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盤點三十年前
徐蘭英覺得女兒是村領導決定出資供出的大學生,縣長托人保送上的大學,畢業本該在本村做一名獸醫,留在縣畜牧局覺著對村上有些虧欠。所以提出來她家顧用的獸醫為全村服務。工資還由她開,另外她再給多加一些工資。
徐蘭英剛說完,賈正文村長接過話說道:“蘭英姐,你在村上掛個副職吧!做副村長,生產上的事你比我懂的多,幫助鄉親們致富也名正言順。”
徐蘭英急忙擺手示意地說:“不行,不行,在咱這老百姓愛說閑話,以前我聽到說過,”騾子駕轅馬拉套,老娘們當家瞎胡鬧。我是聽不了閑話的人,可千萬別提讓老娘們給大夥當家,能做好的事也得弄的亂七八糟。
再者說,我們家離了我也不行。你大哥你們知道,就知道三樣事兒,吃飯、勞動、睡覺。別的做夢都夢不著。離開一天,他也支不開套。
另外我每天也是提心吊膽的,怕有朝一日再來工作組,像對待我爹那樣,弄到人群前麵去說說事兒,非火死我不可。
劉陽把媽按坐在凳子上說:“媽,你看你都說的啥呀!平時讓你看電視,你總是說沒工夫,又不學習,不看報紙。腦袋裏裝的還是二十年前的事兒,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中去的指導方針,黨中央都說多少年了!到現在媽的腦子裏還裝著那些早都過期了的東西,活的多累呀!
媽媽你看李雲山大伯,比你歲數大十多歲,人家經常學習,看報紙,看新聞,跟上時代了,咋跟你說,你也不聽,才四十六歲,比人家五十六人還落後,看麵相年輕,說話還是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咱可千萬不要把心放在那方麵上,永遠都不會再出現那樣動蕩國情了……
早上的太陽,斜著從東廂房頂,把它的光線弄到涼亭外邊來,亭子裏人已經湊到十幾個,雖說是初秋,有陽光照過來還是顯得有些幹熱。劉陽差媽媽徐蘭英,去上房客廳取些冰點,冰櫃裏是昨天劉暢在縣城冷飲廠剛取回各類冷食。今天的招待是早有準備。
劉忠家客人聊天地熱情,幾盤冰點沒降下多少溫度,今天來者裏單文華是一言不發,李雲山的幾次講演未見他裁下一句。可見單文華對李雲山的約束是有選擇的。一是地點不對,二是周圍人群不對,最主要的是大家一跑題時候,李雲山要插嘴把大家思路拽回來,單文華悟出一個道理來,曾經被人看得起的人,在眾人聚會時候是這樣,這是自己一生缺少的。
龔振江也來了,坐在角落裏。前院亭子裏的笑聲高一陣低一陣,李雲山仔細觀察人群中的龔振江,在一旁還是一言不發,看著大家,他主動地問起說:“振江,曉瑩沒來嗎?怎麼沒見你媳婦兒呀!”
“啊,來了,可能在後院忙著呢!我們倆一起來的。我汪晴姐今天沒來嗎?”
“你汪晴姐今天去縣城了,李良媳婦今天可能要生了,已經住進醫院,剛才來車把她接走,我於明天晚上也去。”
“蘭英妹子,把你大表姐叫過來,大家在一起說說話,廚房上的活讓小青年們多做一些,也五十多了,做活的事應該讓給後人。”
徐蘭英忙站起身往後堂走去,一邊走著,一邊還自言自語說著:“大表姐也真是,做活的已經安排好了,非得在那湊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