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文化作為一種亞文化形態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中具有重要的曆史地位。從文化淵源上來講,受老莊哲學和禪宗思維方式的影響,中國人的休閑價值觀很推崇:“致虛極,守靜篤”、“清淨為天下正”;“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陶淵明的詩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非常有代表性地表達了休閑之境界--自我心境與天地自然的交流與融合--體悟到了精神世界與客觀世界的和諧統一。而如今休閑作為一個新的社會文化現象正快速地向我們走來。
一、休閑文化的概念
(一)休閑與文化的關係
所謂休閑文化,是指人在完成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後,為不斷滿足人的多方麵需要而處於的一種文化創造、文化欣賞、文化建構的生命狀態和行為方式。胡懷亮.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休閑文化.大連幹部學刊,休閑的價值在於文化,使人們在精神自由中曆經審美的、道德的、創造的、超越的生活方式。
可見,休閑與文化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文化是休閑的環境,又是休閑的材料,是休閑體驗得以誕生的地方。
首先,休閑完全是種族的,即不同的經濟條件、宗教取向、風俗習慣孕育了不同的休閑方式。即使在相同的種族內也會因為年齡、性別、地點而影響休閑活動與場景。
其次,文化是休閑的基礎。休閑與生活中的一切都密不可分。比如,我們在理解休閑的可能性、分析某種行動的意義時,也會用我們所習得的語言來表達我們所經曆的認識過程與形式。也就是說,我們從選擇休閑活動與地點到進行休閑活動直到最後活動結束的全過程都是由有形或無形的文化所構成的。
第三,休閑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環境。休閑是使創造性活動成為可能的社會空間。休閑是社會中的一種環境,是社會凝聚的儀式。休閑的作用之一是提供讚頌文化意義的機會。在世俗或活動中,人們聚集起來,誇張或強化那些對於社會十分重要的意義符號,在節日裏,人們將支持社會製度的價值觀戲劇化,再將這些文化的意義表演出來。
第四,休閑對文化具有再創造性。
在休閑的遊戲中我們可能嚐試新奇和偶然,可能進行創造,實現“未然”。休閑所具有的這種遊戲性的再創造反映了現有社會秩序的薄弱,並提供了對它進行批判的可能性。休閑可能成為最開放、最可能有所創新的領域。
(二)休閑文化的結構
由於新經濟革命的展開,從而使休閑文化結構具有極其鮮明的立體化、多元化的時代特征。樓嘉軍(2002)認為休閑文化結構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理解:從層次結構上理解,分為社會公共休閑文化、高雅休閑文化和大眾文化三個層次;從空間結構上分析,分為家庭、社區、社會公共場館和網絡虛擬空間四個區域。樓嘉軍.休閑文化結構及作用淺析.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我們引用樓嘉軍層次結構的分法,對休閑文化的結構加以具體地說明。
社會公共休閑文化、高雅休閑文化和大眾娛樂文化構成了一個城市或地區的休閑文化係統,其中社會公共文化和高雅文化代表著一個城市或地區的休閑文化的品位和檔次,而大眾娛樂文化體現的則是當地休閑文化的活力和特色。
1社會公共休閑文化
社會公共休閑文化通常是指城市或地區中的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紀念館等場館為代表的城市休閑文化樣式。社會公共休閑文化在休閑文化層次中占主導地位,是政府和各類社會組織為人們提供日常休閑文化活動的主要渠道。
2高雅休閑文化
所謂高雅休閑文化是指“那些具有實驗性、示範性、民族代表性的藝術精品;那些表現重大題材,具有較高思想性和藝術性的文藝創作;高雅休閑文化是相對的,通常具有國際可比性。作為典型的藝術表現樣式如歌劇、交響樂、芭蕾舞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京劇、昆劇等。
3大眾娛樂文化
大眾娛樂文化一般是指通俗的讀物、音樂、舞蹈、影視作品,通俗的藝術表現樣式和文化活動方式。大眾娛樂文化突出的表現形式是“快餐文化”和“流行文化”的興起,這與大眾娛樂文化主要滿足人們淺層的感官享受和精神慰藉密切相關。
二、休閑文化的作用
(一)休閑文化的特征
休閑文化所具有的特征決定著休閑文化對個體產生的影響。總的來說,休閑文化有以下幾方麵的特征。
1休閑文化的可傳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