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1 / 1)

胡伯俊

《張家界讀本》在期待中問世了。這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大眾文化讀物。她融張家界曆史、地理、民族、文化、物產、旅遊和建設成就於一體,上下億萬年,縱橫古今間,涉獵麵十分廣泛,有著豐富的知識信息、文化含量。本書作者以散文家的筆調熱情謳歌張家界從遠古走來的文明進程,在素材的反複篩選、梳理和提煉上,披沙揀金,去粗存精,花費了大量氣力。從中可看出作者既深受傳統文化尤其是本土文化的濡染,又保持著對新思想和新知識的敏銳反應,顯示了作者知識結構的多元化。通篇讀來,語言曉暢優美,內容豐盈厚實。每一個希望了解張家界的海內外人士通過閱讀這個“讀本”,相信會得出一個最基本的結論:張家界除了擁有聞名天下的自然風光,還擁有悠久的曆史、古老的民族、多姿多彩且底蘊深厚的文化。讀了這本書,就會知道地球有兩條非常神秘的經線和緯線,一條是東經110°線,一條是北緯30°線,而張家界的地理坐標恰恰是既跨越東經110°線,又緊靠北緯30°線,如此重要的兩條經緯線交彙於張家界,顯然具有特別的地理意義。讀了這本書,就會知道早在距今三億八千萬年的時候,這裏開始孕育地球上罕見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質奇觀;早在距今兩億一幹萬年的時候,這裏誕生了世界上的“恐龍之父”;早在距今五至二十萬年的時候,這裏開始有了人類活動。讀了這本書,就會知道張家界的曆史具有三個最為突出的特點,即民族融合貫穿曆史發展全過程、曆史上曾被長期視為“蠻夷”地區、市域長時期屬於同一行政區域。讀了這本書,就會知道市域設置縣治的曆史迄今巳有2230年;張家界中心城區設置縣治的曆史迄今巳有2211年,設置郡治的曆史也有1746年了。讀了這本書,就會知道張家界文化是武陵文化圈和澧水文化帶交彙融合的產物,張家界文化以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態文化、紅色文化和旅遊文化等最具特色;張家界最值得稱道和弘揚的傳統美德,有勁勇力行的奮鬥精神、精忠報國的奉獻情懷、樸直友善的仁愛本色、重義守諾的誠信品格、克己奉公的職業操守等。讀了這本書,就會知道尚武崇文的張家界人,古往今來湧現出大批傑出人物,燦若星雲般照耀在我們的上空。讀了這本書,就會知道張家界“旅遊立市”走過的鏗鏘歲月、迅速崛起為旅遊名城的建設成就,等等。

蘇詩“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概括了一種社會現象而富於哲理。每一個熱愛自己家鄉的張家界人尤其是青少年,需要了解自己的家鄉,以避免身處張家界卻不識張家界“真麵目”的遺憾。知我張家界、愛我張家界,“知”是“愛”的前提,“愛”是“知”的動力。隻有知道家鄉有哪些東西值得我們引為自豪,值得我們愛個不夠,才會愛得踏實,愛得執著和深沉。從這個意義上講,由宣傳部門組織編寫的《張家界讀本》,無疑是開展“知我張家界、愛我張家界”普及教育的奠基性工程。相信讀了這本書的張家界人,一定會對生養自己的這片奇山異水多出一份立體的深層次的認識,從而增添發自內心的自豪和摯愛之情,以報效家鄉建設家鄉。

1991年問世的《美國讀本》,被評價是“曾鼓舞、激怒、娛樂、折磨、安慰過美國人的文字”,因其曾經真實地影響了美國人的觀念、改變了美國人的曆史,甚至於奠定了美國人的性格基礎,而被譽為一部“偉大的書”。作家蘇叔陽所著《中國讀本》,僅用十幾萬字就寫出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1999年問世以來,已被譯為英、德、俄等十餘種語言文字,成為備受國內外讀者關注的國際化文本。旅遊城市張家界,需要《張家界讀本》這樣一部係統介紹張家界曆史、文化和市情的普及型讀物。相信她會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注意和歡迎,並在不斷修訂的過程中日臻完善。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閱讀《張家界讀本》,閱讀這些文字中閃光的思想、開闊的視野、豐富的知識和信息,閱讀被這些文字陳述和影響了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