹木的成長中,漸漸體會井的深不可測,敬畏井水的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