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健康人格成就(1 / 3)

自由幸福的生命

不讓嫉妒之火成為心中的繩索

愛默生告訴人們“生活不是攀比,幸福源自珍惜”這一樸素而深刻的道理。

嫉妒是一種難以公開的陰暗心理,是人們普遍存在著的人性弱點,有時嫉妒心理還會帶來自身的毀滅。在日常工作中,嫉妒心理常發生在一些與自己旗鼓相當、能夠形成競爭的人身上。這是一種不健康的情緒狀態,在嫉妒心理的影響下,人的身心健康會受到損害。特別是那些心理素質較差的老年人,一旦受到嫉妒心理的衝擊,內心便充滿了失望、懊惱、悲憤、痛苦和抑鬱,有的甚至陷入絕望之中,難以自拔。

一般來說,心胸狹窄的人都有一顆善於嫉妒別人的心。而一個人的嫉妒心常常會讓他采取一些過激行為,這對於個人的成長來說不啻於一顆毒瘤。嫉妒的殺傷力遠超過我們的想象,每當心中懷著一股嫉妒之火時,受傷害最嚴重的就是自己。

嫉妒者記恨別人,竭力貶低、敗壞別人,對別人的進步和成就總是不屑一顧,看不到自己和別人之間的差距,不想奮力趕上。這樣,自己與被嫉妒者之間,必然拉開更大的距離,到頭來自己隻能是越來越落後。嫉妒人家,無非是怕人家比自己強。但是,怕也無濟於事,嫉妒不能給自己增加什麼好處,反而會更加顯示出自己的落後、狹隘。既然如此,何必嫉妒別人呢?

嫉妒的受害者首先是嫉妒者自己。

一隻老鷹常常嫉妒別的老鷹飛得比它好。有一天,它看到一個帶著弓箭的獵人,便對他說:“我希望你幫我把在天空飛的老鷹射下來。”

獵人說:“你若提供一些羽毛,我就把它們射下來。”這隻老鷹於是從自己的身上拔了幾根羽毛給獵人,但獵人沒有射中天空飛的老鷹。它一次又一次地提供身上的羽毛給獵人,直到身上大部分的羽毛都拔光了。

於是獵人轉身過來抓住它,把它殺了。

嫉妒對嫉妒者的傷害,正如鐵鏽對鋼鐵的傷害一樣。心胸狹窄者之所以避免不了失敗的結局,就在於他們存心不良。不願別人超過自己倒還罷了,要命的是,當自己倒黴之時,也要別人沒好日子過。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不管使用什麼樣的手段,最終隻會是害人害己。

聽一聽智者的箴言,讓我們再次認識嫉妒之害。薩克雷曾說:“一個人妒火中燒的時候,事實上就是個瘋子,不能把他的一舉一動當真。”

英國邏輯學家羅素說:“善嫉的人,不但從自己所有的東西中拿掉快樂,還從他人所有的東西中拿走痛苦。”

英國詩人雪萊說:“妒忌的眼睛易受欺騙。”

德國散文家海涅說:“失寵和嫉妒曾使天使墮落。”

既然嫉妒如毒素,那要適時轉移它。你要明白,嫉妒實質上是在不知不覺中毀滅了你自己。一滴水成不了海洋,一棵樹成不了森林。任何事業的成功都少不了合作,而嫉妒卻總是會拆散所有的合作,若想成功,請先克製住你那顆嫉妒的心。

寬容聚眾義,大度集群朋

為人處世,首先應當提倡“豁達大度”的胸懷。豁達,即性格開朗;大度,即氣量宏大。也就是說,我們在處理人際關係時,要氣量寬宏,能夠容人。

氣量和容人,猶如器之容水,器量大則容水多,器量小則容水少,器漏則上注而下逝,無器者則有水而不容。

氣量大的人,容人之量、容物之量也大,能和各種不同性格的人相處。能兼容並包,聽得進批評自己的話。

古語雲:“大度集群朋。”一個人若能有寬宏的度量,那麼他會擁有很多朋友。大度,表現為對人、對友能“求同存異”,應當以事業上的誌同道合為交友基礎。大度,也表現為能聽得進各種不同意見,尤其能認真聽取相反的意見。

大度,就能在朋友對自己犯有過失時,不計前嫌,一如既往。大度,更應表現為能夠虛心接受批評,一經發現自己的過失,便立即改正,和朋友發生矛盾時,先自省,而不文過飾非,推諉責任。大度者,能夠關心人,幫助人,體貼人,責己嚴,待人寬。

氣量大,還表現為在小事上不頂真,不為小事斤斤計較。人生在世,誰都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使人不快的小摩擦、小衝突。別人觸犯了自己,非要報官,這樣隻會把自己孤立起來。“私怨宜解不宜結”,在處理朋友關係當中,尤其應當如此。“大事清楚,小事糊塗”,這是一種美德。如果朋友之間能夠心地坦然,互相信賴,互相諒解,有了意見能及時交換,就不會有誤會了。有些青年相互之間容易結死疙瘩,就是因為心胸狹窄,氣量狹小,愛糾纏小事。在小事上寬大為懷,不會使你蒙受損失,隻會使你受人敬佩。西漢時的韓信,在年輕潦倒之時,曾有人逼他從胯下鑽過去。後來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不但沒有殺這個人,反而賞之以金,委之以官,使其大受感動,不怨恨他,最後還成了舍命保護韓信的勇士。韓信這種“以德報怨”的方法要高明得多。

一個人的氣量是大是小,在心平氣和時較難鑒別,在爭執時,就容易看清楚了。氣量寬宏的人,不計較別人的態度,待人隨和。而氣量狹小的人,則往往偏要占個上風,討點便宜。還有的人在和別人爭論中,成為勝利者的時候,則心情舒坦,較為願意諒解對方;但當自己處於錯誤的一方,成為失敗者的時候,就對人家耿耿於懷,這也是氣量小的一個表現。朋友之間的爭論是常有的,一個真正豁達大度的人,不能因為別人和自己爭論問題而對人家耿耿於懷。

寬宏的度量,往往包含在諒解之中。我們要養成能夠原諒他人的缺點和過失的習慣。待人接物,不能過於苛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社會是由各式各樣的人組成的,有講道理的,也有不講道理的,有懂事多的,也有懂事少的,有修養深的,也有修養淺的,我們總不能要求別人講話辦事都符合自己的心意。真正的豁達大度者,當那些懂事較少、度量較小、修養較淺的人做了得罪自己的事情時,能夠寬容他們,諒解他們,不和他們一般見識。因此,那些最豁達、最能寬容的人,乃是最善於諒解人、最通達世事人情的人。

豁達的度量,從根本上說是來自一個人寬廣的胸懷。若無遠大理想,其心胸必然狹窄,就像馬克思所形容的那樣:愚蠢庸俗、斤斤計較、貪圖私利的人,沒有遠見。比如,一個毫無教養的人常常隻是因為一個過路人看了他幾眼,就把這個人看做世界上最可惡和最卑鄙的壞蛋。

自私自利之人,根本不可能有豁達和寬容的胸懷和度量。“心底無私天地寬”,隻有從個人私利的小圈子中解放出來,心裏經常裝著更遠、更大目標的人,才能具備寬廣的胸懷。

學會自製,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一家百貨公司受理顧客提出投訴的櫃台前,許多女士排著長長的隊伍,爭著向櫃台後的那位年輕女郎訴說她們所遭遇的困難。在這些投訴的婦女中,有的十分憤怒且蠻不講理,有的甚至講出很難聽的話。櫃台後的這位年輕小姐一一接待了這些滿懷怒氣的婦女,絲毫未表現出任何憎惡。她臉上始終帶著微笑,指導這些婦女們前往相應的部門,她的態度優雅而鎮靜,表現出了高度的自製能力。

站在她背後的是另一位年輕女郎,她在一些紙條上寫下一些字,然後把紙條交給站在前麵的那位女郎。簡要記下投訴內容,但省略了這些婦女原有的尖酸而憤怒的語氣。

原來,站在櫃台後麵,麵帶微笑聆聽顧客抱怨的這位年輕女郎是位聾子。

後來,這家百貨公司的經理說,他之所以挑選一名耳聾的女郎擔任公司中最艱難而又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主要是因為他一直找不到其他具有足夠自製力的人來擔任這項工作。

結果,那位年輕女郎臉上親切的微笑,對這些憤怒的婦女們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她們來到她麵前時,個個像是咆哮怒吼的野狼,但當她們離開時,個個像是溫順柔和的綿羊。事實上,她們之中的某些人離開時,甚至有些羞怯,因為這位年輕女郎的“自製”已使她們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

淡泊是人生的一種享受

有一位中國的MBA留學生,在紐約華爾街附近的一間餐館打工。一天,他對餐館大廚雄心勃勃地說:“你等著看吧,我總有一天會打進華爾街的。”

大廚好奇地問道:“年輕人,你畢業後打算幹什麼呢?”

MBA很流利地回答:“我希望學業一完成,最好馬上進入一流的跨國企業工作,薪酬不但高,而且前途無量。”

大廚搖搖頭:“我不是問你的前途,我是問你將來的工作興趣和人生興趣。”

MBA一時無言以答。顯然他不懂大廚的意思。

大廚卻長歎道:“如果經濟繼續低迷下去,餐館不景氣,那我就隻能去做銀行家了。”

MBA驚得目瞪口呆,懷疑是他的耳朵出了毛病,眼前這個一身油煙味的廚子,怎麼會跟銀行家沾得上邊呢?

大廚對他解釋道:“我以前就在華爾街的一家銀行上班,早出晚歸,沒有半點自己的業餘生活。我一直都對烹飪很感興趣,家人朋友也都很讚賞我的廚藝,每次看到他們津津有味地品嚐我燒的菜,我就非常高興。有一天,我在寫字樓裏忙到淩晨一點鍾才結束了例行公務。當我啃著令人生厭的漢堡包充饑時,我下定決心要辭職,擺脫這種機器般的刻板生活,選擇我熱愛的烹飪為職業。我現在的生活比以前要開心百倍。”

淡泊的人生是一種享受,一個完美的人生,不見得要賺很多的錢,也不見得要有許多了不起的成就,在一份簡樸平淡的生活中,活得快樂而自我,這才是人生的上乘境界。

自我激勵,成就自我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蘇聯有一位天才的演員畢甫佐夫,演出時能克服口吃的缺陷。所用的辦法就是利用積極的自我激勵,暗示舞台上的人不是他,而完全是另一個人——劇中的角色,那個人是不口吃的。

拿破侖在帶兵橫掃歐洲之前,曾經在內心演習了多年軍事。有關成功者的史料告訴我們,拿破侖在上學時做的讀書筆記竟然有400頁之多。他想象自己是一個司令,畫出科西嘉島的地圖,經過精確的數學計算後,標出可能布防的各種情況。

世界旅館業巨頭康拉德·希爾頓在擁有一家旅館之前,很早就想象自己在經營旅館。當他小時候,就常常扮演旅館經理的角色。成功後的希爾頓終於將自我激勵反複強化的心理圖像夢想成真。

人之所以具有神性,正是心理創造學中的心理圖像和從中產生的自我激勵把人從動物的生殖和生存中解放出來,賦予他充滿創造力的頭腦的能動性。

今天的心理學就是要教給人們學會控製自己,當發現自己的想象引擎偏離現實時,你要自覺地調整引擎的方向和動力,以使心中的既定目標最小限度地遊離於社會,最大限度地接近現實。於是,當根植於心理圖像的自我激勵愈加清晰和堅定時,那飽滿而厚重的直覺已經孕育了你的成功。

自信多一分,成功多十分

自信是我們戰勝困難,取得成功的重要動力。自信是成功的助燃劑,自信多一分,我們的成功就可以多十分。

拿破侖·希爾說:“有方向感的自信心,令我們每一個意念都充滿力量。當你有強大的自信心去推動你的致富巨輪時,你就可以平步青雲。”

美國前總統裏根在接受《成功》雜誌采訪時說:“創業者若抱有無比的信心,就可以締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自信是成功不可少的條件。而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我們是否能把握住,往往取決於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自信,這兒有兩個很好的例子:

麥克是《紐約時報》的一位著名記者。他總是津津樂道他是怎樣找到第一份工作的。

當時,他緊張兮兮地等在辦公室門外,申請材料已經送進去了。一會兒門開了,一個小職員出來:“主任要看您的名片。”

麥克從來就沒有準備過什麼名片,他靈機一動,拿出一副撲克抽出一張黑桃A說:“給他這個。”

半個小時後,麥克被錄取了。黑桃A真是一張好牌。麥克若是沒有足夠的自信,怎敢用它當名片?

拳王阿裏有一個綽號叫“牛皮詩大王”。他每次比賽前都喜歡做詩,以表達自己必勝的信心。他經常念這樣的詩句:

最偉大的拳王,20年前便已露鋒芒。

我美麗得像一幅圖畫,能把任何人打垮。

我預告哪個回合取勝,就像這是必然的事情。

我把敵人玩弄於掌中,迅如雷,疾如風。

也許正是因為心中充滿了自信,才使得阿裏一次次擊敗對手。

人生的成敗得失和幸福與否,關鍵在於是否樹立了堅強的自信心。一個人心中充滿了自信,他的前程必然是一片坦途。這一點美國旅館業大王、世界級巨富威爾遜的經曆可給我們以啟示。

威爾遜在創業之初,全部家當隻有一台分期付款賒來的爆米花機,價值50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威爾遜做生意賺了點錢,便決定從事地皮生意。如果說這是威爾遜的成功目標,那麼,這一目標的確定,就是基於他對自己的市場需求預測充滿信心。

當時,在美國從事地皮生意的人並不多,因為戰後人們一般都比較窮,買地皮修房子、建商店、蓋廠房的人很少,地皮的價格也很低。當親朋好友聽說威爾遜要做地皮生意時,異口同聲地反對。

而威爾遜卻堅持己見,認為反對他的人目光短淺。他認為雖然連年的戰爭使美國的經濟很不景氣,但美國是戰勝國,它的經濟會很快進入大發展時期。到那時買地皮的人一定會增多,地皮的價格會暴漲。

於是,威爾遜用手頭的全部資金再加上一部分貸款在市郊買下很大的一片荒地。這片土地由於地勢低窪,不適宜耕種,所以很少有人問津。可是威爾遜親自觀察了以後,還是決定買下這片土地。他的預測是:美國經濟會很快繁榮,城市人口會日益增多,市區將會不斷擴大,必然向郊區延伸。在不遠的將來,這片土地一定會變成黃金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