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王武舉甘河鎮遇仙
話說大金正隆年間,鹹陽大魏村出了一位神仙,姓王名喆,字知明,道號重陽子。幼年曾讀詩書,後棄文習武,得中武魁,身為孝廉。王孝廉精通文史,洞明世故,曾為臨潼關校吏,因不忍睹官兵殘暴,天災人禍,聽盡人間哭天嗆地疾苦之聲,雖然家有嬌妻愛子,居家殷富,厭惡人世而辭官訪道,以憐貧濟世人稱王善人。也是因緣巧合,一天大魏村白氣衝天,漢鍾離、呂洞賓二位大仙過此,知此處定有仙根,落下雲頭,走進村裏,正值三九寒天朔風刺骨,大雪蓋地,二仙化作乞丐,走到善人王媽媽門前叫門乞食,出來二個仆人說我家濟僧道不救貧。二仙一愣將要分辨,被仆人推了出來,王媽出來,二仙說:“好生奇怪,沒聽說善人隻濟僧道不憐貧的。”王媽說:“我供僧道,僧道能為我祈福納祥,你這些窮人是好吃懶作,沒有本事,吃了就走,與我何益,見不得這個。”一麵說一麵推搡便要關大門,二乞丐說:“媽媽此話不對,僧道不會給惡人解罪,也不會為貪人祈福,僧道是為懲惡揚善,救世度人,看來我們是無緣,走錯門了”。正爭吵間,隔壁王孝廉聽外麵有吵嚷犬叫,打罵哀求之聲,趕緊開門一看,見兩個乞丐凍餓甚是可憐,便說:“二位朋友既然到此,不嫌棄請到我家來暖和。”將二乞丐領進屋中吃了飯便說:“我家有閑房,鋪蓋亦有,天如此寒冷如不嫌請住下,天晴再走。”二位千恩萬謝住了數日,每天三餐酒菜款待,三人每日說今論古談的相得,二仙知孝廉仙根很深,度脫他成了神仙。大魏村有句俗話說:“王媽媽天天燒夜香,便宜隔壁王重陽,”關西地方人人皆知。
一日天晴,二位想走,孝廉問二位想往那去,二仙說想去終南山一遊。孝廉說:“幾日相處,真不知為何不願二位離開。”二仙說:“是緣份吧。”孝廉說:“終南山離此不遠,我也想去遊,我陪二位同去走走。”三人說妥一同往終南山而來,不知不覺來到終南山下,孝廉見前麵有座高山便說此山如此高大如何上得去,二仙笑說:“莫怕,莫怕,跟著我們走一定能上升得去。”二仙前頭引路,三人輕輕飄飄,說說笑笑,指指點點,身如鴻毛不覺走上山頂,孝廉臨高看盡奇山鬆海,古洞幽泉,不知走得幾許遠矣,最後走到大海邊,看到雲海之中飄著七朵蓮花,二仙指著七朵金蓮說:“這是你的丘、劉、譚、馬、郝、王、孫七個高徒,你道成之後去東海收留他們。”孝廉心中納悶,疑惑之間隨二位下得山來,走到一座橋邊,二仙從懷中取出一壺熱酒香氣襲人,孝廉心中又添納悶,這些天沒見二位身上有酒,天氣如此寒冷,而酒壺熱氣騰騰,奇哉,怪哉。五綹髯者口占曰:
非神亦非仙,非術亦非幻。
天地有終窮,桑田幾遷變。
身固非我有,財亦何足戀。
曷不從吾遊,騎鯨騰汗漫。
二位說:“多日叨擾無甚相謝,敬孝廉三杯以表謝意,並說:“四旬八上始遭逢,口訣傳來便有功”,孝廉不知何意,接過酒來連飲三杯,直覺甘暢透骨,不覺昏睡在橋邊。王孝廉醒來已睡在自已榻上,連說好酒好酒,好睡好睡。夫人說:“還說好酒呢,在哪喝得亂醉,已經睡了三天,在甘河橋邊尋到老爺,把老爺背回家來。”王孝廉聞說好不詫異,呆坐在榻上回想那日與二丐遊終南山好多奇事,特別一首口占發人深醒。說與夫人,夫人也覺奇異,囑咐以後不要亂交匪人,夫人嘮嘮叨叨,孝廉與夫人談不攏,至此再不言語,自己呆想:“四旬八上始遭逢,口訣傳來便有功。”四旬八正是我今年的年歲,“口訣傳來便有功”,是什麼口訣,要傳於我?覺得二位不是凡人,一定是兩位仙人來度化於我,功成去東海度人,上哪去找二位神仙?連日王孝廉心中煩悶,一日信步又向甘河鎮遊來,走到甘河橋邊,迎麵走來兩個道人,打扮甚是古怪,一個頂挽雙髻,身披一破氈遮體,另一位頭戴道冠,身穿百衲道袍,幌幌悠悠擋住孝廉不肯讓路。口中還念念有辭,孝廉抬頭見是兩個道人,忙說“請兩位師父讓我過去。”穿道袍的說:“天堂有路你不走,為何偏擠地獄門。”孝廉一驚忙問:“學生愚鈍,師父有何見教,請明示。”雙髻道人說:“顯達者沉溺苦海,不第者得道升天”。穿袍道人曰:
閉目尋真真自歸,
玄珠一顆出輝輝。
終日把玩莫拋離,
免使閻王遣使追。
孝廉猛醒說:“學生久有出世之意,怎奈無門可入,在下愚昧不知師父懇收留否?”道人說:“久聞孝廉慈善,相遇更是緣份,汝有定力,貧道願收汝為徒。”孝廉趕急跪下叩頭口喊師父,雙髻者笑說:“收下好,收下好,出家強似在家好,除去拖累,自在逍遙。”道者手指柳樹下曰:“相逢亦易,相逢亦難,今特來傳汝全真秘訣你要堅持修煉。”三人坐於柳樹下講道。雙髻道人曰:“所謂全真者,純真不假之意也。學道,上古人心樸實,風俗良淳,授道者先授以法術衛身。今時世道澆離,人心不古,若先授以法術,必反誤其身。故先傳以玄功,不假法術而身自安,不用變化而道自成。道成萬法皆通,不求法術而法術自得也,是謂全真之教。”穿袍道人曰:“今傳汝百字碑訣,要汝牢記,時時深研必有覺悟”。訣曰:
養氣妄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
無事更尋誰。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氣回丹自結,
壺中配坎離。陰陽生返複,普化一聲雷。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
逍遙誰得知。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
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孝廉聽了如飲甘泉,叩頭不止,臨行孝廉問二道人姓名,雙髻者說我叫金重,穿袍者說我叫無心昌我們己經見過,重陽疑惑曰:何曾見過?兩位道人一變,現出前乞化的兩個乞丐,孝廉正詫異間,師父忽而金光一閃又無端變化。雙髻道人身披敞衣長髯垂胸,手摯鵝毛扇,另位頭戴九梁道冠,身穿黃道袍,須飄五綹,身背一口寶劍,王孝廉方悟金重、無心昌,原來是漢鍾離、呂洞賓兩位神仙。急忙叩拜,忽然金光一閃二位已不見,王孝廉呆呆張望,往空禮拜。王孝廉回家後,好像變了一個人,癡癡呆呆,也不回夫人房中,睡在書房,也不與人說話,怔怔的坐著,口中喃喃嘟念,默念鍾離、呂祖兩位祖師傳授之全真秘法。兒子秋郎過來送水送飯他便大嚷大叫,見了夫人也瞪大眼,隻有女兒玉娃過來看護,尚不好嗬叱。鄰人親朋舊友都說王孝廉得了重病,不斷過來看顧,至此家人鄰友循環左右,這個問水,那個逼飯,鬧得孝廉無法修煉功夫,心中好不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