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2.遍地金黃(1 / 2)

金秋,鄉村的清晨有一些寒意,這淡淡的寒意來自季節深處。村莊充滿了寧靜,但很快就被來來往往走動的人的腳步聲、說話聲、鳥聲打破。嫋嫋升起的吹煙,似乎正驅趕著仍滯留在屋頂的睡意——村莊的早晨永遠是最早的,我每次回鄉下,總會享受到最早的早晨。走到院子前那片樹林的盡頭,一眼望去,陽光已經點燃了金秋的火焰,遍地金黃的田野一覽無遺。八月中秋過後,天持續放晴,天空的雲片澄明潔淨,悠閑地遊蕩,空氣像水洗過的一樣清亮、芬芳,幾隻鳥在半空飛翔,樹葉開始在秋風中落下,卻飄散著淡淡的幽香……

院子裏,也是一地金黃。大哥一早起來,他把偌大的水泥地院子打掃幹淨,太陽一出來,他又把昨天傍晚收攏覆蓋的稻穀攤曬開來。如今鄉村很少有專門隻管種田的人,都會幹點別的賺錢的營生,但隻要季節到了,什麼事都得讓路,人們都會放下一切,全力傾注到稻子或農業上來——鄉村是新鮮的,也永遠是古老的,就像土地本身一樣古老。大哥平時跑車,這幾天他把車停在院門口,一心一意收割稻子。其實大哥完全可以花點錢請幾個勞力幫自己收割就行了,既不耽誤跑車,還可以省自己一份辛苦。但大哥沒有,村裏所有人也都沒有那樣做,這是為什麼?隻能說是因為感情——對土地的尊重與熱愛。不過在收割時大家相互要幫幫忙。不管是人家來幫自己的忙,還是自己去幫人家忙,其中有幾個人總喜歡來來回回吆喝,嗓門特大。人們都習慣了,覺得這是完全應該的。

季節不會變,稻子成長與成熟的過程也不會變,收割卻比從前似乎容易多了,除了一些不方便的田塊,一整田的稻隻需收割機呼啦啦轉一圈就收割好了。人們並不拒絕機械,但一些農事的手工操作還是省略不了。收割機將稻草齊刷刷地分排在田壟,待陽光將草曬軟了,女人們就去田裏紮草,與從前一樣,手工紮。紮好的草像一個個孩子,站在有些空曠的田裏,頓時加深了田野的秋意,也極易讓人回想起過去的時光,恍惚進入夢幻的世界。但金黃仍然是這個季節最耀眼的色彩。我穿行在那些已經收割和正待收割的田塊中間,腳下的秋草成為這個金黃季節最好的襯托,也給了我溫馨柔軟的感覺。那些還沒收割的稻子高高的,簇擁在我的腰際,我忍不住伸手撫摸著它們。稻穗沉甸甸的,隨風搖曳著阿娜的身姿。我發現它們每一株都很相似,就如同每一塊泥土都相似,隻是泥土是黑色的,而稻穗是金黃的。但恍惚那麼一瞬間,金黃的稻穗與黑色的泥土,突然在我眼前幻化為一種顏色。

村莊裏,隨處都能看到攤曬的金黃的稻穀。沒有什麼機子能把稻穀一眨眼就能曬好,曬稻還是得在太陽光下曬。中午,我看見村裏一個人用土車將剛收了的稻穀推回來,一包包地往樓上的水泥平台上扛。這個男人曾輕微中了點風,手腳不太利索,不過將稻穀扛上平台不成問題。但我還是走過去,從背後幫他一把。他沒顧得上回頭看,我望著他將稻穀扛上了平台,而後走到那棵樹陰下。這裏平時最熱鬧,現在忙時安靜一些。我剛坐下,村裏另一個漢子也跟著過來了,這人身體壯實,別人就是嫌他話多,一開口就東南西北古往今來說一大通,見到我這個閑人,他的話果然格外多起來,他嘲笑村裏那些人隻知道手忙,把嘴閑著幹什麼?我不嫌,聽他講一個他親曆的久遠故事,後來我不好意思,提醒他應該忙活了,他才猛然醒悟,說老婆沒喊他,是稻穀在喊他,他要回院子翻曬一回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