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2 / 2)

“咱們學校通常在年紀前一百的基本上都是考的重本吧?”他扭頭問方平。

很清楚他這個思路的有個在教育局的父親的方平痛快提供數據:“不止喲,前五十名一般來說都能進211,”他專門對陳川說,“這個數據是我爸他們單位整理出來的,最近五年的數據,肯定是沒錯的。”

“好。”宋嘉很滿意方平的配合,繼續說,“你可能不是很清楚211意味著什麼——來,陳川我告訴,意味著更好的教育資源,更低的學費,更廣闊的校友關係,歸根結底,隻要你在大學裏頭不要混太差,基本前途在你邁進大學的那一刻就被確定下來了。”

陳川看著侃侃而談的宋嘉,還有一臉認同的方平和趙默,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和他們的差距是多麼巨大。這些差距不是體現在金錢和身份上,當然也不是體現在成績上,而是更深層次的,來自知識與財富的積累不同。這是一場從父輩就開始的賽跑,但在今天以前,陳川從未如此明白什麼叫做輸在了起跑線上。

“所以說,”宋嘉已經在總結了,“隻要你好好發揮,考上一個重本,甚至是211,985一類的學校,你就可以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宋嘉的聲音悄悄帶上了幾分誘惑:“你不想讓叔叔阿姨輕鬆一點兒嗎?你不想擁有很多很多的書嗎?陳川,這些對你而言其實很簡單,發揮你的長項,隻要會念書,會考試,我說的,和我沒說的,這些全部都是你的。”

後來陳川回憶起來,這個晚上,對他來說最大的收獲不是來自朋友的善意,而是有人第一次告訴他,你的存在對於你的家庭來說,本身就是一筆最大的財富,那些看似無用的東西——完美的數學題,正確率逐漸上升的英語試卷,理科綜合卷上的高分,哪怕是沒有什麼出彩之處的語文卷子,這些其實都是無價之寶,它們決定了陳川在不犯錯的基礎上未來能夠走到多高的位置。

陳川意識到,雖然他一直拚命學習,也從來告訴自己隻有學習才能改變命運,但實際上,他對這一點無時無刻都抱有懷疑。這樣的懷疑宋嘉不會有,趙默不會有,方平更不會有,因為他們的父輩自己就是這句話的受益者。但陳川並不,他的周圍,充斥著那些將孩子趕出教室和校園的父母,甚至是孩子自己,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或者是主動地放棄了學習,轉而尋求一種所謂更快的致富的辦法,卻不知道其實當他們丟開課本的那一刻,本身就已經放棄了唾手可得的財富。

他終於沒有任何罪惡感地下定決心念書而不必再去顧忌這些顧忌那些。往日一直沉甸甸壓在心底的負疚感終於在這個晚上,哪怕不是全部消失,至少也失去絕大多數的份量。讀書,陳川認為自己隻有讀書,就像宋嘉所說,讀書是他唯一的,徹底的出路。

這些都是後話,在當時,宋嘉說了這麼多冠冕堂皇的話其實隻有一個目的,勸說陳川接受朋友的援助,因此他最後拋出了主題:“所以!”他提高音量,然後在其他三個人看白癡一樣譴責的目光裏想起宿管老師半夜還要定時巡樓,趕緊把音量又降了下來,不過剛才好不容易塑造出來的肅穆壓抑的氣氛也因此消失殆盡,他隻好趕緊把剩下的話說完:“你現在就應該好好念書!別去想那些麵子啦之類的東西,再說了都是兄弟哥們兒,互相幫幫忙又怎麼了?”

方平也趕緊跟上:“就是啊!除非你不拿我們當朋友當兄弟。”

趙默盯著陳川,嗬嗬幹笑兩聲,“你的確認為我們是你朋友對吧?”極具壓迫感的視線讓陳川後脖子上的汗毛都豎了起來。

“我沒有!我不是那個意思!”陳川再一次痛恨自己的嘴笨舌拙,“我是說,你們肯定是我的兄弟!一輩子兄弟!”他終於把想說的話說出口:“我其實特別高興,”少年在昏暗的室內悄悄藏起了發紅的眼角,但無法掩蓋哽咽的嗓音:“我爸剛出事我去醫院那會兒,我三叔跟我說你別念書了回來打工給家裏做頂梁柱,因為你爸不成了。當時我真的覺得我三叔說得對啊!不然能怎麼辦?我媽不成,我爸現在也不成,隻有我上了,”他捂住眼睛,“但是我真的想讀書啊!”

“我真的想讀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