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見素抱樸,人生至境(3 / 3)

一天,這個年輕人要將一整車書送到某大學7層的辦公室,當他先把兩三捆書扛到電梯口等候時,一位五十多歲的警衛走過來說:“這電梯是給老師搭乘的,其他人一律不準搭,你必須走樓梯。”年輕人向警衛解釋道:“我不是學生,我是要送一整車書到7層辦公室,這是你們學校訂的書啊。”可是警衛麵無表情地說:“不行就是不行,你不是教授,不是老師,不準搭電梯。”兩人在電梯口吵了半天,但警衛依然不予放行。年輕人心想,要搬完這一車書,至少要來回走7層樓梯20多趟,會累死人的。他無法忍受這無理的刁難,就心一橫,把四五十捆書放在大角落,不顧一切地走了。後來,年輕人向印刷廠老板解釋事情的原委,獲得諒解。但他辭職了,並立刻到書店買來整套高中教材和參考書,含淚發誓:“我一定要奮發圖強,考上大學,我絕不再讓別人瞧不起!”

年輕人在聯考前半年天天閉門苦讀14個小時,因為他知道,他已經無路可退。每當懈怠時,腦中就想起警衛不準他搭電梯,被羞辱、歧視的一幕,也就打起精神,加倍努力用功,最後他終於考上了某大學醫學院。

如今,2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年輕人已經成了一家醫院的醫生。現在他靜心想來,當時要不是警衛的無理刁難,他怎能從屈辱中擦幹眼淚,堅決地站起來。

那位被他痛恨的警衛,不也是他的恩人嗎?

人都有失意的時候,然而,更相信“挫折,是年輕人最好的禮物”。人隻有在遭遇挫折,被他人百般刁難、歧視時,才能讓自己在當頭棒中驚醒過來,這難道不是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嗎?

如果現在的挫折能帶給你未來的幸福,請忍受它;如果現在的快樂會帶給你日後的不幸,請拋棄它。記住:生命中的每個挫折,每個打擊,每個傷痛,都有它的意義。

逆風飛揚,生命重新“起跳”

在十運會男子10米跳台決賽中,田亮再次勇奪金牌。此時,距離他被國家遊泳中心除名不足10個月。在這段非常歲月裏,田亮用堅強、勇氣和毅力,在回到人生的零起跑線上,勇敢地逆風飛揚……

“跳台王子”遭遇生命的重創

在舉世矚目的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跳台王子”田亮勇奪一金一銅,再次捍衛了自己在世界跳水界的霸主地位。回國後,田亮向隊裏提出休假半年。考慮到田亮已經3年沒有回過家了,隊裏便批準了他的申請。

帥氣陽光的笑臉,玉樹臨風的身材,讓田亮成為觀眾眼裏的“萬人迷”,商家、廠家、演藝公司更是眾星捧月般地圍著他,盛情邀請他拍廣告,參加各種商業演出。這一切,讓單純的田亮眼花繚亂。6歲就開始跳水的他,近20年來一直過著封閉的集體生活,社交和應付外界的能力少得可憐。麵對誘惑,田亮有些迷醉,開始頻頻拍廣告、參加商業演出和走穴活動。

那段時間,田亮的風頭甚至蓋過了當紅影星,他的每一次出行都會成為媒體娛樂版的頭條新聞,而他進軍演藝圈的事更是被炒得天翻地覆。田亮的行為引起了國家遊泳中心的注意,他們要求田亮適可而止,但田亮不以為意,單純的他認為自己在休假期間,可以處理自己的事情。鑒於田亮嚴重違反了跳水隊的紀律,2005年1月26日,國家遊泳中心領導集體研究後,不得不揮淚斬馬謖,將田亮從國家跳水隊除名。那天,田亮正在教練張挺的指導下,在西安跳水館進行恢複性訓練。這個消息傳來時,他一下蒙了,再也無心訓練,捂著臉跑回了宿舍。

這個殘酷的事實讓張挺也感到突然和震驚。待梳理清亂麻的思緒後,張挺來敲田亮宿舍的門,裏麵傳來田亮傷心的抽泣聲:“別來煩我!”

一個多小時後,張挺又來敲門,田亮這次打開了門,他的眼睛紅紅的,眼角還掛著淚痕。張挺又何嚐不痛苦?但他是教練,必須堅強。像田亮每次走上跳台時一樣,張挺握緊他的手:“孩子,你要堅強,在哪裏訓練都一樣,以後我們依然有機會。”可這種安慰對於此時的田亮無疑顯得很蒼白。

在國家隊待了11年,在田亮的情感世界裏,跳水隊就是他的家。如今,他卻被“父母”趕出家門,他在痛苦的同時更多的是羞愧。接下來的日子,心灰意冷的田亮沉默得像堅硬的石頭,心理上也對跳水有了強烈的抵觸情緒,訓練徹底停止了。這是昔日那個陽光的跳台王子嗎?靜默的時光裏,張挺一直陪伴著田亮,他知道,田亮要走出痛苦和迷茫,需要時間的沉澱。“張導,我想退役……”一天晚上,當田亮含淚向恩師說出自己的打算時,看著田亮眼裏的落寞和迷茫,張挺心如刀絞,悵然若失……

從零開始的人生再次起航

這天晚上,張挺帶著一張折疊床,住進了田亮的宿舍。他陪著田亮一起回憶他一路走來的酸甜苦辣。他告訴田亮,退役無可厚非,但你才26歲,技術還有上升的空間,如果這樣退了實在可惜,培養一個優秀的運動員要十年磨一劍啊!說著說著,張挺的聲音有些哽咽……教練的話,讓田亮有所觸動,但他的心依然一片迷茫。為了讓田亮盡快從陰影中走出來,張挺把田亮遠在重慶的父母接到了西安。在教練和父母的開導下,田亮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向國家遊泳中心深刻地反省,表示自己要好好訓練,爭取早日重返國家隊。

經過心靈的洗禮,田亮變得平和了,他開始為自己的夢想重新起航。中國跳水隊人才濟濟,沒有創新和絕活,就會被淘汰。田亮在地方隊訓練,無論是場館設施還是訓練氛圍,都不可與國家隊相比。要想出眾,隻有在難度上下工夫。張挺讓田亮練習一套叫5255B的全新動作,這套空中翻騰兩周半、接轉體兩周半的頂級動作,難度係數高達3.8,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運動員敢跳。田亮也一樣心驚膽戰,但為了前途,他豁了出去。

那天,田亮第50次站在跳台上時,他感覺有些疲憊,倉促起跳中,他的頭碰到了堅硬的跳台,血頓時流了出來……這次受傷田亮縫了10多針,他的情緒很低落,進國家隊希望渺茫,而自己年紀一天天大了,訓練又這麼苦……苦悶中,田亮向恩師坦露了心扉,說想轉行進演藝圈,過悠閑的生活。張挺看著田亮,良久才傷感地說:“你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但你要知道,演藝公司看中的是你頭頂奧運冠軍的光環……”

望著教練落寞的背影,田亮的心頭五味雜陳。小時候,他的身體條件並不出眾,是張挺教練慧眼識珠發現了他。10多年來,他一直跟隨教練,關係勝似父子。為了讓他早出成績,張挺長年與妻子兩地分居,甚至一連3年沒有回家……站在碧綠的跳水池邊,田亮淚如泉湧。為了教練,為了父母,為了所有關心他的人,他應該堅持下去!

田亮的“迷途知返”,讓張挺很欣慰。他為田亮製訂了係統周密的訓練計劃,田亮每天要訓練10多個小時。已經26歲的他,體力恢複起來大不如以前,但他從沒有叫一聲苦。2005年7月,當田亮能夠無可挑剔地完成5255B這套高難度動作時,師徒倆緊緊擁抱在一起……

盡管離開了國家隊,但田亮身上蘊藏的商業價值依然讓一些演出公司趨之若鶩。麵對誘惑,田亮不為所動,他說人不應該同樣的錯誤犯兩次。於是,師徒倆正式對外宣布:“為備戰十運會和2008年奧運會,田亮不再參加商業活動,不接拍廣告,不拍戲。”

為了讓田亮換個環境訓練,張挺還帶著田亮遠赴英倫。先後有5家俱樂部盛情邀請田亮加盟,並開出了非常誘人的條件,但田亮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從英國回來後,田亮和張挺開始為十運會進行最後的衝刺。為了讓田亮放下思想包袱,張挺安慰他:“你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隻要戰勝了自己,你就成功了。”張挺每天晚上都會到田亮的房間,給他放一些輕柔舒緩的音樂,直到田亮安然入睡後,才放心地離去。

2005年10月1日晚上,男子單人10米跳台的決賽。當田亮以完美的5255B高難度動作最終無可爭議地摘得金牌時,張挺狂奔過來,抱住田亮不禁淚如雨下……頒獎時,國家遊泳中心對田亮給予了充分肯定,說目前國內隻有田亮敢跳這麼高難度的動作,他依然是中國男子跳台第一人。

奪金後的田亮百感交集,對恩師說:“張指導,謝謝你,在我最落寞無助的時候,帶我跋涉出了痛苦的泥沼!”張挺感慨萬千:“孩子,看到你真正成熟起來了,我很欣慰。”是的,逆風飛揚的田亮終於重新開始了人生的起跳。

夢想的高度

他從小被一對大學教授夫婦收養,兩歲的時候,他突然就奇怪地停止長高了,而且他的健康狀況也越來越差。經過專家會診,他患的是一種罕見的阻礙消化和吸收食物營養的疾病,醫生們認為他隻能再活六個月了。還好,通過靜脈注射營養液,勉強使他恢複了體力,但是他的生長發育受到了抑製。

他在醫院裏住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到九歲。他隻能在心裏計劃著去報複那些嘲笑他,管他叫“花生豆”的孩子們。

有時,他的姐姐蘇珊會去滑冰場滑冰,他總是跟著一起去。他站在場外,那麼虛弱瘦小、發育不良、鼻子裏還插了一根直到胃裏的鼻飼管,平時那根管子的另一頭就用膠帶貼在他的耳朵後麵。

一天,他看著他的姐姐在冰麵上飛馳,突然轉身對父母說:“聽我說,我想試試滑冰。”兩個正在談話的大人嚇了一跳,難以置信地看著病弱的孩子。

結果是,他試了,他喜歡上了滑冰,他開始狂熱地練習。在滑冰之中他找到了樂趣,他可以勝過別人,而且身高和體重在滑冰場上並不重要。

在第二年的健康檢查中,醫生吃驚地發現,他竟然又開始長個兒了。雖然對他來說想達到正常的身高已經不可能了,但是他和他的家人都不在乎了。重要的是,他正在恢複健康,正在獲得成功,正在實現自己的夢想。

後來,沒有哪個孩子會再嘲笑、戲弄他了。正好相反,他們全都歡呼著衝上去請他簽名。他剛剛參加了又一次令人讚歎的世界職業滑冰巡回賽,一係列的高難度的冰上動作讓觀眾如癡如狂。

目前他已經退役,不再當職業滑冰選手了,但是他仍舊是冬季運動會中受人尊敬的教練、顧問和評論員。

雖然他身高隻有一米五九,體重才52公斤,但是他肌肉健美,精力充沛,這就是前奧運會滑冰冠軍——斯科特·漢彌爾頓,他自信而自強,身高無法限製他的信念和力量。

命好不如態度好

上帝像一位精明的生意人,給你一分天分,就搭配幾倍於天分的苦難。

世界超級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位同時接受兩項饋贈又善於用苦難的琴弦把天分演奏到極致的奇人。

他首先是一位苦難者。4歲時一場麻疹和強直性昏厥症,已使他快入棺材。7歲患上嚴重肺炎,不得不大量放血治療。46歲牙床突然長滿膿瘡,隻好拔掉幾乎所有牙齒。牙病剛愈,又染上可怕的眼疾,幼小的兒子成了他手中的拐杖。50歲後,關節炎、腸道炎、喉結核等多種疾病吞噬著他的肌體。後來聲帶也壞了,靠兒子按口型翻譯他的思想。他僅活到57歲,就口吐鮮血而亡。死後屍體也備受磨難,先後搬遷了8次。

上帝搭配給他的苦難實在太殘酷無情了。

但他似乎覺得這還不夠深重,又給生活設置了各種障礙和漩渦。他長期把自己囚禁起來,每天練琴10至12小時,忘記饑餓和死亡。13歲起,他就周遊各地,過著流浪生活。他一生和3個女人發生過感情糾葛,其中有拿破侖的遺孀。姑嫂間為他展開激烈爭奪。在他眼中這也不是愛情,而隻是他練琴的教場。除了兒子和小提琴,他幾乎沒有一個家和其他親人。

苦難才是他的情人,他把她擁抱得那麼熱烈和悲壯。

他其次才是一位天才。3歲學琴,12歲就舉辦首次音樂會,並一舉成功。之後他的琴聲遍及法、意、奧、德、英、捷等國。他的演奏使帕爾馬首席提琴家羅拉驚異得從病榻上跳下來,木然而立,無顏收他為徒。

他的琴聲使盧卡觀眾欣喜若狂,宣布他為共和國首席小提琴家。在意大利巡回演出產生神奇效果,人們到處傳說他的琴弦是用情婦腸子製作的,魔鬼又暗授妖術,所以他的琴聲才魔力無窮。維也納一位盲人聽他的琴聲,以為是樂隊演奏,當得知台上隻他一人時,大叫“他是個魔鬼”,隨之匆忙逃走。巴黎人為他的琴聲陶醉,忘記了正在流行的嚴重霍亂,演奏會依然場場爆滿……

他不但用獨特的指法、弓法和充滿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個歐洲和世界,而且發展了指揮藝術,創作出《隨想曲》《無窮動》《女妖舞》,6部小提琴協奏曲及許多吉他演奏曲。幾乎歐洲所有文學藝術大師如大仲馬、巴爾紮克、肖邦、司湯達等都聽過他演奏並為之激動。音樂評論家勃拉茲稱他是“操琴弓的魔術師”。

歌德評價他“在琴弦上展現了火一樣的靈魂”。李斯特大喊:“天啊,在這四根琴弦中包含著多少苦難、痛苦和受到殘害的生靈啊!”

上帝創造天才的方式就是這般獨特和不可思議。

人們不禁問,是苦難成就了天才,還是天才離不開苦難?

這問題一時難以說清。但人們分明知道,彌爾頓、貝多芬和帕格尼尼被稱為世界文藝史上三大怪傑,居然一個成了盲人、一個成了聾子、一個成了啞巴!——或許這正是上帝用他的搭配論摁著計算器早已計算搭配好了的呢。

苦難是最好的大學,當然,你必須首先不被其擊倒,然後才能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