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賢村(1 / 3)

己醜年春節,孫書璽沒有回城,把四個兒女的全家召集在生賢村的二層別墅裏,四世同堂32口人,喜樂融融。

“爺爺,這在北京要稱將軍樓。”

“姥爺,在外國這要算豪宅的。”

聽著孫輩們誇獎房子,孫書璽的思緒又一次回到了從前。

1958年秋分這天,孫書璽剛就任農業局副局長,就來到了大山公社抓生賢村等4個村的秋種。生賢村等4個村極力抵製按蘇聯生物學家特羅菲姆·李森科的種子密植理論——一畝地耬100——180斤麥種畝產萬斤小麥的大躍進計劃。8月初,全縣各村開辦大食堂,收鍋煉鋼,取消按勞分配,實行供給製,這4個村遲遲不開。生賢村是4個村的核心,理由是一畝地收了286斤麥子,雖是曆史上大豐產,但去了公糧、儲備糧、種子,每人僅有幾十斤,“放肚子”吃食堂,夠吃幾頓?秋糧下來,夠吃幾天?家裏沒了鍋,食堂解散用什麼做飯?讓村民一家留了一個鍋,拖拖拉拉晚開了十幾天食堂,為村民每人省下了30多斤糧。全縣大食堂失敗,其他村家家無糧無鍋,生賢村則回家開灶。生賢村的書記在全縣出了名:“鬼精”,“前看三年,後看三年”。秋收預報產量“插紅旗”、“拔白旗”,眾多村莊看著他。其他公社放衛星12000斤、15000斤,最高的到了2萬斤,大山公社最高3000斤,不少村600斤、700斤,生賢村390斤;公社要拔薑彙文的“白旗”,責令他三天內放衛星,否則接受“辯論”、撤職,送水庫工地勞動。領導找他時,他步行200多裏給村裏買牛去了,村文書給公社送了一份全村120戶村民簽字估產的報告,產量還是390斤,說由20人挨地塊測產得出,要求公社“插紅旗”、“拔白旗”在秋收後看實產,如給村裏“插白旗”,給120戶每家插一個。生賢村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是黨的堡壘村,薑彙文1945年入黨,1947年任村支書,土改時因政策性強,受過膠東地委表揚,組織上曾調他南下當區委書記,因幼失父母,爺爺奶奶年齡大無人伺候沒有去。縣委書記對孫書璽說:“這村子、這個支書影響大,公社沒強製,報到縣上,縣裏派你去抓秋種,既要抓好秋種,讓生賢村跟上一日千裏的大躍進形勢,又別激起眾怒,再給縣委上個‘萬民折’不好辦。”這天下午約3點,孫書璽來到了生賢村。一位白須白發的老人在用炊帚蘸紅土漿子在沿街牆上寫標語口號:“共產主義是天堂,人換思想地變樣。”“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二尺見方的顏體大字遒勁俊逸。他向老人問了問村辦公室在那,直奔村辦公室。村辦公室裏,文書在等他。文書十六七歲,非常熱情,提起茶壺給他倒了一杯水,雙手端茶碗遞給他:“天太熱,孫局長先喝水,待會到了地裏沒水喝。”沒待他喝完,又給他添滿:“薑彙文在河西耬地。你喝點水歇一歇。從這裏直往西走,過了河就看見他了。我得去送麥種了。”跳跳達達蹦出了辦公室。

孫書璽步行了6裏路,渴得很,咕嘟咕嘟連喝了四杯。他觀察屋子:5間大屋,牆上掛著毛主席像,屋角堆著一些木匠用的長凳和半成品的木掀柄、洋鎬柄——是村木匠鋪兼辦公室。屋裏屋外,可容三四百人開會。他想再喝杯水就去找薑彙文,突然,覺得有尿溺出,低頭一看,褲襠濕透了。隻一條單褲,這怎能到大庭廣眾間?白須白發的老人寫完標語來送剩紅土漿子,他趕緊坐到辦公桌裏麵的凳子上讓桌子擋著。老人和他拉呱,告訴他,他是薑彙文的爺爺,76歲,上過14年學,中過秀才,因家境困窘沒考舉人。解放前一輩子教書,村裏60歲以下,20歲以上的人,差不多都是他的學生。

“村子叫生賢村,傳說是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中的第二十位叫公冶長的,是這個村生人,後逃荒他地,當了孔子學生。”“《論語》第五篇名為《公冶長》,首章曰: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絏(綁犯人的繩索)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子評論公冶長說,可以把女兒嫁給他,他雖然被關在牢獄裏,但這並不是他的罪過呀。孔子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公冶長一生治學,魯君多次請他為大夫,他一概不應,他繼承孔子遺誌,教學育人,成為著名文士。唐玄宗追封他為“莒伯”;明世宗封他為:“先賢公冶子”。“曆朝曆代,隻有共產黨和老百姓一條心。毛主席是曆朝曆代最英明的偉大領袖,是偉大的思想家。我讀過毛主席的《實踐論》、《為人民服務》,思想精辟、博大精深,孔子、孟子、康有為、孫中山,都不堪和毛主席比。”“毛主席說:‘隻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於外界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於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多有真知灼見!多麼恢宏大度!”“看,我在聖人麵前讀《三字經》了。人老話多,見笑,見笑。您喝水休息”。老人笑著走了出去。

孫書璽不住地溺尿,腚下濕透。他慶幸和老人隔桌而坐,他盼著老人快走,他驚訝老人能大段大段背毛主席原文。他感到,老人飽讀經書,對薑彙文、對村裏影響極大。孫書璽痛恨自己在這時候不聲不響地溺尿,卻怎麼也找不出原因來。“是不是水喝多了?”“喝不合適了?”他思考怎樣迅速製止生賢村等四個村的傳統播種,落實縣裏播種要求。他16歲從城市參軍,5年前轉業到地方,不明白種地。縣裏貫徹上級精神,一畝地樓100-180斤麥種,說能一畝地出xxx萬株苗,一苗分x個叉,生X穗,產XX粒,千粒重有多少,畝產一萬斤。對上級領導和蘇聯科學家,他深信不疑。他是個風風火火的急性子,幾次要到河西找薑彙文,但看看褲子沒有去。他在屋子裏思考生賢村等為什麼不落實密植種麥,為什麼放著萬斤產量不要而要幾百斤?他覺得是這些農民沒見過世麵,沒想想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解放軍憑信念的不同,打敗了國民黨800萬軍隊,創造了一個個世界曆史所沒有的奇跡;黨的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把億萬人民從個體、小集體聚合一起,讓山讓路,讓河改道,何況畝產萬斤糧?不知不覺間,他覺得溺尿間隔越來越長、溺得越來越少,後來竟不溺了。天近傍晚,褲子蔣幹未幹,鄰村上王家的書記來接他,讓他晚上看看社員挑燈人拉雙輪雙鏵犁耕地。上王家、下王家、山口村是生賢村的“輻射村”,是這次的工作對象,雙輪雙鏵犁是農業局剛推廣的新式農具,耕地一犁頂兩犁。本來,他要下午檢查生賢村耬地,晚上開村幹部會,第二天上午到上王村,溺尿溺得既看不了又無托詞,欣然受邀:“先抓好那三個村。”他給薑彙文留字條:“我到上王家村了,生賢村要堅決服從上級規定,落實畝耬100——180斤種不打折扣!不準自行其是!我後天下午回來檢查,晚上開小隊長以上幹部會。”第三天下午,他在下王家村檢查,下王家村的支書領著他,馬不停蹄地轉山溝溝。地分散,耬地的一個一個相隔很遠,所到之處,除了滿地的標語,就是相距不遠一麻袋一麻袋的麥子種,他被領著在第一個耬的地頭扒了扒麥種後,就再沒進地,遠遠的一看到一麻袋一麻袋的麥種就被領走了。他本來想餘下半下午時間檢查鄰墒的生賢村,卻被領得僅在黑了天後在一塊臨墒地看到了生賢村的一個剛進地的耬地把式。這是一塊3畝大小的“刀把地”,放著兩半麻袋麥種,約200斤。“窺一斑而知全豹”,孫書璽覺得生賢村思想進步了,一畝地耬70來斤麥種雖然不合要求,但終歸開始開化了,再發動發動就行了。他一連兩天的不好心情變好了。上王家村、山口村明大明的同縣裏唱對台戲——耬十來斤麥種,兩個支書頂撞他:“屌毛不懂!”“瞎指揮!”“能踏著梯子上天?”“三分錢的糞簍子,二分錢的糞杈子,才五分錢的資本就撅搭起來了。”他發了火:“你們是大躍進的絆腳石!”讓公社撤銷了職務,送到水利工程上勞動。沒了支書,兩村的社員讓耬多少種就耬多少種,有的地塊耬得數量不夠,就用木掀揚種補齊。他在下王家村匆匆吃完飯,來到了生賢村辦公室。出乎孫書璽意料,生賢村的幹部一個個已經坐在辦公室,一個個和他熱情握手,親密問候,與上王家、下王家、山口村大不相同。那些村,許多人不和他打招呼,坐得離他遠遠的,像有什麼隔閡。更使他意料不到的是薑彙文主持的開場白:“孫局長受縣委書記委托,來我們村抓小麥播種,原因就是我們村從秋收前沒跟上大躍進的步伐,我有右傾思想,向孫局長和各位檢討..….孫局長前天下午來,本來安排晚上到我家裏做兩個菜,喝上幾盅,沒想到孫局長勞動本色不變,到上王家一塊拉雙輪雙鏵犁去了。明天,我們也請孫局長拉雙鏵犁‘三同’,給各隊社員講講全國的大躍進形勢,讓社員們看到差距,學有目標,趕有方向。孫局長這次在我村不吃派飯了,農忙時節,派飯不及時,就吃住在我家。我家地方寬綽,孫局長能單睡一炕。後天晚上八月十五,你們一個人帶一盤菜來我家和孫局長一塊過中秋節……歡迎孫局長作報告。”本來,孫書璽想開門見山批評“刀把地”播種數量不夠,矛頭直指薑彙文。村幹部的熱情,薑彙文的自我檢討、對自己的關心使他感動,準備好的話找不著出口,隨著大家的笑容,他講述了全國的大躍進形勢,講了中央15-30年超英趕美的信心,講了全國秋季平均畝產要幾千斤,秋後全民參與大煉鋼鐵,鋼產量將趕超日本;今年秋種密植,明年畝產上萬。大躍進,天低頭,地低頭……生賢村幹部的發言讓孫書璽非常欣慰,有的還讓他大開眼界,村幹部不僅人人讚揚黨中央、縣委大躍進的英明,讚揚他既高瞻遠矚,又深入群眾,而且一個個精神十足,思維活躍。有個叫崔天雲的小隊長,妻子是千裏外的聊城人,1947年妻子16歲時同父親到生賢村逃荒,被崔天雲的父親用8斤地瓜幹換下給崔天雲做了媳婦。崔天雲說:嶽父來信說那裏大躍進碩果累累,許多過去做夢不敢想的現在成現實了。一個是仿照馬驢交配生騾子,用牛配豬,生出了“牛豬”,小牛豬兩個月就130斤,明年春七八百斤的時候,可套上犁耕地。另個是玉米高粱雜交,長出“高米”,高米長3個大玉米棒,頂上長一大穗高粱,一畝地相當5畝的產量……有個叫鄧延棰的小隊長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蘇聯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大科學家特羅菲姆·李森科的密植理論,會給我們送來共產主義。在初級社的時侯,我們薑彙文一幫年輕人做過小麥密播試驗,秋分時超過15斤種,麥子全絲窩絡,麥穗像蒼蠅頭,打不回麥種來。但那時候沒有大躍進。大躍進不換思想,就跟不上形勢。昨天,大孩子說學校有個老師正在運用萬能引力定律和物質運動定理,天天研究把後院子的水井搬到前院子,說如試驗成功,一個村打一個水井就行了,哪裏需要就搬到哪裏…..婦女主任插話:“葛家的‘三腚’、黃家的‘狗剩’就會大搬運…..”他剛要張嘴,看到薑彙文在向兩人擠眼,小隊長、婦女主任都不講了。他問:“這兩人幹什麼的?能大搬運什麼?”薑彙文笑著說:“變戲法的。”大家一齊微笑。孫書璽高興地作總結,肯定全村幹部認識提高了,思想跟上了大躍進的步伐。最後,他提出選塊大片的平整地,做畝耬180斤的樣板田,以備公社、縣裏明年麥收時檢查產量插紅旗。薑彙文很幹脆地答應:“水溝北的45畝水澆地最好。隻是麥種不夠了,如麥種夠,那3畝‘刀把’地就不會一畝耬70斤種了。這塊地要8000斤麥種,孫局長能不能從縣裏給調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