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泥
將魚洗淨後清蒸10~15分鍾,然後去皮、去骨、去刺,將留下的魚肉用匙壓成泥狀,即成魚泥。製作魚泥時一定要剔盡魚刺。為方便製作,可以選擇一些魚刺較少的魚,如帶魚、鯧魚,或青魚、鯉魚、鯿魚等魚的魚腹部分。相比較而言海魚刺少,肉質鮮嫩,更適合於小寶寶。
蝦泥
將河蝦或海蝦蝦仁剝出後洗淨,用刀把蝦仁剁碎或放入食品粉碎機中絞碎,加少量酒去腥,再加調味品,煮熟即可。蝦的味道鮮美,是寶寶比較喜歡的葷菜之一。
豬肝泥
將豬肝洗淨後用刀剖開,將刀在剖麵上慢慢刮,將刮下的泥狀物加入調味品,蒸熟後研開,即成豬肝泥。也可將豬肝的包膜、經絡等剔除,剁碎(或在絞肉機中絞碎)後加入調味品,蒸熟即成。豬肝常略帶苦味,要注意調味的方法。
肉泥
將肉洗淨後剁細絞碎,加少量酒去腥,加適量食鹽,將肉末煮爛成泥狀即可。生肉末加熱後會變成顆粒狀,小寶寶可能難以下咽。在加熱前用研缽或調羹把肉末再研壓一下,纖維就會變得更細小。也可以在肉末中加入雞蛋、豆腐、水澱粉等一起煮,使肉末變得鬆軟。給寶寶吃的肉末,最好選用含脂肪較少的雞肉、牛肉或瘦豬肉。
泥糊狀葷菜可以單獨吃,也可以和菜泥一起放入米糊、粥或麵條中攪勻後再喂給寶寶。
寶寶粥的製作
寶寶粥是指加入了一定量葷菜和素菜的粥。一份葷素搭配合理、味道鮮美的寶寶粥是絕佳的輔助食品,它不僅適合寶寶口味和消化能力,而且含有豐富營養素。
煮寶寶粥時,大米、葷菜、素菜的比例應大約為3:2:1,也就是說一份寶寶粥大約需要30克大米、20克葷菜(如肉末、魚泥)及10克素菜。先將大米煮成粥,然後加入切碎、預先用油炒過的肉末(或魚泥)和菜泥,煮熟後加少許油和鹽調味。
寶寶粥以現煮現吃為佳。為了方便,可多煮一點白米粥,每次吃時加入葷菜和素菜,調味後給寶寶吃。
4個月寶寶的喂養指導
4個月寶寶的體內,鐵,鈣、葉酸和維生素等營養元素會相對缺乏,有些代乳品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其生長需要,因此對輔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階段繼續提倡純母乳喂養,但對人工喂養具有輔食添加指征的寶寶應適當增加澱粉類和富含鐵、鈣的食物。
在哺喂小寶寶時,選擇光線柔和、溫度適宜、相對安靜的環境。這樣的環境使寶寶心情舒暢,情緒安定,有利於食物營養的消化和吸收。
典型食譜:寶寶營養米粉、菜泥和果泥。
5個月寶寶的喂養指導
此階段的寶寶生長發育迅速,應當讓小家夥嚐試更多的輔食種類。添加的原則是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根據寶寶的消化情況而定。每加一種新的食品,都要觀察寶寶的消化情況,如果出現腹瀉,就要立即停止添加這種食物。
在第4個月添加的果泥、菜泥和蛋黃的基礎上,這個階段可以再添加一些稀粥或湯麵,還可以開始添加魚肉。當然,寶寶的主食還應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
水果口感好,寶寶樂於接受,蔬菜則常被推向一邊。實際上水果和蔬菜各有所長,全麵衡量的話,蔬菜還要優於水果,其中許多營養是寶寶發育的“黃金”物。蔬菜還有促進食物中蛋白質吸收的獨特優勢。所以兩類食物不可偏廢。
典型食譜:湯麵和魚泥。
6個月寶寶的喂養指導
從第6個月起,寶寶身體需要更多的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母乳已經逐漸不能完全滿足寶寶生長的需要,所以,依次添加其他食品越來越重要。除了本書前麵幾章介紹的幾種輔食之外,這個階段的寶寶還可以開始吃些肉泥、魚泥、肝泥。
如果寶寶是乳糖不耐症體質,可以用豆製品來代替配方奶。同時注意相比配方奶的進食量需要多吃一些,以達到同量配方奶所含的鈣量。
典型食譜:魚肉米粉和蛋花豆腐湯。
7個月寶寶的喂養指導
第7個月的寶寶對各種營養的需求繼續增長。鑒於大部分寶寶已經開始出牙,在喂食的類別上可以開始以穀物類為主食,配上蛋黃、魚肉或肉泥,以及碎菜或胡蘿卜泥等做成的輔食。以此為原則,在做法上要經常變換花樣,並搭配些碎水果。
具體喂法上仍然堅持母乳或配方奶為主,但哺喂順序與以前相反,先喂輔食,再哺乳,而且推薦采用主輔混合的新方式,為以後斷母乳做準備。
典型食譜:肝泥粥和蔬菜豆腐泥。
8個月寶寶的喂養指導
第8個月時,媽媽乳汁的質和量都已經開始下降,難以完全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所以添加輔食顯得更為重要。從這個階段起,可以讓寶寶嚐嚐配方奶的味道,為斷掉母乳後添加乳類食品做好準備。
輔食方麵,可以讓寶寶嚐試更多種類的食品。由於此階段大多數寶寶都在學習爬行,體力消耗也較多,所以應該供給更多的碳水化物、脂肪和蛋白質類食品。這個階段多讓寶寶吃各類水果和新鮮蔬菜,可以避免因葉酸缺乏而引起的營養不良性貧血。
典型食譜:肉末胡蘿卜湯和骨湯麵。
9個月寶寶的喂養指導
此階段的哺喂原則與第8個月大致相同,喂奶次數應逐漸從3次減到2次,每天哺乳600~800毫升左右就足夠了,而輔食要逐漸增加,為斷奶做好準備。
從現在起可以增加一些粗纖維的食物如莖稈類蔬菜,但要把粗的老的部分去掉。9個月的寶寶已經長牙,有咀嚼能力了,可以讓其啃食硬一點的東西,這樣有利於乳牙的萌出。
這個月齡的寶寶要注意麵粉類食物的添加,其中所含的營養成分主要為碳水化合物,可以為寶寶提供每天活動與生長所需的熱量。另外還有一定含量的蛋白質,促進寶寶身體組織的生長。
典型食譜:奶油豆腐和南瓜羹。
10個月寶寶的喂養指導
這個階段原則上繼續沿用第9個月時的哺喂方式,但可以把哺乳次數進一步降低為不少於2次,讓寶寶進食更豐富的食品,以利於各種營養元素的攝入。可以讓寶寶嚐試吃全蛋、軟飯和各種綠葉菜,既增加營養又鍛煉咀嚼,同時仍要注意微量元素的添加。
典型食譜:蒸嫩丸子和香菇豆腐湯。
11個月寶寶的喂養指導
11個月的寶寶普遍已長出了上下中切牙,能咬下較硬的食物。相應的,這個階段的哺喂也要逐步向幼兒方式過渡,餐數適當減少,每餐量增加。嬰兒期最後兩個月是寶寶身體生長較迅速的時期,需要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
這個月齡的寶寶開始表現出對特定食品的好惡。對於寶寶喜愛的食品,不能讓其上頓下頓地吃,在保證營養足量的基礎上,合理安排寶寶的食譜,還要注意變換烹調方式,引起寶寶對食品的興趣,以防養成偏食習慣。
典型食譜:蝦仁菜花、蘿卜雞。
12個月寶寶的喂養指導
有些12個月的寶寶已經或即將斷母乳了,食品結構會有較大的變化,乳品雖然仍是主要食品,但添加的食品已演變為一日三餐加兩頓點心,其提供總熱量2/3以上的能量,成為寶寶的主要食物。這時食物的營養應該更全麵和充分,除了瘦肉、蛋、魚、豆漿外,還有蔬菜和水果。食品要經常變換花樣,巧妙搭配。
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咿呀學語,但是,在喂飯時,不要再逗寶寶說笑。否則,食物顆粒有可能嗆入氣管,引發危險。同時,也不利於良好進食習慣的養成。
典型食譜:清燒魚、魚肉小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