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講究起居的衛生?因為個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是健康因素中的主體,約占60%。其中除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控製煙酒外,生活起居的衛生,亟待改善。
(一)個人健康行為
1.保障睡眠充足
睡眠好,身體好。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心藏神,睡眠為心神所主,是陰陽之氣自然而有規律的轉化結果,心神安定,睡眠正常,全身氣化協調,體內會出現一係列有利於生理的變化:
可激活體內各種活性酶,加速新陳代謝(合成大於分解)延緩衰老;激素的生產必須在相對靜止的狀態中完成,睡眠充足,激素分泌越多,麵色紅潤有彈性;促使體內產生免疫物質,提高免疫能力;睡眠質量高,思維就活躍,能完成記憶補償和思維損耗補償;睡眠是精力的加油站,能消除疲勞,恢複精力,健康的睡眠使我們早晨起來精神抖擻地去迎接新生活,快樂過好每一天。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的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突出強調睡眠對人體的重要性。
怎樣才能睡得好,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堅持每晚睡足8小時,不論應酬、工作和娛樂多忙,都要做到起居有常,睡好睡足。入睡最佳時間是晚上10點到清晨6點,老年人適當提前,兒童睡眠時間應多一點,按體內生物鍾節律進行休息。違反這個節律,會把自己推向亞健康,高質量的睡眠比睡眠時間長短更重要(個別人睡上4~6小時即夠,另作別論)。
保持環境清淨,避免在吵鬧、太冷、太熱的環境中睡覺,臥室不要密閉,以空氣流通而不覺得有風為度。
做好睡前準備:睡前散散步,讓身體感到暖和而不拘緊;聽聽輕音樂,不要看緊張的電視;洗個熱水澡,或用熱水洗腳;喝杯牛奶幫助入睡,不可喝茶、咖啡之類興奮性飲料。
睡得自然放鬆:選好適當的睡姿自然躺下,做幾個深呼吸,讓自己放鬆下來,然後慢慢地吸氣,再緩緩地呼氣,這樣反複地既慢又勻地呼吸,就能使身體放鬆。放鬆能入睡,因為放鬆能抑製思考,心靜什麼也不想了,便會漸漸入睡。
2.關注牙齒衛生
(1)美麗人生,從齒開始。每年9月20日是“世界愛牙日”,號召人們關注口腔。愛護牙齒必須愛護口腔,愛護口腔就是愛護生命。
俗話說“貌美牙為先,齒白七分俏”。口腔衛生牙齒健,可以暢快咀嚼,品嚐美味佳肴;口齒清晰,發言暢快,可盡情表達自己的意願;使人麵廓飽滿,美貌自信。“牙好,吃嗎嗎香”,才能享受生活的快樂!
(2)怎樣做好口腔衛生。首先要養成飯後漱口的習慣。一日三餐後應用清水漱口,以清除口腔齒縫裏的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倘若有牙病或扁桃體發炎時,會有大量的細菌繁殖,要用1%食鹽水漱口,效果更好。
其次清潔舌頭麵,用帶有舌苔刷的牙刷,清潔舌苔表麵,可明顯減少“口氣”,加用牙膏牙刷清刷舌頭,防口臭作用當然更為理想。
(3)怎樣保健牙齒。為什麼要刷牙?刷牙可以清除菌斑、汙垢和食物碎屑,保持口腔衛生,有效減少齲齒和牙垢的發生,還能按摩牙齦,促進牙齦的血液循環,增進牙齦的健康。可見漱口不能替代刷牙,但刷牙的時間、方法都有講究。最佳的刷牙時間:一日三次最科學,早晨、中午、睡前各刷一次,每次刷牙時間不得少於3分鍾。早晚兩次較合理,有人觀察早晨刷牙後,口腔細菌可減少60%,一日刷牙三次好是好,卻很難做到。睡前刷牙不可少,可使口腔在整個夜裏保持相對衛生。我國《金丹人書》上載:凡一日飲食之毒積於齒縫,每於當晚刷洗,則垢汙盡出,齒自不壞。說明先賢早已認識到晚間刷牙是預防齲齒的有效方法。
刷牙方法有講究:選擇合乎口腔衛生的保健牙刷。刷牙以豎刷為主,橫刷為佐。豎刷可以將牙縫中的食物殘渣和菌斑清除掉,而橫刷雖可以刷淨牙齒的外麵部分,卻刷不到牙縫凹麵,易使牙齦受傷。豎刷橫刷結合起來,並配合清水漱口,才為合理。
此外還有牙線剔牙法和牙簽剔牙法,也都有益於牙齒健康,但不能替代刷牙潔齒,刷牙加上剔牙才是保護牙齒的好方法。
牙齒需要保健活動,要想保持牙齒健美,就要保持做牙齒保健操,方法如下:
叩齒咽津:每天早晨醒來和臨睡前堅持做叩齒活動,上下牙齒相互輕輕叩擊。開始時每天叩十幾下,次後逐日漸加叩擊次數,達到每天叩擊50次即可。叩擊可使口腔津液增生,咽下津液有利於養生健齒。
溺時咬牙:每次排尿時,用力咬合滿口牙齒,這一活動能促進口腔黏膜的新陳代謝及牙齦的血液循環,能鍛煉咀嚼肌,增加牙齒的功能。
按摩牙齦:用洗淨的食指依次按摩牙齦,手法要輕柔緩慢,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5~6分鍾,能提高牙齒的抗病能力。
哪些飲食能護牙齒?飲食營養的合理攝入,可使牙齒美白。
多吃富含蛋白、鈣磷的食品,如牛奶和豆製品。人體蛋白質不足易患齲齒病,鈣與磷是組成牙齒的主要成分,牛奶不僅蛋白含量高,且鈣磷比例較合適,有利於人體吸收,此外如魚肉、家禽和蛋類也有益於保護牙齒。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水果裏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蔬菜有增加唾液的中和作用,其中維生素C能抑製或殺滅口腔裏導致齲齒的細菌。多吃粗纖維食物,全麥、玉米、穀類食物和蔬菜水果裏含有較多纖維素,粗纖維是牙齒的清道夫,在咀嚼時就是對牙齒的最好清理,每天吃上兩種粗纖維食物,就是對牙齒很好的保護。
(4)護牙注意要點。護齒應該從兒童開始,在小孩長出第一顆牙時,就要定期用幹淨的軟紗布幫其洗牙。兩歲後教會孩子自己刷牙,為孩子準備一支幼兒牙刷,早晚兩次教孩子刷牙,並用清水漱口。每半年給孩子做一次口腔檢查,教導孩子少吃甜食,從小養成保護牙齒的好習慣。
平時要少吃影響口腔健康的食物,飲食不要太過甜味。含糖量高富有黏性的糖果、蜜餞、可樂、餅幹等應少吃,更不能在睡前吃。因為糖分留在牙麵上,幫助細菌繁殖,會發酵產生酸,腐蝕牙齒,損害牙齒健康,應盡量少吃。食物不要太過精細。許多人崇尚“食不厭精”,吃的是精製大米、富強麵粉,結果是麵黃了,牙壞了,病多了。因為在精米、白麵的加工過程中,丟失了大量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兒童食物過於精細,會影響正常的換牙過程,使錯牙和牙畸形的發病率不斷提高。
(5)牙膏的合理應用。選擇含氟牙膏刷牙,牙膏中的活性氟可與牙釉質形成氟磷灰石,能阻止牙齒在酸性環境中脫磷、脫鈣,增加牙釉質抗齲能力;氟還有抑製細菌發酵、產酸的作用,防止齲齒的形成。但兒童必須慎重使用,因為氟有一定的副作用,刷牙後清水漱口不充分,可致氟牙症(牙齒表麵產生斑點,影響美觀),且誤吞下去,對健康不利。50歲以上老人患齲高潮已過,無須補氟防齲,且過量氟會損害骨質,引起氟骨症,出現腰腿及全身關節疼痛,所以老年人最好不用含氟牙膏。
牙膏用量不宜過多。使用牙膏要適量,每次最好不要超過一厘米,用量過多,漱洗不盡,有害無益。
不要長期使用一種牙膏。牙膏要定期更換,每隔2~3個月更換一次,才符合口腔衛生要求,長期不變,會影響清洗效果。
別指望藥物牙膏能治好牙病。牙刷得幹淨,起決定作用的是正確的刷牙方法,藥物牙膏隻能起輔助作用,因為所含藥物濃度不高,加上反複清水漱口,牙膏在口腔中停留的時間很短,作用是有限的。
清水刷牙也潔齒。部分口腔專家提倡用清水刷牙。理由是潔齒的關鍵是除掉牙縫和牙周袋中的食物殘渣。用清水刷牙,隻要方法正確,完全可以達到清潔牙齒的目的,而牙膏中所含的牙粉可使牙齒表麵產生擦痕,損害牙體。
此外,市場上部分牙膏裏含有三氯生化物質,雖有抗菌效果,但還有一定的傷肝致癌作用,其安全性尚存爭議,與其使用不放心的牙膏,不如選擇清水刷牙。
牙刷應定期更換。牙刷用上一個月後,就會有大量的細菌生長繁殖,最好每兩個月換一把新牙刷,建議刷牙後牙刷和漱口杯立放在陽光下暴曬消毒。有刷毛的一頭要朝上向陽。
(6)不要輕易拔牙。要有口腔預防保健意識。定期到醫院檢查,有病早治,無病預防。缺牙威脅健康,不僅因兩側麵頰不對稱,影響容貌,而且使咀嚼不充分,妨礙胃腸消化吸收功能,日久可致營養失調,缺牙可能有損記憶力。據瑞典科學家研究報告,缺牙的人記憶力比牙齒健全的人差很多,缺牙可能是老人易患失憶症的原因之一,因為牙齒有很多神經與大腦相連,當牙齒被拔除時,這些神經聯係也相應損失了。缺牙可能誘發腦卒中,據報道在57~75歲的老年人中,失牙達10~19顆的人,其罹患中風等心血管病的幾率顯著增高。美國學者指出在發生牙病時,可引發體內一連串的炎性反應,包括動脈內膜層的慢性炎症,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因此,發生牙病應馬上請專科牙醫治療,必須盡一切努力,保護你的牙齒,草率拔牙是危險而愚蠢的!確實不能保留而必須拔除的話,要在一定時間內及時鑲複或進一步做植牙治療。
3.注意個人清潔
(1)勤洗雙手莫輕視。為什麼要洗手?人們在生活中,接觸外界機會最多的是手,所以手也最易受到各種汙染。要使雙手保持清潔,必須經常洗手,洗手是預防生病,避免受到感染,阻斷傳播病菌給他人的重要措施之一。
怎樣洗手好?正確的洗手方法是:①打開水龍頭,衝洗雙手;②抹擦肥皂或洗手液,用手搓出泡沫來;③仔細搓擦手心、手背、指尖、指間及腕,至少要20秒鍾;④搓擦到位後,再用清水衝洗幹淨,約需10秒鍾;⑤用幹淨毛巾或用手紙抹幹雙手;⑥雙手洗幹淨後,不要再接觸水龍頭,應先用手紙包著水龍頭關水或以手潑水將水龍頭衝洗幹淨,再把水龍頭關上。
什麼時候必須洗手?飯前便後;打噴嚏或咳嗽後;按觸錢幣後;回家之後;雙手明顯汙染後。從小就養成洗手這一好習慣,將終身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