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娟遭遇陳小梅(1 / 2)

淪喪

沈揚著

太陽下到了山的那一邊,夜幕早早降臨。淡黃淡黃的半弦月亮,掛在東邊湛藍湛藍的天上,像是個含羞的少女,半遮麵目,似笑非笑。晚風吹來,攜帶河穀裏的清涼和滋潤,令人倍感愜意。悶在船艙裏一整天了,這時候,乘客們紛紛走出,離開溽熱的“牢籠”,

擁擠到甲板上,渴求一份清新和涼爽,活動困倦的筋骨。深沉的、故作深沉的,憑欄獨吊,或仰首望月,或數天上星星;耐不住寂寞的,則三五成群,你一句,我一句,東聊西侃,打發時光。長途跋涉,快要到達目的地了,這時,乘客們的興致,一下子就集中到板亮這座小山城上來。曾來過一次兩次的,熟悉情況,忘不了介紹,給說說市場行情、風俗人情。而那些作為板亮主人的,到了自家門前,自然更是津津樂道。

板亮城西,有座高山,叫銅鼓嶺。山高路陡,險峻雄奇。半山腰處,終年雲纏霧繞,高深幽遠,令人叵測。隻是麵向城鎮這邊,跌落有一灘泥土砂石,堆成一條小脊梁,綿延四五裏地,與一大一小兩個渾圓的土丘相連,成地理,生氣脈,上承天光,下就地德,得水藏風的,中了地理先生講的什麼“金線吊葫蘆”的好氣脈。銅鼓嶺山上,座座樓堂廟宇,終日香煙嫋嫋。人們傳說,這山巔頂之上,有聚寶盆,有搖錢樹,盡神仙之地。人們說,很久以前,在北方的一個山村裏,有一寡婦,帶個兒子,過著清苦的日子,常常遭受鄰居欺負。一年大年夜,村中青壯漢子上山打獵,抬回一頭肥大的野豬,開膛破肚,分肉過年。家家有份,戶戶飄香,唯獨偏了這苦命的孤兒寡母!除夕夜祭祖,家家鞭炮“叭叭”叫響時,小寡婦帶著兒子,離村出走。母子倆剛一走出村口外邊,身後就“砉--”的一聲巨響,山崩地裂,砂石泥漿,淹了一村。母子倆邊走邊要飯,半年多時間,來到了銅鼓嶺山下。小寡婦病倒,再也行走不動。於是,他們就在山腳下,搭茅棚,采野果……十歲的孩童極其孝順,但無奈母親病入膏肓,不久就辭別人世,撒手走了。為了給母親買口棺材,小孤兒跪在路旁,賣身為奴,安葬母親。可這裏荒蠻之地,都是窮人,有誰能幫他一把?小孤兒哭呀哭,哭了三天三夜,昏死過去。突然間,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天昏地暗!一個時辰後,又轉清了。小孤兒醒來,睜眼看時,身前身後,堆滿了銅錢!小孤兒用這些錢安葬了母親,用這些錢娶了媳婦,用這些錢建築城池……這隻是個傳說。其實,銅鼓嶺半山腰以上,盡是白礪礪的石塊,壁立陡峭,險峻嚇人。千百年來,未曾聽聞有人攀上巔頂,也沒有人去考證。但板亮人有錢,這卻是真實。

從山背那邊,“嘩啦啦”地奔來一條河,喧鬧著,在小城西南邊上擦身流過,待到了城東開闊地,才緩緩地向天地盡頭流去。河上檣帆點點,運出去的是山貨,拉回來的卻是白花花的票子。

在這東隸河上,搞水運發家的,首先要算宋美娟。這個二十來歲的黃毛丫頭,個子細小,但卻有著衝天的幹勁和過人的才智。臉麵黢黑,頭發焦黃,穿著土氣,毫無暴發戶那銅臭熏人的惡習。話語多,隻要你願聽,她就會有唱不完的語句,或天南,或地北,東拉西扯,沒個完了。

如今,她就坐在這甲板上。曬月亮照星星,貪戀晚風的清涼。周圍幾個,抻長脖子,聆聽著,就如熱情的觀眾,令台上歌手,欲罷不能。“這年頭,最頭疼的,就是治安問題。去年冬的一天,我用布袋蔸著兩萬多塊錢,上廁所。解開褲頭,剛一蹲下來,就有個男人衝撞進來,手裏一把尖刀,指著我的脖子嚷著要錢!我忙把布袋遞給他,哪敢出聲?得了錢,那人轉身就走。我手提褲頭,一邊呼喊‘有人搶錢,可沒人理。嗨,這年頭!”她說的好輕鬆,談笑風生,毫無惋惜痛心之意思。正在興頭上時,旁邊一個披肩長發女,歪斜嘴角,哼了一句:“你要有兩百塊,我還疑心是撿來的呢!瞧,你這樣子,瞎吹!”說完,轉過身,一雙半睜不閉的眼,仰望天空:“斜倚在柵欄上,仰望一輪浩月,把一綹雍榮華貴的烏發,垂吊在船弦邊上,讓夜風吹飄。憑著幾分氣質,就覺得與這些凡夫俗子格格不入,她十分神氣地劃下了一條分界線。

一杠橫扯,甲板上眾人,均默默不語,掃興,沉悶,空氣緊巴巴的,風也止了。隻是船還在“轟轟”吵鬧,朝遠方板亮城的夜空上那一片光芒駛去。

板亮城,麵向平陽,背靠群山,依山旁水,通五縣,連三城,處在水陸運輸的樞紐中心上。商賈往來,百貨雲集,自明末清初起,就是個商貿繁華之地。三百餘年,幾度興盛也幾曾蕭落,但每次起落間,卻正像運動員喘息與衝刺一樣,總是把積聚的力量迸發出來,取得驚人的前進速度。特別是近十多年的恢複,這個十來萬人口的縣城,經濟一下子就取得了空前的繁榮。先幹的先發,投小本,賺大利,腰包一天一天鼓起來。最沒能耐的,在街口路旁,擺個茶水攤,賣些香煙果品,一年下來,也有兩萬三萬,不怕窮了。有人說,這板亮一城的子民百姓,盡得地理優勢,爆發的讓人豔羨和眼熱。板亮人富的令人不服。別的不說,就單講個宋美娟,十年前,還是個幹瘦丫頭,跟著父親在河汊上擺渡,搖一雙木槳,迎送南來北往的客人。隻是後來,她不再死守渡口,闖蕩世界去了。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幹什麼呢?麵對繽紛世界,她感到無所適從。跑到縣中學,找到正在上學的小夥伴諸葛叢文,把他邀到銅鼓嶺上,請教立世創業之道。在乞丐泉邊,小諸葛掬了一把泉水,洗了洗臉。站立起身,右手抬舉起來,拇指與食指對峙成個鐵鉗狀,捏住眼鏡框,把眼鏡往上推了推。他沉思半晌,這才說:“種菜不如賣菜,賣菜不如炒菜,炒菜不如賣單……。不過這是個舍本求末的作法,我希望你還是……”隻這一句,啟發了宋美娟,不等小諸葛說完,大喊一聲“謝謝”,人就飛跑了。很快,她搞起了水運,把城西山溝裏的鬆脂、八角、香菇、木材、礦砂等運到遠外,再又把外邊的世界拉回來。搞販運,大把大把地賺票子。時至今日,這個黃毛丫頭,已不再是擺渡的小女孩,而是個“恒豐商貿實業開發公司”的懂事長、總經理,一個擁有千萬資產的大富姐。三條機動船的運輸隊,兩個日用百貨商場,一個園藝場,十幾個收購點,還有酒店旅館,十分氣派地撐起了一個龐大基業。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