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下之辱
秦朝末年,韓信出生在江蘇省淮陰縣西南的一個平民家庭,家境十分貧寒。可是與一般的平民老百姓相比,少年韓信卻顯得有一點奇怪,他既不耕田務農,也沒有什麼其他的經商謀生之道,性格還非常放縱,從來不拘禮節,已經是堂堂七尺男兒還要靠別人的救濟才能勉強糊口度日,因此,許多人都不喜歡他。
韓信對這一切都並不以為然,言行依舊十分狂妄。他母親死的時候,他雖然窮得沒有一分錢來辦喪事,但是在尋找墓地的時候,卻一定要找又高大又寬敞的墓地,說那墓地的四周一定要可以安頓得下一萬戶人才可以。
韓信因為沒飯吃,所以常常在別人家吃閑飯。有一段時期,他在下鄉南昌亭的亭長家裏一連吃了好幾個月的閑飯,這可把亭長的妻子給吃急了,心想:“你怎麼還來呀?難道真想要我們白白養著你嗎?你要是我兒子也罷了,可你又不是我兒子!”於是,亭長妻子一大早就把飯燒好了,還立馬就把它全吃完了。等到吃飯的時候韓信去了,可壓根就沒有飯。韓信一看,就明白是啥意思了,一氣之下就說自己要與亭長絕交,還轉身就走了。
沒有閑飯可吃的韓信每天隻能到河溝裏去釣釣魚,眼巴巴地望著池水,希望能有條大魚上鉤,好讓自己美美地喝上一碗魚湯,可是他的垂釣之術並不高明,連著幾天都無魚上鉤,隻餓得饑腸轆轆、眼冒金星。在韓信釣魚的小河邊上,有許多老婦人在衝洗絲絮,其中一位見韓信餓得實在可憐,就給他飯吃,韓信倒也並不客氣,一連吃了幾十天,最後,韓信對這位老大娘說:“日後我一定會重重地報答您。”老婦人聽了,並不以為然,還有些生氣,跟韓信說:“看看你,連自己都養活不了呢!我就是看著你可憐才給你飯吃,你以為是為了圖你以後報答我呀!”
雖然窮困潦倒,韓信每天還是什麼也不做,經常挎著一把劍,在街上閑逛。此時的韓信並不討人喜歡,而且大家都瞧不起他,還常常羞辱他。
有一天,淮陰市麵上一個地痞無賴跑來羞辱韓信,說:“韓信,你過來,你這個家夥,個子是長得蠻高的,平時還帶把劍走來走去的,我看啊,你就是一個膽小鬼!”他這麼一說,呼啦一下子就圍上來一大群人看熱鬧。這個家夥氣就更盛了,說:“韓信你不是有劍嗎?你不是不怕死嗎?
你要是不怕死,你就拿你的劍來刺我啊!你敢給我一劍嗎?不敢吧?那你就從我兩腿之間爬過去吧。”
大家聽了這話都很驚訝,有的在交頭接耳,有的瞪大眼睛等著看一場好戲上演。隻見韓信手握著劍把,盯著他看了很久。周圍一片安靜,等待戰鬥爆發。令大家沒有想到的是,韓信竟然慢慢地彎下腰去,從這個無賴的褲襠下爬了過去。周圍傳來巨大的哄笑之聲,人們一邊指指點點,一邊議論。韓信站起身來,分開人群,頭也不回地大步走去,不顧人們在他身後的議論。從此,大家都認為韓信是個沒出息的軟骨頭,再也沒有人理他,而韓信依然是行為狂放,並不把這些放在心上。
胯下之辱對一個男人來說那可是奇恥大辱,大家都知道一句話:“士可殺而不可辱。”韓信為什麼接受這樣一個奇恥大辱呢?他還是不是一個士?他究竟是英雄還是懦夫呢?其實我們不要認為彎下膝蓋就是懦弱,這要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心膽俱裂,膽戰心驚,丟掉了靈魂,“撲通”一聲跪下來,這是懦夫;還有一種是先彎一下,然後往上一蹦———因為人隻有蹲下來以後才能跳得高———如果是為了將來跳得高些才蹲下來一下,這是英雄。而韓信就是英雄,就懂得有屈才有伸的道理。
時勢造英雄
韓信最終成為一個英雄是遇到了一個時勢,這就是“時勢造英雄”。
他一直在等待一個時機,最終也遇到了一個伯樂,這就是蕭何。韓信的榮辱成敗寫就了那一段最輝煌的曆史篇章。
秦朝末年,苛捐徭役十分繁重,民不聊生,終於在大澤鄉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之後各地的農民起義也紛紛爆發。其中,項梁領導的一支起義隊伍也渡過淮河北上,路過韓信的家鄉。韓信帶著寶劍投奔了項梁的軍隊,在軍隊中韓信一直默默無聞。後來,項梁戰敗身亡,韓信歸屬了項羽。在項羽的軍中,韓信終於被提拔了,作了郎中。韓信以為自己這回終於可以大展宏圖了,多次給項羽獻計獻策,但是項羽從來沒有采納過。韓信非常沮喪,每天都鬱鬱寡歡。
劉邦入蜀後,韓信離開了項羽投奔了漢軍,當了一名管理倉庫的小官,但是依然沒有被人所知。後來韓信受別人案件牽連,要被斬首,同案的十三人都已被處斬,馬上就要輪到韓信了,韓信舉目仰視,看到了滕公夏侯嬰,說:“主公難道不想奪取天下嗎?那為什麼要斬壯士!”夏侯嬰覺得此人話語不同凡響,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談起來,還十分欣賞他,於是進言漢王。漢王並沒有發現韓信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就隻是封了他一個管理糧餉的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