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自己的事,能省就省。2005年的體檢,在大家的催促下去了,卻有兩項檢查沒時間做,現在都2006年了,還沒有去補做。
不當院長了,陳家祺還是角膜病區的領導。全病區近40個醫護人員,誰不歡迎陳家祺回來!大家想給陳家祺安排一間辦公室,但病區麵積實在太小,護士長劉雪花好不容易在攝影檢查室的進門處騰出一小塊地方,安放了一張100公分長、50公分寬的舊桌子,一張舊椅子,然後告訴陳教授:這是您的辦公桌。
陳家祺看了很高興,說好啊,好啊!
——別的病區負責人都有單獨的一間辦公室,陳家祺沒有,也毫不在乎。就連這套舊桌椅,他也沒空落座。他的工作地點,在病區檢查室,在每一間病房,在門診室裏,在手術台前……
陳家祺是快樂的,他得到的最大回報是數萬患者留住光明的喜悅,是他和患者之間那種友好親密的關係。他曾經動情地說過這麼一件事:一天早上,他去東莞給一個急診病人做手術,完成後隨便吃了點東西,就立即去坐大巴趕回廣州,因為下午他要出門診。如果順利,他有足夠的時間在上班前回到醫院。
但那天陳家祺遇到了大塞車。
半個小時過去了,車龍紋絲不動;一個小時過去了,車龍依舊歇著。陳家祺心急如焚,但沒有用。塞車是不以人們的意誌為轉移的。
總算有動靜了,車龍卻隻能緩緩前行。他電話通知了醫院門診部,他說隻要病人願意等,他回去後不管多晚,都照樣出門診,看完所有的病人。
陳家祺很快得到了回答:患者一個沒走,都等著他。
汽車在期盼中終於開到了廣州,陳家祺於下午五時趕回了門診大樓。
診室門口的候診區秩序井然地坐著幾十位病人和他們的親人,陳家祺一出現,熱烈的掌聲就響起來了。他抱歉地向大家說: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
病人們紛紛回答:“陳教授,你是好醫生,我們願意等你”;“陳院長,你辛苦了”……
多好的病人啊,陳家祺在心裏念叨。那一天,他又工作到夜幕降臨。
有人說,陳家祺過的是苦行僧的日子,除了工作還是工作;有人說,陳家祺好固然好,但高山仰止,學不了……但更多的人說,他是平凡中見偉大的典範,他是每一個公民做人的楷模,或許我們一輩子都做不了他那麼好,但從點滴做起,從今天做起,誰能說自己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