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痰濕體質

體征表現:痰濕體質的人,痰濕內聚,腹大、體肥。表現為形體肥胖而困重,腹部飽滿而鬆軟,麵部油脂較多,胸悶,喉間有痰,容易汗出,汗液多黏,口膩或甜,舌苔厚膩,脈象多滑。不耐梅雨陰濕天氣。性格比較隨和,人際適應能力強。喜食肥甘、黏甜之品。

藥膳調養:宜祛痰利濕。

常用的祛痰利濕食物有:冬瓜、生薏仁、黃瓜、黃豆芽、韭菜等。飲食以清淡為主,少食葷腥、厚味、黏甜的食品,多吃一些蔬菜,有去油膩、助消化作用。

常用的祛痰利濕藥物有:蒼術、白術、茯苓、山藥、扁豆、陳皮、製半夏、冬瓜皮、紅赤豆等。痰濕內聚者,大多應用健脾利濕藥,因為脾主運化水濕,脾運健則痰濕自化。

藥膳介紹:蘿卜燒海帶:蘿卜500克、海帶50克、花椒適量。將海帶用水浸泡24小時,中間換水2次,洗淨、切絲備用。蘿卜水洗,切片。取素油適量,放鍋內熬開,海帶倒入炒幾下,放花椒及適量醬油、清水,改中火燒至海帶將爛,再倒入蘿卜,燜熟,即可食用。本品利水祛痰,通氣去脂。

薏米冬瓜粥:連皮冬瓜100克、薏米30克、粳米100克。先將薏米洗淨,置於沙鍋內,加水適量,燒煮至沸(薏米性硬難爛,應先煮)。次將粳米洗淨,冬瓜用刀刮皮洗淨,切成小塊,二味一起加入沙鍋,以武火燒沸後,改以文火煨熬至爛即可食用,早晚各吃一次。此粥能利尿除濕,降脂減肥,常服有效。

生活起居:居室要向陽、通風、幹燥,不宜潮濕;平時多進行戶外活動,接觸陽光;梅雨、濕冷天氣,不應在室外活動。避免受寒淋雨;衣著以棉織品為好,有利於透氣散濕。

運動提示:體肥身重,經常犯困,運動鍛煉應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長期堅持運動鍛煉,可選擇散步、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遊泳、打拳、舞蹈等,跳繩也不錯,隨時隨地可進行。

(六)濕熱體質

體征表現:濕熱體質的人,濕熱內蘊,麵垢油光,苔黃膩。表現為麵鼻尖油光發亮,易生痤瘡,身重困倦,胸悶、心煩,口苦口幹,渴不多飲,大便黏滯不暢,小便黃,短少,男性易生陰囊濕疹,女性易帶下色黃,舌苔黃膩,脈象濡數。對氣溫高、濕度重,及長夏季節濕熱交蒸氣候難適應。易感淋證、黃疸等疾病。性格比較急躁。

藥膳調養:宜清熱化濕。

常用清熱化濕食物:可選用薏仁、蓮子、扁豆、綠豆、黃瓜、藕、莧菜等。以清淡滲濕食品為主。忌食羊肉、牛肉、韭菜、辣椒、胡椒、生薑等油膩、辛辣、溫燥等壅滯之品。

常用清熱化濕藥物:可選用藿香、佩蘭、通草、茯苓、生薏仁、黃芩、茵陳等。用化濕藥不可太香燥,以防助熱傷津。

藥膳介紹:雙豆蓮子粥:取綠豆25克、扁豆25克、蓮子25克、粳米100克,清水洗淨後,加水煎煮,待豆粥熟爛後,分次食用。

赤豆填藕:用紅赤豆適量,肥藕一段。去一頭的藕節,去皮,洗淨。將赤豆用水衝洗後,填滿藕孔,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至熟透,即可食用。本品有清熱解毒,和胃通氣功效。糖性黏滯礙濕,濕熱體質的人,最好不用。

生活起居:起居應有規律,不要熬夜透支健康,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居室要幹燥通風,避免長期在陰暗潮濕的環境裏工作和生活;對盛夏暑濕,或濕熱較重的季節較難適應,宜盡量減少戶外活動;應選擇通氣散濕好的衣著。

運動提示:堅持長期鍛煉,適當加大運動量,如跑步、遊泳、各種球類及武術等,隨著活動的耗氣出汗,以利濕熱的清除。

(七)氣鬱體質

體征表現:氣鬱體質的人,肝氣不暢,神情憂鬱。表現為:情緒低落,焦慮、驚恐,經常失眠,時時歎氣,乳房、胸脅脹痛,形體多瘦,咽喉常有異物感,舌淡紅苔薄白,脈弦。性格多愁善感,易患梅核氣、髒及鬱證。

肝氣疏泄太過則化火,引致肝火上炎,則見急躁易怒、頭痛目赤。

藥膳調理:宜疏肝解鬱。

常用的疏肝解鬱的食物有:黃花菜、茼蒿、芹菜、西紅柿、蘿卜、海帶、大麥、柑橘、山楂等。少食或不食生冷、辛辣、油膩肥厚之品;戒煙;可以喝一點葡萄酒,但應掌握好量,脾氣急躁者禁酒。

常用的疏肝解鬱的藥物有:佛手、玫瑰花、綠萼梅、香櫞皮、柴胡、香附、青皮、鬱金等。肝鬱宜疏不宜補,一旦出現急躁易怒、肝火上炎時,疏肝理氣藥就應少用、輕用,因為理氣藥大多香、燥、耗散,能耗損陰血。

藥膳介紹:玫瑰花茶:玫瑰花3克。放茶杯內,衝入沸水,加蓋15分鍾後,代茶飲用。適用於情緒抑鬱,胸悶不舒者,能行氣解鬱,減輕症狀。

金針煲豬肉:取黃花菜(金針菜)30克、百合30克、淮小麥30克、茯苓10克、鬱金10克、生薑3片、紅棗6枚、豬精肉150克,切段。各味分別處理幹淨。加清水2000毫升,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煲約兩小時,加適量調味品,即可食用。本品可安神助眠、解憂除煩,但金針菜性涼,不可多食,以免引起胃腸不適。

生活起居: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作息,不要無故幹擾生物鍾的節律;進行情緒疏導很有必要,多與知心親友傾訴內心感受;參與社交活動,積極融入社會;正視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壓力,以樂觀的心態,應對挑戰,迎接未來。

運動提示:適合做運動量較大的鍛煉,如打拳、跑步、跳舞等;緩慢的呼吸運動,對身體是有益的;旅遊活動也不錯,可以閱覽大好河山的曆史、風貌,有利於開闊胸懷,拓展視野,但是運動鍛煉要量力而行,不能超過身體負荷。

(八)血瘀體質

體征表現:血瘀體質的人,血行不暢,麵、唇晦暗。表現為:顏麵、膚色晦暗,口唇暗紅,皮膚幹燥,易見青斑,胸脅脘腹可有刺痛,經常健忘,心情急躁易怒,舌質紫暗,邊見瘀點,舌下靜脈瘀紫,脈細澀。易患痛證、血證及腫塊等。

藥膳調養:宜活血理氣。

常用的活血理氣食物有:赤豆、黑豆、黑木耳、山楂、金橘、紅糖等。葡萄酒能促進氣血通行,適量飲用,對病情有益。少食油煎燒烤、辛溫肥膩之類食物。

常用的活血理氣藥物有:當歸、赤芍、桃仁、紅花、丹參、香附、玫瑰花等。

氣為血之帥,血瘀氣多滯,故活血藥常與理氣藥結合,氣行則血易活,可以增加活血化瘀功效。血瘀形成有日,應用活血化瘀藥需有較長時間,不能急切圖功。有出血傾向及懷孕的患者,必須禁用。

藥膳介紹:山楂紅糖湯:山楂10枚,洗淨,打碎去核,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煎煮20分鍾,加紅糖適量,攪勻趁溫服下。有活血散瘀功效。尤適用於產後腹痛,可幫助宮縮,止痛止血。胃脘泛酸者禁服。

三豆粳米湯:赤豆20克、黑豆20克、粳米50克。洗淨後,一起加水煎煮熬粥,待豆爛後即成,分次服食。本粥有活血解毒、益腎利水作用。適用於腎炎水腫。

生活起居:起居應有規律,保持充足的睡眠。不宜久坐、久臥、過於安逸,以免氣機不暢而加重血瘀。

運動提示:堅持長期的適量健身鍛煉,以促進氣血的運行,如步行、徒手健身操、太極拳、扇子舞、按摩等。不宜做過多的大負荷的運動鍛煉。在鍛煉時如出現胸悶、胸痛、氣短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運動,倘若休息後仍不緩解,當馬上去醫院檢治。

(九)風盛體質

體征表現:風盛體質的人,風氣內盛,痛癢不斷。表現為肢體、肌肉、筋骨疼痛,遊走不定,倏然而起,倏然而止,勞累、遇風受寒時症狀加重。有時皮膚莫名發癢,浴後吹風更甚,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弦。多見於中老年人。不耐受風、寒、濕邪,易患痹症、癮疹。

藥膳調養:宜祛風通絡。

常用的祛風通絡食物:可選用金花菜、菊花腦、絲瓜、土豆、黑豆、生薏米、蛇肉、烏梅等。少食海鮮、蝦、蟹、雞、鵝、芥菜、筍等葷腥油膩發物。