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章 4C話術(2 / 2)

周剛:“好,說好了,明天見!”

這是一個通過電話預約來促進銷售的例子。在這個例子中,周剛使用了第一個和第二個以及第三個C。首先是讓客戶迷茫,提示客戶的服務器的響應緩慢的問題,或者有病毒的可能,或者是帶寬的問題等,總之是問題過多導致客戶迷茫;其實是采用了喚醒客戶的策略,即明確指向服務器響應緩慢的可能,並安撫客戶,暗示客戶其實找到了行家裏手,不用擔心,一來我領略一下你們的產品(潤滑油),二來聊聊有關網絡服務器的事情。

運用此法時務必不要用重複的字眼。

話未說出口時,先在腦海裏打好一個腹稿,然後根據這個腹稿敘述出來以免表達不流暢。

最重要的是,說話時,字句不可經常疊用。“為什麼”一語,用一次就夠了,有些人卻偏愛說:“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答應別人某件事時,最多說兩個“好”,如說成“好好好好好好”,那就不精煉了。疊句的使用是為了引人注意,起一種強調的作用,所以,非必要時,這種語句還是少說為佳。

還有些人,由於詞彙貧乏,以致把本來可以豐富的表述,簡單化了。如某些人喜歡用“偉大”這個詞,於是,他的話中什麼都“偉大”起來。“你太偉大了”,“這出戲真是偉大”,“我見到一個偉大的場麵”,“吃了一頓偉大的午餐”等等。某些字眼不分場合的重複使用,使你的表述顯得呆板,拖遝,明智的做法是,應根據不同的語言環境來變化。

還有一些近乎口頭禪似的字眼,也是不可多用或重疊使用的。如:“那個……那個……”,“基本上……”,“反正”,“就是說……”這類沒有意義的口頭禪是思維出現障礙時用來填空的,目的是引出後麵的話。與口頭禪類似的,還有諸如“自然啦”,“當然啦”,“坦白地說”,“老實說”,“你明白了嗎”,“你說是不是”這一類不必要的話,都造成語句蕪雜的現象。

蘇格拉底曾說:“別說‘我想’,而說‘你想呢’”他提醒人們千萬不要在表述中“我”字當頭。因為突出“我”的人,容易給人造成一種自高自大的感覺。“我認為”,“我需要”,“我……”都使人認為你是“自我中心”,從而產生疏遠感。

萬用說服話術——

專業電話營銷表達12

——喂,××先生(女士)。××公司的×××先生(女士)[介紹人姓名]建議我向您打一個電話。我們曾向他們提供過許多服務,×××先生(女士)[介紹人]和他(她)所在的公司感到我們的工作對他們很有幫助,認為我們同樣也可以為貴公司服務。

——××先生(女士),今天我特意打電話給您是××先生(女士)[介紹人]的建議,他(她)從×××年起就是我們的客戶。他們對我們專門為他們公司提出的計劃(程序)的確感到很高興。據他(她)[介紹人]的看法,這些計劃(程序)有助於提高他(她)的公司的利潤(產量或士氣)。他(她)認為您也一定會考慮我們提供的幫助,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