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解毒藥(一)(1 / 3)

1.重金屬、類金屬中毒解毒藥

甲類

二巰丙醇

二巰丙醇(Dimercaprol)注射劑

【中文別名】巴爾、二巰甘油、二巰基丙醇、雙硫代甘油

【藥理作用】本品帶有兩個巰基(—SH)。一分子本品結合一個金屬原子形成不溶性複合物。2分子本品與一個金屬原子結合形成較穩定的水溶性複合物。

【適應證】主要用於治療砷、汞和金中毒,與依地酸鈣鈉合用治療兒童急性鉛腦病。

【製劑規格】注射液:1ml∶100mg;2ml∶200mg。

【用法用量】肌內注射。成人常用量:2~3mg/kg,第1、2日,每4小時1次。第3日改為每6小時1次,第4日後減少到每12小時1次。療程一般為10日。

【用藥須知】①本品有特殊氣味。常見不良反應依次有惡心、嘔吐、頭痛、唇和口腔灼熱感、咽和胸部緊迫感、流淚、流涕、流涎、多汗、腹痛、肢端麻木和異常感覺、肌肉和關節酸痛。②嚴重肝功障礙者禁用,但砷中毒引起的黃疸除外。有嚴重高血壓、心力衰竭和腎衰竭的患者應禁用。禁用於鐵、硒、鎘中毒。③對花生或花生製品過敏者,不可應用本品。④對有心髒病、高血壓、腎髒病、肝病和營養不良的患者應慎用。⑤應用本品前後應測量血壓和心率。治療過程中要檢查尿常規和腎功能。

二巰丙磺鈉

二巰丙磺鈉(Sodium Dimercaptopropane Sulfonate)注射劑

【中文別名】二巰基丙烷磺酸鈉、解砷靈、二巰基丙磺酸鈉

【藥理作用】本品具有兩個巰基,其巰基可與金屬絡合,形成不易解離的無毒性絡合物由尿排出。

【適應證】本品常用於治療汞中毒、砷中毒,為首選解毒藥物。

【製劑規格】注射液:5ml∶0.25g。

第21章解毒藥

【用法用量】①靜脈給藥,用於急性金屬中毒:可靜脈注射,一次5mg/kg,每4~5小時1次,第2日,2~3次,以後一日1~2次,7日為1個療程。用於慢性中毒:一次2.5~5mg/kg,一日1次,用藥3日停4日為1個療程,一般用3~4個療程。②肌內注射,毒鼠強中毒:首劑0.125~0.25g,必要時0.5~1小時後,再追加一次0.125~0.5g,至基本控製抽搐。

【用藥須知】①本品比二巰丙醇毒性低。但靜注速度過快時有惡心、心動過速、頭暈及口唇發麻等,偶有過敏反應,如皮疹、寒戰、發熱,甚至過敏性休克、剝脫性皮炎等。②高敏體質者或對巰基化合物有過敏史的患者應慎用或禁用。

二巰丁二鈉

二巰丁二鈉(Sodium Dimercaptosuccinate)注射劑

【中文別名】二巰琥鈉、二巰基丁二鈉、二巰基丁二酸鈉、二巰基琥珀酸鈉、琥巰酸、二巰琥珀酸鈉

【藥理作用】與二巰丙醇相似,在碳鏈上帶有兩個巰基(—SH),能與機體組織蛋白質和酶的巰基競爭結合金屬離子,並能奪取已與酶結合的金屬離子,從而保護和恢複酶的活性,本品與金屬離子結合形成的複合物主要由尿排出。

【適應證】本品用於治療銻、汞、砷、鉛、銅等金屬中毒及肝豆狀核變性。

【製劑規格】粉針劑:0.5g、1g。

【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1g,臨用配製成10%溶液,立即緩慢靜脈注射,10~15分鍾注射完畢。

【用藥須知】①不良反應多見輕度頭昏、頭痛、四肢無力、口臭、惡心、腹痛,少數患者有皮疹,其他不良反應有咽喉幹燥、胸悶、胃納減退等。②嚴重肝功能障礙者禁用。③在應用本品前和用藥過程中,每1~2周檢查肝功能。④本品水溶液極不穩定,久放可減少藥效和出現毒性。故不可作靜脈滴注。

二巰丁二酸

二巰丁二酸(Dimercaptosuccinic Acid)口服常釋劑型

【藥理作用】本品可特異性的與鉛結合,減少鉛從胃腸道吸收和滯留,降低血鉛濃度。

【適應證】用於解救鉛、汞、砷、鎳、銅等金屬中毒。對鉛中毒療效較好。可用於治療肝豆狀核變性。

【製劑規格】膠囊:0.25g。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0.5g,一日3次,連用3日為1個療程,停藥4日再用;或一次0.5g,一日2次,隔日服藥,共10日,停藥5日再用。一般2~3個療程即可。兒童一次10mg/kg或350mg/m2,每8小時1次,連用5日,然後改為每12小時1次,連用2周,共19日為一療程。

【用藥須知】①常見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腹瀉、食欲喪失、稀便等胃腸道反應。偶見皮疹、血清氨基轉移酶一過性升高、中性粒細胞減少。②嚴重肝功能障礙和妊娠婦女禁用。③肝病患者慎用。④治療時應監測血鉛濃度。

青黴胺

青黴胺(Penicillamine)口服常釋劑型

【中文別名】D-二甲基半胱氨酸、D-青黴胺、二甲基半胱氨酸

【藥理作用】本品能絡合銅、鐵、汞、鉛、砷等重金屬,形成穩定和可溶性複合物由尿排出。其驅鉛作用不及依地酸鈣鈉,驅汞作用不及二巰丙醇;但本品可口服,不良反應稍小,可供輕度重金屬中毒或其他絡合劑有禁忌時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