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提審的時候,審訊室裏多了幾台攝像機,李弘剛開始提出各種相關問題,提審結束之後,李弘剛反複的看錄像,果然,在提審過程中,犯罪嫌疑人的手勢發生了改變,在回答某些問題時,犯罪嫌疑人的雙手很自然地放在腿上一動不動,在回答另外一些問題的時候,雖然犯罪嫌疑人的眼睛依然十分鎮定、真誠的看著李弘剛,回答的內容也沒有任何破綻,但是雙手開始不知覺的做十指交叉狀,李弘剛以此為線索展開案件調查,終於把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也許直到鋃鐺入獄的那天,犯罪分子也無法理解自己哪裏出了紕漏。其實幫助李弘剛破案的關鍵就是“十指交叉”暗喻的心理,十指交叉是掩飾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外在表現:
十指交叉,雙手緊握,說明此人有拘謹、沮喪、焦慮、消極、否定等心理,在雙方交談中,如果對方出現了這種手勢,就說明已經有了挫敗感,內心已經開始自我否定,此時應該乘勝追擊,一舉拿下;
十指交叉,自然放置,說明此人處於心平氣和的狀態,並且比較自信,這時想要說服此人就要拿出強而有力的證明扭轉被動局麵;
十指交叉,放在胸腹之間,說明此人已經在心裏拒絕了你,這時再想達到什麼溝通效果就比較困難了,除非馬上采取一些行動,比如遞上一杯飲料,送上一份禮物,總之要想辦法讓對方解除十指交叉的姿勢,否則他會拒絕你所有的想法和觀點;
十指交叉,放在大腿上,並且伴有拇指指尖相頂,就說明此人處於比較尷尬的境地,不知如何自處,或者是談話內容讓他感到進退兩難。當對方出現這種手勢的時候,我們不妨給出幾個建議,讓他進行選擇;
十指交叉,雙手拇指向上伸直,說明此人此時對交談的內容很感興趣,並且對自己說的話十分有信心;
十指交叉,眼睛平視對方,出現這種手勢說明對方已經失去耐心,正在壓抑內心的不滿,此時應該把話語權交給對方,或者停止交談,以免引起對方的反感。
十指交叉,放在臉前,這是一個十分明顯的敵對動作,當對方做這種動作的時候就傳達了“別說了,我不想聽”、“我不相信你”、“我不認為這個可行”、“我想結束談話”等消極的情緒,此時也應該結束談話;
十指交叉,一手手指撫摸另外一手,這個動作說明此人內心焦慮、不安,或正處於懷疑或者高壓的狀態下,需要借由自我接觸的動作來安慰大腦。與此類人打交道的時候要先給予對方信任感,讓對方安穩下來,使其願意接受自己,對自己敞開心扉,否則雙方溝通會很困難。
總的來說,十指交叉手勢,手位置的高低與消極情緒的強弱有關,較高位置的十指交叉比較低位置的十指交叉更消極,更抵觸。所以當對方做出十指交叉手勢時,不要再認為這是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了,學會通過手勢解讀對方內心的真實想法對我們做事情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人心絕學☆ 十指交叉是一種常見的手勢,心理學家尼倫伯格和卡萊羅對十指交叉手勢研究後得出結論:十指交叉表示的是不安的心理,表明在掩飾消極態度。雖然十指交叉大多數時候傳遞出的都是負麵心裏,但也不絕對,我們要根據十指交叉同時搭配的不同動作來理解對方意圖,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拳頭緊握,內心可能缺少安全感
在用來傳遞肢體語言信號的身體部位當中,手掌是最容易被我們忽略但傳達的內心活動最多的部位。一般來說,手掌傳達的內心活動主要分為兩種:手心張開和握拳。當我們吐露內心真實想法的時候,手心大多數都是張開且向上的,表示“我說的是實話”,“你要相信我”等意思,這似乎是一個下意識的動作,但卻和大多數肢體語言一眼,傳遞了說話者的內心活動。同樣,握拳也傳遞了說話者內心微小但真實的信息。
在莊嚴的場合中宣誓時,我們會被要求右手握拳;在演講中,慷慨激昂的演講者會時不時的握拳;在衝突中,憤怒的雙方都會不自覺的握拳;宣誓時握拳表明自己的決心,演講時握拳表示自己是有力量的,有能力的;衝突中握拳表示我不怕你。由此看來,握拳似乎能給人來帶安全感,從另一方麵來說,總是握拳的人,也代表他內心可能缺乏安全感,所以要用握拳來給自己心理暗示。
劉玉峰是一家房地產公司的策劃人員,剛剛參加工作的他就擔任了如此重要的工作,劉玉峰心裏多多少少有些忐忑,好在經理為人很寬容,對下屬沒有太多的苛責,對於剛剛進公司的他也是鼓勵多餘批評。
一次,一個知名連鎖企業要和劉玉峰所在的房地產公司合作,對方要求他們先出策劃案,然後再進行具體的協商,本來這個重要的任務應該交給有經驗的老員工來執行,但一個老員工生病請假了,另一個老員工前幾天剛剛辭職,於是這個重要的任務就落到了劉玉峰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